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系在杏花梢 ——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氏风筝传承人单锋(第七章)
风筝系在杏花梢
——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氏风筝传承人 单 锋
作者: 季健 黄赟
第 七 章
“面向东边,三鞠躬吧……”
单锋两眼含泪,将话筒紧紧握在手心,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深深地鞠躬三下!公公的最后一面,自己终归是没有见到。
此刻法国的里昂阳光明媚,在她看来却凄冷得叫人哆嗦。
所谓儿媳及半女,单锋的出现给了郭文和新的想法——从当年的“石氏风筝”传承到现在的“郭氏风筝”,虽然不是刻意为之,但是这一脉的风筝确实鲜有女性的参与。
阳刚之美一直是南派风筝的主题,板鹞外观上不修边幅的粗犷就可见一斑。儿媳出现之前,郭文和也没有察觉出这里头微妙的问题,就好像水里的鱼儿体会不到缺水醉氧的感觉一般。
或许是单锋在纸鸢上随意的那一笔给了郭文和幻想,醍醐灌顶一般的彻悟和惊喜让他有了将手艺传给儿媳的想法。
但是,这终究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单锋在工厂有着稳定工作,平时也比较忙碌,闲暇时候偶尔摆弄两下家中的风筝纯属娱乐解闷儿罢了,真要她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的话未免有些牵强了。
“哎……”郭文和长叹口气,女性阴柔的感觉若是和风筝结合起来,必定是一副不一样的模样!是什么模样?不知道,他想象不出,更做不出来!
一生对于风筝既热诚又佛系的郭文和第一次着急起来。每每一个点子出现在脑海中,他都会兴奋不已,随即将它做成新的设计,可这一次他迷茫了!他知道这是一个绝妙的点子,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爸?”小儿子看出了父亲今日的惆怅,关切地问道,“您是不是累了,要不要回房歇歇?”
他摇了摇头,拿过桌上的风筝继续扎起来。
“嗯?今天的这几笔画得传神,虽然笔触还不成熟,但是这奇特的感觉有了!”瞥见儿子手上的老鹰,郭文和不禁发出了啧啧赞叹。
“哦,这个呀!”郭承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是单锋她画的,她就是觉得咱家这手艺有意思,没事儿就帮我添上几笔。”
哦?
“爸,说到这个,儿子还想跟您提个事儿……”
郭文和听得仔细,手上的活计都停了下来。虽然说两个儿子都是自己的得意门徒,但是儿媳的加入在他心中或许才是上苍对“郭氏风筝”最大的馈赠。
“爸,您看……咱家这手艺能不能……”郭文和闭上眼睛点了点头,“你想说什么,爸心里清楚。”
单锋成为了“郭氏风筝”的又一个传承人,并且是外姓传承人。
“说什么外姓不外姓的,迂腐!”郭文和笑起来。他确实不是寻常的手艺人,虽说是营生的活计,但是郭文和心里头比大多数操着看家本事过日子的人要敞亮得多,“手艺活儿,自己藏着掖着有什么意思?”
确实是阔绰人家公子说得出来的话!
不过细想想,彼时的郭文和和当年的石紫绶是何其相似呢?或许郭氏风筝从石家继承来的,不仅仅是技艺本身,还有这一股自信和精气神!郭文和想起了当年拜师的情景,此时此刻自己才算是读懂了石紫绶当时的眼神,那是一种有容乃大的气度,相比起以手艺为营生的商人,他的豁达才是一个胸怀风筝未来的大师。郭文和此刻正如当年的石紫绶,而且相比较来说,郭文和的选择更体现出了一种高瞻远瞩。
单锋仿佛真的是命中与风筝有缘一般,不仅仅拥有高昂的热情,而且具备让人艳羡的天赋!虽然忙碌的工作让她鲜有闲暇时间,但是单锋依旧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来夯实自己的基础,那股子劲儿即使是丈夫郭承恺都望尘莫及。
很快,单锋的风筝技艺已经不在丈夫和大哥之下,而且凭借着女性独有的审美和细致,出自她手的风筝相较于家中其他人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独特气质——那是巾帼匠人和南派风筝碰撞出的不一样的焰火!
郭文和临终的时候,没有后悔亦没有遗憾——石紫绶石维林父子将南派风筝的大旗交给他的时候,内心的惶恐感觉恍若昨日。而今,“郭氏风筝”不仅仅留下了血脉,更是增添了单锋这个新鲜又独特的血液,陪风筝走了一辈子的他确实该休息了!
新的时代,留给年轻一辈去开拓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