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9)——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刘兰

季健3年前 (2022-05-27)《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4821

慢读生活暗生香

——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刘兰

 

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刘兰喜欢养花弄草,一时兴起,闲坐庭院,她用书的馨香打发闲暇时光,同事开玩笑说,将来年老的她必定是在阳台上,捧一本书,于老花镜下静享时光。人间至味是清欢,刘兰爱书,爱慢慢读,不声不响读。大概还是小学三年级时,农村土生土长的刘兰,放学做完作业,挎上个布包,拉上伙伴总爱往供销社里去转一转。不是冲着糖果的柜台,而是一方小小的图书角,那里终年摆着一本《365夜故事》,她总是让售货员拿给她看看,翻一翻,小心地翻开扉页,抚摸着散发着墨香的纸张,双眼紧盯看一个故事,牢记在脑海里,又偷偷翻到最后,看一下价格,只能让售货员放回,口里还呢喃着说:“我回家说服爸爸为我买……”,那时候的一个售货员阿姨,年轻,漂亮,满脸含笑,毫无嘲笑鄙夷的神情,反弄得捉襟的小刘兰有些不好意思。那个年代,是个衣食尚未能满足的年代,衣服鞋子都是新老大旧老二,刘兰这个老二,对想要一本新书实在太奢侈了。那一年年底,她期中考试得了双百,憨厚的父亲看着三好学生的奖状呵呵笑,问:“闺女,想要什么?刘兰摸摸衣角,还是勇敢地提出了这个奢侈的愿望:“我想买柜台里的那本《365夜故事》”,没想到父亲从屋里推出老式自行车,拍拍后座“走”,那个高兴劲啊!刘兰嗖地一下跳上后座,一路歌声来到柜台。时隔三十年,她依旧记得父亲拿出一个塑料袋,打开一层又一层,拿出十元,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课外书。那一天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刘兰一口气看了一半,捧着书进入梦乡。那时的语文课,经常有故事课堂,孩子们有时候讲连环画,后来伙伴们知道她有了《365夜故事》,天天让她到讲台上去讲故事,那时候刘兰连续讲了好几周。会讲就得先熟记,也不知那时她哪来那么好的记忆的,第二天竟能讲得一字不差,加上语调动作,伙伴们都听得入神,目不转睛,她心里是一个劲地自豪啊!后来,勤劳的父母,让家境越来越好,刘兰也越来越拥有更多的书籍,《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系列的连环画,沉迷于读书,激发了内心写作的欲望,她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范读,还被学校的广播操期间全校听播,心里那个乐劲,嘿嘿,至今回忆起来,嘴角早已上扬。

她的处女作征文在五年级时便在《南通日报》上发表,那时候的稿费50元,简直是天文数字,她还托了远房在南通工作的亲戚捎回来。从此,更爱阅读,读报纸,订阅不起,在村里工作的姨外公,经常送报纸给她读,那时真是慢读、细读,一张报纸上所有的文字一一过目,读完一遍,再读一遍。小学的班主任吴老师经常借一些书给她,也就在那时,刘兰越来越爱阅读,读书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初中时期,学习开始紧张,读课外书的日子逐渐少了,她曾两天躲被窝读完《射雕英雄传》,着了武侠小说的谜,有点影响了学习,有点觉得对不起辛勤的父母,悄悄就暂时搁浅了。直到考入南通师范,才算开了眼界,于是刘兰泡在图书馆,春来伴着窗外的紫藤读书;炎热的初夏,看得累了,欣赏庭下的火红凌霄;微雨的黄昏,淅淅沥沥的雨声,弯曲的河上梁,见证了她的寂寞却有充实的师范生涯。也在那时,她爱上了《雷雨》,一排排书架前走过,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曹禺的书。

那时候的刘兰,不会和都市的女孩相媲美,只知道唯有充实内心方显自身气质。班主任梁老师写给她的毕业寄语说:看你外表平静,其实总觉你内心有一股子的拼劲。腹有诗书气自华,你会有一番自己的世界的。带着这样的嘱咐刘兰走上了工作岗位,闲暇之余仍不忘读读书。书桌满了,一个书柜满了,两个书柜满了,直到现在,她每个月雷打不动400元购置新书,书已经占了半个房间。从自己看书,到引导孩子看书,有时一家三口看书,每到月初,孩子都会提醒她,妈妈可以买新书了。

记得看《平凡世界》,感慨之余,竟引得孩子的爷爷也加入阅读的行列,歌舞升平总是梦,平平淡淡才是真,我们注定平凡,却有平凡家庭的书香萦满室。虽然电子书越来越多,她们一家人更倾心于纸质阅读,一遍一遍拈纸而过,指尖划过带有墨香的纸张,轻抚,暗香涌动,房间里只留一室书香,此刻的时光慢慢流淌,只剩一片翻书的寂静。

现如今,学业的负担,好多孩子以学业重为借口,只匆匆浏览电子书,或局限于阅读老师推荐的书本名著,这样的读书生涯太局限了。刘兰总会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向孩子们推荐阅读各类书籍,学到冰心的诗,向他们推荐巴金、海子、汪国真、舒婷、徐志摩……每个娃都必须有一本自己倾心的诗集;学到散文,便会推荐季羡林、宗璞、张爱玲、三毛、白落梅、汪曾祺……,遇到哪位作家逝世或纪念日,比如杨绛、金庸,她也会推荐孩子们去购买这些作家的书籍。同时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准备“好书推荐”,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的推荐利用晨会展示,课件精彩纷呈,书目推荐与时俱进,不知不觉中,文学素养在生成与提高,孩子们觉得,他们的生活不只有学习,更有书香和远方。

岁月悠悠,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放下手机,放下匆匆刷题的笔,撇去浮躁,让慢阅读成为一种终生教育。繁忙的都市,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总有一本书,为你散发墨香;总有一种时光,在你指尖慢慢流淌;更有一种暗香,如人间草木般悄然生出,浸润到骨子里,让你的每一寸时光,都是缤纷的。

32c1eb8e7fa4001239fac30e36fb41c.jpg刘兰,如皋作协会员,如皋实验初中语文老师。多次参加班主任班会课和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南通市演讲比赛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如皋教育名师”。她热爱生活,微笑常伴。平时喜欢于昏黄灯下执书畅读,也愿用文字装饰繁忙的生活,偶有文字化羽墨香。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7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4)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用图书垫高人生——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时鹏寿 时鹏寿,和他聊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他绝对算得上一个“绝顶聪明”且幽默风趣有趣的人。他说:“读书、藏书、写书是我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图书垫高了我的人生。”在时鹏寿成长的过程中,经历...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冒国军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冒国军

阅读,人生何其快哉——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冒国军   作为南通市骨干教师、如皋市学科带头人的冒国军,忙碌可想而知。虽为朋友,也难得遇上几次。每年联系他,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常常纳闷,他如此繁忙,自己的儿子是怎么去...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历年来就被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而在咱们如皋就有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根生。说到...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5)——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5)——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读书不觉已春深——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进了三月,寒潮就开始在春的追赶下,藏在了枯枝败叶里。一阵滚滚闷雷之后,烟雨湿了衣袖,花香染了乌鬓。在一个懒洋洋的午后,随着花开,璃华悄然而至。当她夹着自己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人生杂货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只为快乐而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喜欢读书是郝晓华从小养成的习惯。他读完小学三年级,基本就能自己看书了。课余偷偷地看连环画书,俗称“小人书”。若遇到不认识的字,他的一个办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画中的情景,“猜字”,另一个办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7)——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泳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7)——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泳

在字行里徜徉的读书生活——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泳 朴茂沉雄的生命向来都不是从艳丽中求得,而是在瘦淡中撷取。就像这读书,静静地呆在书房里,抑或竹椅轻诵,抑或灯下静思,无须香茗为伴,无须妙音入境。读上几句,看上几眼,便心生荷花,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