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如皋,信义母亲——田红玉
大爱如皋,信义母亲
田红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都曾担心自己努力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而对于我们如皋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丛慧玉,来说,她面对的是,亲还在,子却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2011年,丛慧玉的独子意外去世,留给她的除了无尽的伤痛,还有儿子经营装饰公司欠下了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50多万元债务。那时的她,已经年过花甲,且仅有小学文凭,她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的无情,更没有时间考虑老了靠谁养,而是整理好自己悲痛的心情,开启了长达十年为儿还债的艰辛历程。
每天凌晨3点多,天还没亮,丛慧玉就起床下地打理菜地。在小城大爱的如皋,一家小饭店的老板听说丛慧玉的遭遇,破例收留她成为一名“超龄洗碗工”。白天丛慧玉就去饭店洗碗、洗菜,打工挣钱。晚上11点回到家,丛慧玉在自己头上戴个灯套,又继续下田干活,她家住城郊结合部,她在自家的2亩多地上,一年四季轮种蔬菜,她经常起大早踏着三轮车到农贸市场,去出售菜地里收获的西红柿、糯玉米、上海青等有机菜。平常,丛慧玉经常是酱油挂面拌一拌就是一顿饭,日常生活能简则简,她把牙缝儿里挤出来的钱,全部用在还债上。夜空的星,晨曦的光,门口的路,屋后的田,空中的云,熟悉的脸,熄灭的灯,残留的影,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秋天的月,冬天的雪,春天的风,夏天的雨,一年的时光,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这样的日子,丛慧玉一坚持就是整整十年。这十年来,3000多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的辛酸苦楚,只为她心中坚守的信义。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重复着,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2021年底,丛慧玉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大额外债,包括她从亲朋邻里借来的零星债务也统统还清了,整整10年了,她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她终于体会到“无债一身轻”的轻松。十年,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个十年,屈指可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沧海一粟,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十年前的人也阴阳两隔,然而她这十年的经历慢慢变成了故事。她的故事,被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荔枝新闻等多家媒体纷纷跟踪报道。大爱如皋,信义母亲——丛慧玉,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网民们纷纷为她点赞,表示“我要向她学习”。苦尽甘来,丛慧玉的坚守信义的故事,迎来了整个社会对她的认可。2019年9月,丛慧玉获得“第四届如皋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4月,丛慧玉入选“江苏好人”;2020年8月,丛慧玉入选“中国好人榜”;2022年,丛慧玉获评“南通市诚实守信模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母亲,丛慧玉在失去唯一的儿子后,将她对自己儿子的小爱,化作为对整个社会的大爱,在自己古稀之年,依旧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丛慧玉第一时间到社区捐款,并主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中的一员。2022年,丛慧玉加入如城街道“如城最美”志愿服务小队,以道德典型志愿者的身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敲门行动”,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信义始终大如天,再平凡的人也能活得顶天立地。丛慧玉,这位充满大爱的信义母亲,就像一面流动的诚信红旗,迎着大爱如皋的道德新风猎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