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1)——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庄小丽

季健3年前 (2022-05-29)《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5627

读书,润泽心灵

——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庄小丽

 

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真无邪童年的记忆。提起阅读,庄小丽说得从外公讲的睡前故事开始说起。

小时候,满天星辰的夏天,外公会用芭蕉扇边扇着蚊虫,边讲着江流儿唐僧,江流儿父亲和母亲好不容易逃到江边上了船,以为终于安全,却不知道上的是个贼船。父亲被强盗杀害,母亲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忍辱苟活。直到悄悄生下唐僧,将他用竹篮托着沿江飘走,最后被一寺庙老主持遇上并救起收留。因其是江流而至,因此取名“江流儿”。

读了几年书的外公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庄小丽幼时大部分时间是枕着母亲自编的童谣入睡,还有主角永远是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后来她不满足于母亲千遍一律的故事情节,缠着母亲再讲。于是便有了改编系列,今天大灰狼正要吃小白兔,兔爸爸带着猎人回来了;大灰狼第二天扮成了过路的老奶奶,第三天成了借宿的老婆婆……母亲告诉她,等上了学,识了字,就可以从书里看到更多的故事,幼时的她懵懂,眼所及外,还有更神奇的世界,在书里。

到了上学的年纪,庄小丽背着母亲用碎布拼凑起来的花边书包,里面时常藏着从同学那儿借来的小人书。小人书里有传神的手绘画面,动作神情配以生动的人物对话,如果翻看的快一些,就是动起来的画片。那年她恰巧与二姐一起生病休学,父亲见姐妹俩在家无所事事,便从旧书摊上买回了一大叠故事书。尽管因此她们双双成了近视眼,但那些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之作,带着她穿越时光隧道,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刚正不阿的包青天,精忠报国的岳家将,还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个个流传千古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开启了她认识世界另一双的眼睛,明辨了是与非的界定。

进入师范学堂,阅读才算是真正开始,庄小丽终于告别了被说成看闲书的应考季,可以大大方方的读书。学校的图书馆位于教学楼后花园的一角。第一次踏进去,一眼看不尽的书分门别类的排放着,一望便觉得幽静,安然。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借阅的是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曾经对着课本硬背的古文片段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林语堂的解读下,散发出了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她沉醉其中。放眼百家,儒家人文儒雅之风外,道家“顺应万物自然,不妄为,不强求”又是何其别样的智慧。正如余秋雨评价:“用人生的阅历、生命的觉悟品味老庄。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华语文坛最幽默睿智的一支笔”。林语堂先生——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在她后来所看到的《生活的艺术》等作品中,大师的文字有着一贯的幽默通透,字里行间透着哲理和一种超然和闲适的心境旁观世情。

后花园的图书馆里还藏着黑格尔和弗洛伊德,初探了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辩证,弗洛伊德“教育的快乐就是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中求得一种协调。” 尽管著作里的每句话读起来都那么生涩,需要读好几遍才能懂,许多个周末的下午她都浑然不知时间流逝,在阅览室度过,哪怕是领悟到了其中的星星点点,都足以让她欣喜很久。哲学,以精湛思想和超人智慧引领着精神与价值观,让她豁然,醒悟。

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阅读依然每天陪伴着庄小丽,闲暇时看书,随性放飞畅游;烦恼时带着情绪投进书中,书如绵延海水一般,容纳不快,抚平所有的烦忧。所读的书也由几类成了几十种,曾经迷恋王朔, “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诚实大多数时候不会使事情更简单,反而导致尴尬和不必要的浮想联翩。”“我知道他的绝望,如此漫长一眼望不到头又不可省略的一生真叫人不堪重负。”“痞文化”的真实、一针见血的深刻,犀利而深邃。对事物的全面认知,是适应和驾驭的开始,对社会也是。

阅读让庄小丽学会反省、剖析,认清自己,听懂内心的声音,带着理性的绳索,远离嘈杂与喧嚣,专注行走;却也让她感性享受着悠然的生活。闲暇时,一杯茶,一段音乐,一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回眸曾经,任时光筛滤留下美好记忆;或是一本《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看张老先生阐述“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三栖动物’”。

回顾自己的成长,她发现自己是幸运的。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及早的有了文字相伴,这让她在陪伴女儿的成长路上,格外重视阅读。

给女儿打小开的书单,就像搭配营养膳食,有文学的,科普的;经典的,流行的;温雅的,流俗的;古典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从童话、儿童文学,到《可怕的科学》、《发现》,再到史铁生、卡夫卡、周国平,以及如今的《美学散步》、《古典之殇》。允许选择,允许回味,必须坚持。阅读的习惯需要经历自由的享受,才能融入生活,不可或缺,才会品味文字的惊艳,流连忘我。

庄小丽会在周末雨后的早晨,为女儿声情并茂的诵上一段雨后散文,于情景映照中让文字在孩子的记忆里生根。 因为书籍的陪伴,女儿爱上了阅读,《我与地坛》让温室中长大的女儿看到残缺的作者,透过斑驳的阳光思考生存的意义,是何等坚韧!刘慈欣的《三体》,一部科幻,包含了大量的物理方面的科学知识,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社会学分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女儿在阅读中汲取着成长的养分,撰写的散文“油菜花.蚕豆花.老树”被《十月》少年版《十月少年文学》首刊征用发表,与国内外名家一起成为《十月》少年版首批作者。对于孩子,更多是鞭笞,是阅读丰盈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她懂得了用美的视角去欣赏雨露阳光,却也不惧怕意外黑暗。

身为小学教师的庄小丽,虽然任教数学,却也时常编些故事在班上传读,用来感化淘气蛋。当淘气蛋看到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主角,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他们觉得新奇骄傲又羞愧,明辨了对错,更愿意承认改正自己的错误。是阅读,让他们换了一种角度观察人与事,懂得明事明理。

在庄小丽看来,一本好书就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可以在阅读中驰骋思想,进行灵魂交流,丰盈了精神,滋养了内心,就如陈丹青所说,“读书,让我有了一间自己的房子,有内心的生活。”

每天的最美时光莫过于,一段音乐,一本好书,开启润泽心灵的美好生活。

7adf3a02303b547b89765444d8ebf23.jpg庄小丽,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如皋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爱教书,用童心陪伴交流;爱记录,在文字里印记芬芳;爱读书,享受宁静丰盈的美好生活。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27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5)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人间最美是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慧 与余慧同事二十多年。她给我的印象是个内向且不多言的人,甚至害怕与别人打交道。然而,媒体工作却需要经常跟别人打交道,而且是很多很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余慧曾经一度担心自己会人格分裂。外出采...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1)——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1)——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书 香 人 生——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再过十几天就是南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的日子,朱晓纯与同学们相邀重游南大,积极筹划这次活动。已是深夜,图书馆和教室的灯都熄了,只有北院通宵教室里的灯还亮着,不少学生在那边挑灯夜读。漫步在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7)——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泳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7)——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泳

在字行里徜徉的读书生活——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泳 朴茂沉雄的生命向来都不是从艳丽中求得,而是在瘦淡中撷取。就像这读书,静静地呆在书房里,抑或竹椅轻诵,抑或灯下静思,无须香茗为伴,无须妙音入境。读上几句,看上几眼,便心生荷花,满室...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1)——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李凤英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1)——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李凤英

阅读,是一场旅行——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李凤英 阅读,是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语文教师的角色,更像一个导游。你是一个怎样的导游,你就会引领学生走入一场怎样的旅行。上小学时,李凤英一直是一个不为人关注的孩子,倘若有老师会点到她的名...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阅读,是生命中的缕缕清风——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夏邱梅 说起阅读,夏邱梅的心就会不知不觉地愉悦起来。阅读,是她生命中的缕缕清风,拂去尘埃,荡涤心灵,丰盈了她的精神家园。70后的夏邱梅,人生中初识的书应该是课本吧,课外书,那是稀有品...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4)——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金晓玲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4)——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金晓玲

阅读:丰盈生命,抚慰心灵——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金晓玲 读书,是孤独的行为,然而在金晓玲看来,孤独是篱笆,有篱笆,才有自己的家园。回想走过的三十余年人生光阴,她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与阅读相伴,再平淡的生活也会泛起诗意的光芒。金晓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