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1)——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季健3年前 (2022-04-29)《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987

书 香 人 生

——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再过十几天就是南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的日子,朱晓纯与同学们相邀重游南大,积极筹划这次活动。

已是深夜,图书馆和教室的灯都熄了,只有北院通宵教室里的灯还亮着,不少学生在那边挑灯夜读。

漫步在春天的校园,空气里有股清新淡雅的花香。哦,又到了栀子花怒放的季节了,朱晓纯的心一下清灵起来。小小的灵宫不禁思绪万千,想起了远方……

二十多年前,在如皋敲锣打鼓送兵的队伍里,妈妈拉着她的手一个劲的叮嘱:“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训练,争取考上军校,千万不要再看小说,小说害人不浅。”

妈妈的临别“赠言”并非无由。在妈妈的眼里,从小到大朱晓纯都比哥哥聪明。但哥哥考上了东南大学,成了亲戚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而她却高考失败了。妈妈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整天沉迷于言情小说。按妈妈的话只要看到小说她就走不动路了。想想也是,高中三年朱晓纯看了琼瑶、岑凯伦等人的言情小说不下上百部。

新兵连结束,她被分到位于大山里一处女兵话务站,成了一名报务兵。部队营区在半山麓,极目远眺,烟雨空濛,峰峦起伏。满山遍野的栀子花雪白清芬。夏夜,萤火虫像无数颗小星星在营区荡漾,威武的军营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可对于她这个新兵蛋子的来说,却没有欣赏这些美景的任何心境。她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紧张得几无喘息之机。每天起床号一响,就得腾的一下坐起来,迅速穿戴完毕。接着站队集合,然后伴着一二三四呼号声整齐的跑操。接踵而至的是艰苦的军事训练,严格的体能考核,还有各种各样的业务考核、帮厨、劳动等,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报务站是上传下达的神经枢纽,她们主要的工作是电报抄收和发送。新兵的她分在报务训练连学习发报业务。“滴答,滴滴答”每天就是背各种代码和练习手指技能。发报主要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的力量。为了熟练,必须长时间反复练习。都说十指连心,练到后面,手指都钻心的疼。等到手指上磨出老茧,才能练出熟练敀技能。

新兵的时候朱晓纯最羡慕、最开心的事就是周日去伙房帮厨。炊事班长经常会安排两个新兵到半山腰的泉水旁担水,这是个轻松自由的活计。去担水时会常常遇见老兵。她们三五一群,夹着配发的绿色小马扎,有的坐在栀子花丛中,有的在泉水旁静静的看书或打毛衣。初夏的山间有点凉,她们有的穿着八七式绿军装,有的穿着自己白衬衫,披着毛衣,下面是绿军裤。白皙如玉的脸庞在绿军装衬托下显得格外秀雅。她们在泉水边有说有笑,嬉戏打闹。山泉水清澈见底,女兵们称它为:“滴答”水。听老兵说用山泉水洗脸能如花似玉。所以,每次去挑水的时候,她总忍不住用手掬起一股山泉,美美的喝上两口,再洗把脸。泉水在阳光折射下,波光粼粼,倒影着青春韶华小女兵的身影,伴着波光山影涟涟悠悠……这神仙般的倩影常常在她的梦中缠绕……

新兵的朱晓纯,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拿本徐志摩或者戴望舒的诗集,静静在泉水旁坐上一上午,让遐想中的她,挥挥手,告别康桥,撑着油纸花伞,听着梅雨滴嗒,轻轻地走过,散发着丁香花香的雨巷,走进这深山军营旁的泉水边,听泉水叮咚,嗅花儿芬芳,体味一下“花间读书字句香”的诗画意境……

读书,真是非常美好。但对她这个新兵而言,又那么奢侈!

一年新兵生涯结束,因每次业务考核排在前面,朱晓纯被选为连部文书。连长是个高挑苗条的扬州美女,一双灵秀的大眼睛分外有神,静默成诗的婉约中透着古典美,是个不爱笑的冷美人。连长业务精湛,全军业务比赛次次获奖。她更以严格和自律出名,在她手下工作总会忙个不停。朱晓纯每天下午跟连长学习抄收高速电码。可无论她多努力,她都好像没看见似的,淡淡的面部、不苟言笶,神秘而威严。在朱晓纯眼里,连长就像金庸笔下小龙女,清雅脱俗又让你无法走进她的世界。在连长面前,朱晓纯总有一种胆怯和自卑,更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时时逼迫缠绕着她,她觉得自己就是那只远远看着白天鹅飞翔的丑小鸭。

虽然是文书,但是没有连长允许,朱晓纯也不能自由进出她的办公室。

有一天,连长说要去营部开会,到中午才回来,让朱晓纯在她办公室整理连队各类档案,迎接上级检查。 一上午,办公室就她一人。活干完了,她四处打量,发现一个秘密:连长的办公室素净整洁,所有物品摆放的井然有序,房间有股淡淡的栀子花的香味。墙角有个白色书架,堆满各种各种文艺书刊 ,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各类文芝书籍都有。还有《十月》,《当代》等老牌书刊,朱晓纯久旱逢甘霖似的兴奋。当兵一年时间她除了劳动,军事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压根就没有看过什么小说散文。本以为这些已彻底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突然发现的这些宝藏令她欣喜若狂,就像一个饿急的人看到满笼的包子,烧卖,花卷,只知道一个劲的往嘴巴塞。

时间仿佛停滞了,朱晓纯也忘记自己身处何处。因为看的太专注了,她一抬头,看到连长正上下打量自己。她傻了,脸噌的一下涨的通红,像做了错事被大人抓住的孩子,局促,害怕。

“听到吃饭哨音了吗,赶快下去站队吃饭,你们班长正四处找你,午休结束来我办公室来。”

中饭朱晓纯什么也没吃下去,忐忑不安。当怯生生的再次站在连长面前,她的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了,喃喃的说:“我就是喜欢看小说,一看我就忘了时间。”

连长平静看着她,认真说:‘爱看书是好事,但是绝不能影响到工作和训练。你是生活在一个有严格纪律的部队,遇事要有自控力,要学会自律“。说完,连长送给她一本包着牛皮纸的舒婷诗集。这本书至今一直静静的藏在她的书柜里。每次翻这本诗集,她总觉得字里行间溢流出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味。

第三年,朱晓纯被提为女兵班班长。一个下午,她被连长喊到办公室,严肃对她说:“连队要推荐两名同志去参加军校统考,机会只有一次,我们连党支部经过集体研究,一致认为你平时工作表现不错,又爱学习,所以把这个机会给了你。这是唯一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你一定要珍惜把握。”

集训队的每一分钟朱晓纯都非常珍惜。白天一边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一边刻苦学习,夜里几乎是睡不着的。无论白天训练和学习多么辛苦,夜里她总是等战友们睡着后再爬起来,回到教室学习。为怕自己睡着,她常点着蜡烛,站在讲台上看书。因为高中的时候读的是文科,考军校是考数理化,英语,语文和政治。对她来说,就是要在短短三个多月的集训队里,把高中的数理化来个质的提高。这可是是个比登珠穆拉玛峰还难的事。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年不像现今有“云课堂”,可以网上上课。面对困难,朱晓纯写信向妈妈求援。妈妈接到家书后,立即托人帮物色了一名数理化家教——河海大学读大二的学生。

集训队每月有四个星期天,每个月可以请假出去一天。朱晓纯便每两个星期请半天假去河海大学补课。这位大学生为她讲解数学和物理并布置好作业后,把上次课后做作业题交给他,他又把前两周改好的错题讲给她听。记得当年最美滋滋的事,是这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小教授竟然夸奖说,自己是他教的最聪明的学生。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段时间,小教授教得认真,朱晓纯学得刻苦,瘸腿的两门终于被拉上来了。在军校考试中,她的化学和语文发挥得竟然考的超常好。当拿到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时,她喜极而泣……

今夜无眠,思绪缠绵……

记得刚从部队转业在家等待工作的那段时间,是她人生的灰色时段:初为人母,又经历了人生的一些变故,儿子因为断奶体弱多病,家庭琐事等使她一下子变得多愁善感、情绪低沉……

让她重新振作起来的缘由,是一次无意的南大闲步。

记得那年六月的一天,她抱着儿子去南大玩。正值毕业季,一群年轻大学生穿着硕士服在南大大门口照毕业照。她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模样让她羡慕不已。当时就想,如果有一天能跟他们一样,也能成为南大学生该多美好!

心有所想、行必有动!军人的性格让她行事果断。不久,就报名参加了南大自学考试。

没有人知道她在英语学习上付出过多少努力。多少次一下班她骑着车火急火燎的奔往南师大,只是为了争取一个前排座位;多少次她冒着冷冽的寒风走在南师大的小径上,课间一边吞食着冰冷的烧饼,一边做笔记……

进入南大自学考试法律硕士课堂学习那段时间,是她人生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最早到教室,佩戴着南大校徽,坐在第一排听老师讲课,生怕会遗落什么;在图书馆读书是最幸福最美好的事,每天借来一大堆,一个人静静坐在那儿看;在南大通宵教室看书,速溶咖啡陪伴多少不眠之夜……

工作后能坚持再读书的人都是自律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她的同学大多是通过自学考试的在职人员,属于同类人。同类人在一起相处特别融洽,有种说不上默契。她记得有个同学跟她说为了考取南大,他从来没有在十二点之前入睡,她听了真是感同身受。

其实,无论是那些站在云端的律师和法官,还是我们身边这些普通人,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曾熬过无数不为人知的累和苦,也许只有你逐渐变好,世界才愿意为你的努力和能力买单,无论是哪种回报,都是对你的认可和尊重……

一声蝉鸣,喚醒沉靜在回忆中的朱晓纯。抬头望着星儿稀疏的夜空,嗅着随风飘来的阵阵栀子花香,她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轻轻叹道:

今夜无眠,思绪云骞。读书,让丑小鸭与白天鹅翩然!她的少年书香、军营书香、南大书香啊,让她的人生活色生香!

与书相伴,书香人生!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1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历年来就被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而在咱们如皋就有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根生。说到...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6)——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6)——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偷偷摸摸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病叫做阅读焦虑症,如果有,响雷可能患上了。症状是这样的,想读书读不进,放下书又想读,反复发作。他是不愿意自揭伤疤的。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他更多是通过手机、电脑浏览,看...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做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记得郭德纲在相声中曾谈及一个话题,相声艺人之间究竟比拼什么?他说拼到底的是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底蕴,就走不远。杜新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文化可以让人远离浅薄与庸俗。其实,不仅相...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3)——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3)——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悦读,遇见最美的自己——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的日子里,有书香;读书的日子里,有生活。在寻找与驻足间,打开一本本飘着墨香的书,遇见微光,遇见自己,遇见美好。有人问倪...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5)——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5)——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读书之我观——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读书,单就这两个字,在信息化程度日渐加深的社会,听来就已经觉得难能可贵。街上、公交车里、饭桌上……看到的更多是老老少少捧着手机的情景。当然,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是整个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