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第六章
传 承 者
织作披香殿上毯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
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
作者:季 健 黄 赟
第 六 章
李玉坤将设计稿交给织工,大伙儿对于这样熟悉又新颖的设计表达出了巨大的赞赏,对于这个新来年轻人的看法也有所改观。只是李玉坤自己却激动不起来,他不知道这一次谨慎的“仿造”能否帮助如皋丝毯迈过这第一道坎儿。
要一个骄傲的艺术家卑微地去取用其他人的设计,这一份矛盾和痛苦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幸的是第一批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仅引起了国际上一部分买家的注意,更是在价格上给予了这个年轻人极大的自信心——其中一幅《孔雀》的售价直接达到了同类竞品的5倍以上。
第一次的成功是让人振奋的,可以说丝毯走上了那个时候可以想象的成功道路。哥儿几个决定再聚一聚,这一次自然少不了叫上李玉坤。
李玉坤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给各位前辈鞠了一躬:“以后有劳各位照顾指教!”
“哈哈,好说好说!”大伙儿嬉笑着陪着喝了第一杯,“本来以为是一个小雏鸟,没想到是一只金凤凰,中国丝毯的未来指日可待呀!”
确实,只需要这样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必定是前途一片大好,钱途也是!
李玉坤没有想象中的亢奋,他微闭着眼一言不发,随后又是一口酒下了肚。
身旁人看出了不对劲儿,凑上来:“小李,怎么没精神的样子?”
他摇了摇头,只是沉沉地叹了口气,“没什么!”
怎么会没什么!只是有些事情,自己已经够烦恼了,没有必要说出来让别人跟着一起遭罪,何况别人还不一定能理解。
没有错,现在的产品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很好!但是,在李玉坤看来或许也真的只是商业上的成功而已——归根结底,自己所负责的设计这一块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和成就,虽然说也算是有自己的特点吧,但是那并不是丝毯本来的样子。
中国丝毯曾经是什么模样谁也不知道,所以想要完全复原实在是难于登天,但也正因为如此,复原她才显得意义非凡!如今的丝毯,不过是丝毯工艺做出来的其他产品的复刻而已,不能被冠以传统工艺的名头。
“倘若丝毯有生命,当她知道自己只是别人的影子,会怎么想?”这是他最为纠结的事情,也是他不能真正享受眼前喜悦的原因。
工友们也不是寻常人,大家都是立志于复兴丝毯工艺的先驱,多少还是能猜出一点他的心思的,“小李,听哥哥们一句劝,为了复原丝毯工艺,我们想尽办法找寻它的资料,可是不管如何努力都只能是无功而返!那些是考古人的事情,咱们别再纠结了,啊!”
“何况,现在的效益还不错,至少能保证工厂的生存,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
是啊,没必要!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讨生活,只不过有的人吃相好看一点而已。咱们虽然说借鉴了别人的设计语言,但是多少是二次加工过,至少也算是大半个原创了,做生意嘛,不寒碜!
李玉坤站起身:“各位前辈慢喝,我自罚一杯,先回去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