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者》——长篇报告文学 > 正文内容

《传承者》第十三章

 

传  承  者

织作披香殿上毯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

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

作者:季           

 十三 


清晨,工人们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来到厂里,却看到李玉坤和一批技术人员正顶着黑眼圈微笑着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你们……一夜没睡?

李玉坤点了点头。

大家上下打量起来,不可能呀,真要是一夜没睡,你们怎么能够这么精神抖擞的?

的确是,几个人虽然眼圈黑得像熊猫,但是从精神上看却像是有一些亢奋的样子,丝毫看不出一点点疲态。

精神战胜肉体的事情还是很常见的,眼下的他们正是一个例子!

李玉坤将设计图交给织工,今天有劳各位了。

瞧您说的,咱吃的可不就是这碗饭嘛,咱吃的……啥呀?织工看着自己手中的设计图,愣在了原地。

那怎么是一张设计图呢?分明就是一份编程代码嘛!

满纸的数字符号,不明所以——这便是这一晚上头脑风暴的结果,是他们拿出来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

倘若你有计算机或者编程的经验或者学习经历,相信你一定知道所谓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看似复杂的程序原来都是“0”“1”两个数字所组成的,这是数字的魅力,也是计算机科学的根基。

虽然是艺术出身,但是紧张的态势愣是逼得大家发挥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寻找捷径。李玉坤连夜与技术人员想出了把工艺图简化成数字的办法,一个数字代表一个丝线的颜色,让手织工人按照数字模板打结栽绒,将大师画作原样复制到丝毯上。

这是丝毯艺术全新的设计制作思路,不仅仅满足了罗斯高女士的要求,而且为未来丝毯艺术更进一步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斯高的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无疑给还在观望的绘画艺术大师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纷纷将自己的画作寄给如皋丝毯工艺总厂,希望它们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时间,有超过150名美国画家参与到这一全新的热潮中,其中不乏华人身影,大家在向往全新表现形式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怀揣着对民族文化崛起的信心和关切。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李玉坤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年轻气盛的他决定不走保守路线,而是采取了在现在看来依旧相当激进的选择——继续大胆创新,将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做出个性。

这无疑又是一场豪赌,从商人视角来看,现在该做的事情应当是稳扎稳打平稳过渡;但是从李玉坤这样的艺术家的角度看,越是数量庞大,越要让它们彼此区分,让丝毯工艺螺旋式上升!

于是,在众人的惊叹声中,当年的如皋丝毯不断地运用全新工艺,将丝毯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结果却是证明了李玉坤大师敏锐的洞察力——当年的丝毯艺术所创下的出口额竟然过亿!

可以说,如果没有李玉坤那一夜的灵光一现,没有如皋丝毯的太阳照常升起,但一定不会是这样一副灿烂的光景!

未完待续......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5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长篇报告文学《传承者》

长篇报告文学《传承者》

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   作者: 季   健     黄  &nb...

《传承者》第五章

《传承者》第五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八章

《传承者》第八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九章

《传承者》第九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

《传承者》第十二章

《传承者》第十二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十六章

《传承者》第十六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