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3)———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王小洁
爱上阅读 一往情深
——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王小洁
与王小洁相识二十多年。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喜欢阅读、喜欢观察、喜欢写字,喜欢表达的女子。她总是在静静地、悄悄地阅读过程中遇见犀利、遇见平和、遇见伟大、遇见平庸、遇见欢乐、遇见心碎、遇见别人、遇见自己……
据了解,王小洁平时读的书类型很杂,某个时段,会钟情某个人,某个年龄,会理解某个人。她觉得年少浮躁的年纪,读不懂汪曾祺,读不懂他白描背后的浓墨重彩。中年的她却在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里修练静心,同时又依然佩服周树人永不湮灭的斗志和柔情。早年间她读冰心一段“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便当至理名言抄写引用,流年经转,才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何其苍凉。几米的画,是回不去的童年,老树的打油,是冯唐式的雅痞。数十年前朋友送王小洁一本《林语堂自传》,当时她并不喜欢这样一类中西合璧的文人,其后才知,他把王小洁仰望终身的苏东坡读给了一代代的苏粉……,与书共度的年轮,多了丰润,多了层次,多了细节、多了秘密。王小洁说:你爱面对的文字,你也爱藏在文字背后的灵魂。你和书,像隔着一个树洞,作者在树洞口絮叨他的小秘密,你在树洞的幽暗里倾听,真的,虽然不少书的扉页上都写着“谨以此书献给XXX”,事实上作者把它献给了无数的陌生人。又或者,你在树洞的这边,倾吐着你的不能与人言说的小心事,却在树洞的回响里听到了呼应——原来你的孤单并不孤单,你的另类并不唯一,你在一片文字里,找到了与你何其亲近的温暖。
王小洁问过自己,喜欢写字的意义,细思下来一开始更多的是要“心语诉与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狂妄地想“出名要趁早”,慢慢才明白,写字,是因为“我来过,我活过,我爱过”,她看过那么多的人和事,走过那边多的桥和路,她悲过她喜过,期待过失望过,她尖刻过,她包容过,她打碎过,她重塑过,时不时的,王小洁可以通过文字翻检自己,生命中哪一条折痕是源于哪段忧伤,生命中哪块饱满是因为哪种幸运。人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死于世上所有的人都遗忘了他(她),但对喜欢写字的人而言,当所有的人都已将他(她)遗忘时,他(她)其实还跳动在曾经写下的文字里。普罗众生,太多的人生如蝼蚁:静静地来,卑微地生,悄悄的死,这是许多人的宿命,然而,他们也是世界的组成,一辈子的悄无声息是对这种生命的不公平,写下他们:那个从小被领养却不被善待的男人;那个生于富贵之家、被期待“以振家声”最终却饿着肚子倒在自行车摊边的邻居;那个高大美丽、多情坎坷的美容师;那个为逃壮丁砍了手指、卷发深目爱吃酱油泡饭的学校厨师……写下的文字里,有她细致的目光,更是他们鲜活的生命……。
其实,所有的喜欢不需要理由,所有的爱好也未必能修成正果。又或者,爱着,便是去做的最好理由。
所以,王小洁爱书、爱写、爱世界!悄悄地、一往而情深。
王小洁 ,就职于如皋市文化部门,副研究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