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4)——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金晓玲

季健3年前 (2022-05-12)《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4858

阅读:丰盈生命,抚慰心灵

——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金晓玲

 

读书,是孤独的行为,然而在金晓玲看来,孤独是篱笆,有篱笆,才有自己的家园。回想走过的三十余年人生光阴,她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与阅读相伴,再平淡的生活也会泛起诗意的光芒。

金晓玲说,已经记不得是从哪一刻起,是哪一篇文章或哪本书,让她心中的文学种苗从此萌动生长。或许那些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摞书,刻在了她记忆的深处,丰富并温暖了往后的人生旅程。

由于从小环境的限制,她真正意义的阅读始于到如皋师范学习时。五年的师范生活是她阅读生涯最闪亮的时光,母校丰富的藏书和古朴宁静的环境,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叹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她最爱做的就是晚自修时到阅览室安静地读书,到绿树掩映的图书馆里借书阅读,或者坐在小花园里,让一花一草陪伴她度过美丽的时光。在那不变的空间里,她读《人民文学》《名作鉴赏》等文学期刊,她结识了顾城、海子等悲壮的诗人,结识了对生命进行终极追问的史铁生,结识了活着就是与苦难进行斗争的余华……以至于图书馆老师在儿子要参加高考的日子里,放心地把钥匙交给她,让她代替做借书工作。书读多了,自然文思如泉,大专两年,她在各类报刊发表近20篇文章,每次拿到稿费,她立即“挥霍”一空,到校外的书店买自己心仪的书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余秋雨《文化苦旅》、《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等装帧精美内容厚重的书,都是她用稿费买回的,如今依然珍藏在家里,每次翻阅还会有新的收获。

至今她还记得,图书馆老师将儿子考上北京名校的消息告诉她时泪光盈盈的双眼,她在内心收获到阅读对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响,虽然当时的她并没有觉察得出来。

21岁,她踏上初中讲台,面对着数十张纯朴年少的面庞,她暗自下决心,要成为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此刻的她深知,仅凭曾经读过的那些人文类书籍,远不能应付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啃下几本专业书籍为自己的教师生涯奠基。于是在工作之余,她潜心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镇西的系列书籍《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等,用成熟的理念和可操作的范例指导教学实践。同时,她继续以文学的姿态迎面语文教学。《论语》《泰戈尔诗集》《小王子》等经典书籍是每一届学生都要读过去的,梁衡、毕淑敏、龙应台等当代作家作品也经常被请进她和孩子们的教学生活。她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共品文字表达之美,思想意蕴之妙;她乐于写下水作文,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守住语文的半壁江山。

记得有一年暑假,曾经教过的一届学生高三毕业后邀请她参加聚会,大家聊起当年的高考试卷,有一题是问鲁迅小说《药》里夏瑜的人物原型是谁,大家兴奋地说,这是金老师初二时就讲过的,没想到高考竟然考到了。金晓玲淡然一笑,她说已经记不清曾经给学生们讲过什么了,只希望他们记住,不管将来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阅读的习惯,你读过的书总有一天会帮你派上用场,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心的。

2019年1月,金晓玲家里发生变故,公公夜里突发脑溢血,后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是从此走上了艰难漫长的治疗与康复之路,婆婆也因为受打击,身体大不如前。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们夫妻俩身上,一面是年幼的两个孩子,一面是病重的老人,还有原本就繁琐的工作。她忽然忆起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每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生存的人谁不会经历磨难呢?那是用生命写作的路遥曾给她的启迪。她脑中同时盘旋起倪萍《姥姥语录》里姥姥的一句话:“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她告诉自己,如果苦难已成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和它共生。于是,她打点心情,梳理好各类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慌乱,不埋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一年多的忙碌,她活得很踏实。工作依然得到同事们认可,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她的“亲子共读”家庭教育宣讲项目被好几个单位点单,邀请去做讲座。周末和假期,她到医院陪护,柜子里也不忘放一两本书,从而提醒自己,无论生活多狼狈,也要给自己保留一份追求,那是初心,是来时路。她还用心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感受比书本更真实更丰富的世界,她写的监护室陪护随笔《生命的常春藤》在朋友圈引起强烈反响,她教康复医院因车祸失忆的女孩说话背诗,她陪护工和家属们聊天谈心,她用手机记录身边的美景。回想这一路的经历,她说,是阅读教会了她在阴雨的日子里给自己阳光,教会了她用真诚友善的心,面对身边与自己一样普通的小人物。

窗外栀子花开,香气在眉间萦绕。金晓玲说,她更爱冬天里的腊梅,经历严寒依然清幽淡雅,那是母校的一道风景,已经和阅读一起融入她的血液。阅读,丰盈生命,抚慰心灵,让我们即便戴着镣铐也能心灵轻盈起舞,囿于陋室也能尽享生活芬芳。她愿永远与书相伴,行走在这人生美的光影之中!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时,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以后一次次读这本书时,每次都觉得又和老朋友重逢了。”在文字里行走,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似千年相思两相遇,从而让你变成一个有趣的人。难怪有人说,书就是你的灵魂知己。


7123825407359c5a820c9a19960c764.jpg金晓玲,如皋市下原初中语文教师,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被如皋市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最具影响力发布奖”,开设个人公众号“拾光晓语”,记录生活和课程故事。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4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9)——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最是书香能致远——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朝晖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康德老人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在接触它的时候,往往会感到一种惆怅。郭朝晖先生夜里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便欣然如约接受记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定会是文章高手、著作等身。可谁会想到,潘爱萍竟有一段仇视读书、厌恶写作的心路历程。小学时的潘爱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读书写作,率性直言,不喜随流。她曾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只为快乐而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喜欢读书是郝晓华从小养成的习惯。他读完小学三年级,基本就能自己看书了。课余偷偷地看连环画书,俗称“小人书”。若遇到不认识的字,他的一个办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画中的情景,“猜字”,另一个办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6)——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6)——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愿以阅读慰乡愁——记如皋籍旅美作家赵美萍 12月的休斯敦,依然阳光明媚。赵美萍坐在后院的户外铁艺桌椅边,一边饮着热气腾腾的乌龙茶,一边第3遍捧读《荆棘鸟》,耳机里同步播放着语音版《荆棘鸟》。此刻,她只醉心于享受一本好书。10年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狂人”一生欢愉的游戏——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原本有些内敛的大男生会一改常态和你侃侃而谈。就像认识黄赟的人说的那样——在文学领域,他是个狂人。阅读于他而言,是一生欢愉的游戏!出生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阅读,是生命中的缕缕清风——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说起阅读,夏邱梅的心就会不知不觉地愉悦起来。阅读,是她生命中的缕缕清风,拂去尘埃,荡涤心灵,丰盈了她的精神家园。70后的夏邱梅,人生中初识的书应该是课本吧,课外书,那是稀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