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70)——访长篇纪实文学《李渔大传》作者张奎高

季健3年前 (2022-06-17)《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3550

读书最乐

——访长篇纪实文学《李渔大传》作者张奎高

 

他,曾在军营摸爬滚打十九年,成为部队吹拉弹唱、画画照相样样在行的文化处干事;

他,曾主政地方文化馆八年,群众文化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他就是张奎高,如皋市本土知名作家。

近年来,张奎高先生深入研究李渔、写李渔。出版长篇传记文学《李渔大传(上、下)》。特别是对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书,他读得最多,感悟最深,写下许多随笔。至今为止,已有50多篇之多。

张奎高说:“读书最乐”。是读李渔“谈”读书这一节的感悟和心得之一。

李渔说:“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

我们知道,对于读书的快乐,祖先们早有论述。孔子说:“习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说:“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北宋诗人尤袤:“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明代的于谦在诗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古人如此,毛泽东的爱读书更是世人尽知。

毛主席的床上,甚至厕所里摆着书架,上面全是书。想看什么书,伸手就可以抽出来看。毛主席知识那么渊博,上厕所也不忘学习呢。

贺龙没有在厕所里摆书架,但每次解手,总要带书进厕所带书出厕所,坐在马桶上必要看书看报。有时他也看小人书,并且看得很入迷。

我们深感伟人对读书之爱,影响所及。更敬贺龙元帅见好就学,学之即行的精神。更叹这种景象在今天,竟然海市蜃楼般难以一现!

张奎高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常拿书跑到屋后的竹林、校园的小树林里,听小鸟婉鸣,闻野草清香读书的情景。那时,常常会沉浸在书中,尽兴之处竟忘了回家吃饭,弄得大人们又喊又找。现在想来,那时的张奎高,真有一种“人读花间字句香,世上纷忧竟相忘”的境界。           

《光明日报》日前发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为4.6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浮躁的社会,功利的趋势,生活的压力,加之高昂的书价及又懒去公共图书馆,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张奎高忧心忡忡对我说:“再看看当今那些患上‘手机依赖症’、‘每五秒钟,就会查看手机’的低头族,忘带手机心烦意乱、铃声不响左顾右盼、铃声一响条件反射、来电减少坐立不安。‘宁可三天不吃肉,不可一刻无手机’,更甚者,有人连洗澡时也离不开手机。这些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手机上的人,能不忽略亲情、友情吗?能有闲时去跟高士、文人交谈吗?手机上‘破碎的阅读’、‘爆烈的电玩’能不让人产生零乱、虚幻与浮躁吗?数字终端,让我们渐渐远离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人与人交流的温暖。”

是啊,要想做个善谈的有道之士,前提还是要“读书”,读过万卷书才能谈古论今,笑语生风,具雄辩之才。静心读书的前提是要有“清闲”时间,才能让读书得到保证,才能读好书。

年过古稀的张奎高,远离牌桌、钓鱼塘,把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读书写作上,他认为,清闲、读书、善谈,三者其实是相互相成的。没有清闲,就不能读书,也就无善谈之才了;反之,要想少说空话、废话,要成为一个才高德厚的善谈之士,就必须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人说,退了休的张奎高比上班时更忙。是啊,他忙在读书上,忙在写作上,忙在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上。但无论多忙,读书、写书仍是他每天生活的中心。因为,这才是他的快乐!

张奎高欣慰地跟记者说,“全民阅读”已连续两年写进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而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这句话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愿全民阅读的氛围能早日在华夏大地弥漫,让全国人民都能真正像李渔那样,使读书成为最乐之事。

我们坚信:“全民阅读”“读书最乐”定会成为华夏风尚,无处不在!

59e506d9822be59a2ea1c1ac18f88f7.png张奎高,1950年生,江苏如皋人。笔名路楠、文奎、圭圭、雉水大圭等。从事军旅文化19年;转业后,从事地方文化至退休。上演、发表过文艺作品、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六部。作词、作曲的大型组歌《永远高歌东方红》获济南军区1976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传记文学《李渔大传》(上、下卷)获南通市2018“五个一工程奖”。

现为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南通江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李渔研究会(筹)会员。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3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6)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做个幸福的读书人——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朱洪海 朱洪海小时候就喜欢书,但拥有的书太少。隔壁的伙伴家境优越,父亲在煤矿工作,带回来很多武侠小说。《隋唐演义》《射雕英雄传》《童林传》等书,朱洪海都是在邻居家里读到的。小说里的精彩故事让...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8)——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缪新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8)——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缪新华

书似青山常乱叠——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缪新华 无论是QQ还是微信,缪新华的网络名字都是青山词人,这个“青山”不是水低山高的一脉青山,而是书籍堆砌的一座“书山”。喜欢读书,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那时,一个农村孩子的童年是没有...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4)——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4)——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燕

你是我的温柔……——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燕 常人看来,外表文静的陈燕,好像是个有些无趣的人。从小到大,就只有读书一样爱好。其实,小时候的陈燕,是个挺淘气的孩子。敏于行更敏于言,口齿伶俐不识时务,到别人家做客,常弄得大人们尴尬无比...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8)——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周小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8)——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周小娟

阅读是生命状态的表达——访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周小娟 提起童年,展现在周小娟眼前的,是田野,草垛,蓝天,白色泥土路,还有她满田野地转圈时在耳边掠过的风声……若是再在童年的记忆里细细拨弄、找寻,便是想起了她爱读书的爷爷。“她坐在堂屋门...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0)——访如皋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丁利群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0)——访如皋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丁利群

梦里花落知多少——访如皋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丁利群 她一直喜欢文字,喜欢读,喜欢写,喜欢在寂静的夜里随手拿起一本书,斜倚床头,静静地感受其中的缕缕墨香......也不知从何时起,丁利群与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曾记否那曾经的年少!曾经的疯...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8)——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8)——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人在旅途,读书相伴——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陶云 人生是一段旅程,一路走来,陶云有幸与书为伴。书籍是她人生之初的心灵导师,带她看大千世界;是她命运河流的摆渡人,由此结识了不少同频的人;也是她心内的一首歌,无论何时想起,欢乐的旋律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