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乐
淘 书 乐
季健
逛商场是一种乐趣,逛风景也是一种乐趣,而我觉得逛书店乐趣无穷。小时候,买不起新书,只能到图书馆去借阅。逢周日,早早去新华书店看“白大”(方言,免费的意思)书,一坐半天。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每周去看一部分。有些书甚至还没看完,下次再去已难觅踪影,经常都是看半拉子书。逢到节假日,书店有特价书,我把攒下来的早饭钱全去买书了。望着一屋子书我眼睛放光,十分满意。有一次我竟然把父亲交给我带弟弟去理发的钱也买了书。结果哥俩儿头发没理成,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
去外地出差,书店成了我必去地方。现在网上可以网购书籍方便快捷,也可以阅读电子读物。而我依然习惯去逛书店,去一本本翻阅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每天晚上睡觉前,必定要读书后才能安然入眠。爱书,淘书,读书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
自上中学后,我就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隔三差五,都要去书店转转,十天半月不去,就丢了魂儿。我爱逛书店的劲头,绝不比妻子逛商场逊色。读中学时功课繁重,周末才能进城逛书店。工作后赶上实行双休日,泡书店更成了我的业余爱好,读书人颜面要紧,如今已很少蹭书看,改为购书回家看。只是近年来书价成几何级数上涨,囊中羞涩,购书前常要反复斟酌,细细思量,力求以文养文,所好形成了多看多写的良性循环。于是有了轻装乘车去,满载抱书归的喜悦。
淘书应有选择地淘,尤其是近几年来,自己从事广电工作,更应该淘些与传媒有关的书籍,力求更能适应工作。但书再贵,还是要读,于是将目光从书店转向书屋、书摊,去淘书。在这些小店地摊上,虽说多是旧书,不经意间也会有意外收获。每当淘到一本本好书,我都爱不释手,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阅读。久而久之,不但丰富了文化知识,还提升了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记得到广电系统工作后,我就开始写作,虽然发表了不少作品,至今我仍然坚持写。写作上取得的点点成绩,都跟我经常淘书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淘得多、读得多,自然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也许有人要纳闷,如皋有旧书摊?在学人眼里,旧书摊早已成为一座城市是否具有“文化气质”的重要象征。北京有琉璃厂,上海有城隍庙,重庆有北碚,如皋有什么?很遗憾,如皋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以让爱书人“溜达”的固定摊点,所幸天无绝“书”之路,文曲星也不曾忘了把他的那点余晖洒向这座小城。只要有心,总还是找得到的。
淘书不同于购物,没有主题漫无边际,翻翻拣拣,一切乐在淘中。常常在街上一淘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摊尽人散方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几年来我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逛遍了所到之处的旧书店。久淘必有所得,家中书柜里则留下众多佳品,每每看到这些精品,淘书的艰辛与快乐历历在目。淘书之乐,乐在其中。书淘得多了,也淘出许多经验来,书的装帧固然是选书的标准之一,好书往往装帧朴实,不过珠椟两佳常常可遇而不可求,只能取其一。碰到好书须当机立断买下,否则会失之交臂。淘得好书还须不露声色,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与摊主讨价还价,以求所付最少所得最多。否则若喜形于色,定被狠斩一刀,使淘书之乐荡然无存。
淘书时间长了,也识得几位摊主,每次都根据我的喜好留下好书,淘书如同周末去走亲戚、会朋友。淘得好书,还需细读,用心去读书,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一书在手,让思绪静静流淌在作者构建的空间里,得失荣辱皆忘,身心回归宁静忘我的境界,找回了心中那片正被沙化的绿洲。此乃淘书之乐,读书之乐也。
现在,每天案牍劳形,很多时间已不再属于自己,没有当年学生时代那种为所欲为看书的畅快了,想起来,真怀念那时的日子。虽然如此,但我爱书的本性倒也还不曾改变,每每闲时,我都不会忘记去当年那家旧书摊逛逛。这时,“淘书”已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想重温一下当年的那种感觉,哪怕能闻一闻这些不知已经几易其主早已发黄的线装本散发出来的醇醇书香就很满足了。
淘书于我来说是快乐的,乐就乐在淘书的过程,既为偶遇喜爱的书寻寻觅觅,更为这种淘书的经历而沉醉不已。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版业也日益繁荣,网络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如今的书籍和电子读物是越来越丰富了,而我还是不能割舍对传统纸质书籍的那份钟爱。坐在办公室里,时常会有邮局的工作人员和书商主动找上门来推销,虽然方便了购书,却没了淘书那种乐趣、那份闲适。因此,我极少购买送上门来的书籍,为的是能继续品味淘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