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顾东来
在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副最美的图画——90年代初的如师东河边,有着一排如烟的垂柳,三五成群的学子每人都捧着一本书,有的依着柳树,有的坐在河边,有的来回踱着步子。幼小的我从那时起,便觉得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初中的语文老师姓方,是一位戴着眼镜、眯着眼睛、走起路来略显夸张的女老师。我们就读的乡村初中,出了校门便是田野,方老师常常夹着一本书,穿过横亘田野的小溪,坐在田边土岸上看书。第一节语文课,方老师告诉我们,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她还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一定要做记录。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读书还有这么个讲究呢!听了老师的话,我便将一些好词、好句用软面本抄下来,二十多年过去,再翻开这些已经泛黄的记录时,不禁为当时的稚嫩和青涩而一笑。
中考结束后的夏天,炎热难耐,无事可做,我就捧着借来的四大名著,窝在家里看,一手摇着蒲扇,一手翻书,渴了便喝口藿香茶,累了便站起来走两圈,似乎时间从此静止,世间也无冬夏,先祖父看到我这副模样,甚为不解,偷偷告诉邻居大婶:“这伢儿可能呆了!”
书读多了,便如同饿极了的人,满世界去寻找食物。想买书却又囊中羞涩,这时,旧书摊便成了我首选的目标,《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意林》这些书好在没有时效性,多少年后翻出来都值得一读。我一直认为,大抵旧书摊的老板或多或少也是读书人,要么至少也是爱书人,所以,他们从事着与自己爱好相投的谋生,而且,他们有时也很照顾光临旧书摊的书虫。光临旧书摊,就像买彩票,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有着惊喜,抑或找到心仪已久的旧书,抑或淘得早已绝版的典籍。曾经淘得一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泛黄的书页上还赫然遗留着前主人清晰的笔迹,合上书本,闭眼想象着书的前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或是她,为什么又会把这些书籍卖掉?
宋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现代科技的进步,让读书的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作为妻子眼中“古板”的人,我却依然对纸质书情有独钟,夜深人静,展卷静坐,此间快感,岂是快餐式电子产品所能媲美?
读书,如同一场修行,在字里行间,寻找闪烁的智慧;读书,又如同一场旅游,在故纸堆中,涉足未到的远方!读喜欢的书,做喜欢的事,直到白发苍苍,愿读到这里的您,也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