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者》——长篇报告文学 > 正文内容

《传承者》第十六章

传  承  者

织作披香殿上毯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

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

作者:季           

 十六 


重组后的丝毯团队很快就重整旗鼓,直到今天,依旧能够承接诸如大兴机场以及外交部的大订单。

然而,这一次的调整确确实实重伤了如皋丝毯整体的元气,任凭李玉坤和工友们如何努力和坚持都再也没能将将倾的大厦重新扶正。

这天夜里,李玉坤感觉脊背一凉,整个人从床上跳了起来!

又是一场噩梦!他喘着粗气,额头上尽是冰冷的汗珠。

这一夜怕是睡不了了!他干脆起了身,一个人走到阳台上,抬头看着夜空中残缺的月亮。

这已经是近期做的第五次噩梦了,内容大致相同——自己一个人走在一条漆黑的石子路上,眼前是一幅壮美的丝毯作品《南朝四百八十寺》,那是自己设计的一幅巨画,算得上是骄傲了。

它飘在空中,渐行渐远,叫人心慌。李玉坤赶紧伸出手,向着它奔跑起来,却怎么都接近不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真的是多少楼台烟雨中了,渐渐的仿佛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触不可及。

停下,你停下!李玉坤有些慌了,一边迈开步子一边呼喊着。

丝毯飘摇了两下,突然透出青烟,随即燃起熊熊烈火。李玉坤呆立住,眼前的火光真实得吓人,分明能感受到炽热的热浪扑面而来,耳边是纤维被烧焦的噼里啪啦声。

李玉坤叼上一支烟,这梦……怎么解?

不管怎么说,只怕是不吉利的兆头!

会不会是……”第二天聊天,一个工友有点紧张地说,会不会是丝毯要失传了?

啥,你胡说什么呢?快点,呸呸呸!

呸呸呸!

李玉坤没有说话,倒不是说他信了这个梦的解法,而是理智上分析了一下,并不是没有可能……

几年前,如皋丝毯虽然说不比当年,不过好歹能做到自给自足。那个时候,丝毯在如皋人民心目中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逢年过节时,经济宽裕的人会考虑给亲朋好友选购一件丝毯作品作为礼物赠送;新居装修时,文人骚客也乐于为自己的书房客厅添置这么一份有格调的艺术品。

然而,时代的变化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迅速!

随着机器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无数的手工制品开始从人工脱离,甚至被大机械生产完全接管!在这之中,丝毯工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很大一部分手艺人失业。

李玉坤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其他原因,而是艺术品级别的丝毯作品目前的机械生产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取代人工的能力。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低端的丝毯工艺全部编成了代码交给了机器,使得制作成本极大地降低。成本的降低带来了售价的下降,可是高档艺术品并没有能够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要想收获可观的合理的利润,还得挂上高价。

如此一来,高端和中端之间形成了价格的断层,消费群体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李玉坤的丝毯这么贵,在质疑中已经转向了售价低廉的其他产品。

不仅如此,互联网时代下,丝毯艺术没有抢占先机分得一杯羹,使得它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较之绘画、音乐等等艺术门类要低得多!而且人们在线购买的时候普遍对于高价商品小心谨慎,以至于丝毯艺术完全享受不到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点红利。

可以说,丝毯艺术先天的小众个性,注定了上世纪末的繁荣只是一次回光返照。往后的日子里,丝毯艺术能够做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圈地自萌就相当不错,很难再有什么机会去世界的舞台一鸣惊人了。

正是理性地预料到了这些,李玉坤早早地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为了丝毯艺术能够在未来走得更远,李玉坤未雨绸缪,做出了丝毯艺术历史上一次诺亚方舟式的自救。

未完待续......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35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传承者》第二章

《传承者》第二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五章

《传承者》第五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六章

《传承者》第六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十一章

《传承者》第十一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十四章

《传承者》第十四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