回娘家
回娘家
曹继红
正月初二,回娘家。
这是老家传统的年俗,是出嫁前妈妈的叮嘱。女人这辈子亏欠的就是娘家,嫁人后,就不在妈妈家过年了,大年初一,按照习俗,是要在婆家的,初二则是嫁出去的姑娘收拾收拾回娘家的日子,也是丈母娘迎接女婿的日子。结婚20多年了,只有初二,是属于自己童年的延续,因为这一天,我可以卸下“妈妈”的身份,再做一回母亲眼中的孩子。那一瞬间,你就是母亲眼中的小宝贝,你还是出嫁前的那个你。
世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娘家的路,每一次的归途都是一种享受。一路上,心情似乎舒展到数不出的大。风,是暖的;心,是热乎乎的。为了这一天,一大早就是收拾,打扮,唯恐让母亲觉得自己过得不好而伤心。每一个母亲也在这一天一大早就是忙乎,买菜,烧饭。女婿上门,总是要热情招待的。
前几年,母亲在外地弟弟家过年,正月里的我,就不回娘家了。因为有妈妈的地方才是家,妈妈不在家,回老家就少了家的味道。今年,妈妈在家过年,于是初二,就成了我的念想。从初一盼到了初二,时光拉长了思念。
好多年没这么热闹的了。姊妹三人,三个家庭,齐聚老家。孩子们自然是聚在一起看电视去了,愉快的交流着压岁钱带来的快乐。我们则是打打下手,只有老妈是最忙碌的。一袭围裙,烧菜做饭,备战厨房。母亲似乎一点没老,择菜,烧饭,切肉,端锅。母亲像个孩子一样,一边忙饭,一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好几年都是在外地过年,今年全家齐聚,自然是高兴的。平时虽然电话联系,但总不及今天这样一家子的聚集来得开心。掀开锅盖,母亲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把鱼肉几个大菜做好了,所以我们姐妹几个也不需要忙什么。“好香啊”女儿的叫声,换来的是母亲一脸的自豪。笑意展开,温暖了一屋子的时光。
大团圆自然是高兴的。一家人整齐地站起来,齐刷刷地举杯,上一年的酸甜苦辣都变成了甜味,荡漾在娘家的角角落落。
下午,母亲终于可以歇着了。我因为腿伤,躺在母亲的床上,母亲则和衣坐在我的旁边。母亲说,想和我说说话,这几年,母亲一直在外地帮弟弟带孩子,我们娘儿俩也不曾有这样近距离的聊天。每次都是电话,母亲又不会用视频,虽然教过几次,终究不习惯智能手机,换了老年手机。母亲歪斜在床边,絮絮叨叨地讲着家里的一切。讲着讲着,母亲说,好久不曾这样忙了,年纪大了,怕来不及,夜里一点就起床忙,这会有点腰疼。母亲略显疲惫,我才意识到,一向好强的母亲,真的老了。年轻时的母亲,因为家庭贫穷,干了很多累活,身体早早地受损。如今才72岁,却似乎有了80岁那般。这几年在外,每次通话,也许是为了让我们安心工作,母亲总是说她很好。母亲的心,在儿女面前永远是坚强的。说着说着,母亲睡着了。酣睡的面庞如同孩子般,靠得这么近,我近乎于听到母亲的心跳。她那略显苍老的脸庞,散乱的白发,刺痛了我的心。
上班后,因腿伤不方便,也就没有回娘家。就在今天,母亲打来电话,说,二月二,是母亲接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你可有空?母亲小心翼翼地问,怕耽误了我的工作。我翻看日历,周五,我告诉母亲,晚上可以去。母亲则高兴地回复了“哎”,我似乎能感受到母亲心底的开心。
很多人说,有一种温暖叫回娘家,其实,交通发达的今天,何必一定要等二月二呢?
周末,回娘家;二月二,回娘家。用每个刹那,来陪陪爸爸妈妈,这世界再大,大不过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