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者》——长篇报告文学 > 正文内容

小盆初程景最奇 ——记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陈冠军(第二章)

小盆初程景最奇

——记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陈冠军

 作者:季  健      黄  赟

  



1980年,彼时还是孩提的陈冠军走进了新家。

“去,把挂历挂起来!”按照习俗,新居总归要有一些新的气象。父亲不能免俗,特意去村头的杂货铺子挑拣了这本,算是给新家添点儿味道。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是多么强大的驱动力!挂好挂历的陈冠军在原地站了五分钟,目不转睛地盯着挂历上的图片,如同进入梦境。

“冠军,在干嘛呢?过来帮忙!”父亲的“指令”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他撒开双腿跑了去,只留下挂历在新粉刷好的墙上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

挂历上是一盆松树的照片。就是的,挂历无非是这些东西,也有豪车美女什么的,但是文化人家还是更加倾向于挂松竹梅之类,这或许是源自先祖的那一种说不清楚的气节吧。苏轼曾经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能真正刮起来,条件算不上富足的百姓们只能选择用挂历上的照片聊以慰藉。

只是,或许是父亲都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这一举动,将一颗名为“盆景”的种子埋进了年幼的陈冠军心底,只待一个时机破土而出!

很难想象到,一个农村长大的毛头小子,居然会对看似平淡无奇的盆景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许这就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一定是礼物,英文里天赋和礼物可不就是同一个字吗!也正是由于这种让人艳羡的慧根,在日后支撑起这位盆景大师坚守初心的那份毅力和执着!

1986年,陈冠军走进了社会,在一家工厂做起了化验的工作。

社会的现实让这个彼时还稚气未脱的青年有些茫然,就像所有刚刚离开学校生活的人一样,每天除了按部就班地工作之外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事情可以做,人生成了一眼望穿的单行道,一直延伸却没有一个岔路口。当时的工厂生活,虽然算不上轻松,但是依旧是一个铁饭碗,陈冠军的秉性和好奇心在这样安逸的生活中日渐消逝,未来可以预期,将是没有任何意外和变数的旅程。

1991年,在为新的一年挑选挂历的时候,一幅熟悉又陌生的图片,好似一壶烈酒下肚,冲击着自己的心房。一盆松树,在一堆香车女郎里显得分外的显眼,似乎将自己带进了一个空荡的时空,“陈冠军,还记得年幼时冲动的感觉吗?”

“多少钱!”

他买下的不是一本挂历,而是被自己弄丢了的憧憬,现在找到了,便不会再放手!

兴趣爱好,那是多么宝贵的东西!确实宝贵呀,单单一盆寻常的盆景几乎就是自己一年的收入!能够称得上“艺术”二字的盆景,远不是你我现在在淘宝上随意掏的绿萝可以比的。陈冠军在花鸟市场上逛了又逛,喜爱的不少,奈何囊中羞涩,如何负担得起价格不菲的艺术品呢?

没有办法,只能从最为初级的小件儿开始培养——或许和微型盆景的缘分在这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培养盆景这件事儿,在当时肯定是旁人理解不了的。九十年代的人,大部分还没有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在周围人看起来,任何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做法都是败家!对于陈冠军这样的做法,家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对,认为他此刻的选择和做法,不仅冲动而且不负责任。身为家中顶梁柱,居然摆弄起这样的东西,说你不务正业都是轻的!

陈冠军没有过多的解释,他心中非常明白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可能就是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此时此刻的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屏蔽掉旁人的冷眼和质疑,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智者、勇者,谁没有感受过孤独和被误解的滋味呢?陈冠军的处之泰然不仅仅帮他度过了初期的困难,更会在以后成为护卫他坚持自我的铠甲。

所以,别人的冷言冷语,不仅没有让他“浪子回头”,更出人意料的,陈冠军加大了自己“不务正业”的力度。1995年,自娱自乐多年的陈冠军在绿园门前开了人生的第一家花鸟鱼虫店——绿园,如皋盆景对外展示的门面,陈冠军算是站在了盆景艺术的牌面上。

没有人再去跟他说应该怎么做,人就是这么现实的生物,现在的陈冠军可以通过这家店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就可以接受了。陈冠军自己也说过,那些年那么的“造作”,就是想多一份收入而已。但是,每每谈及当年种种,他眼中闪现出的那种光,绝对不是一个纯粹商人会有的——那是一个真心热爱盆景艺术的艺术大师对于过往的回味!

笔者不否认这份额外的收入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他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的决心,但是真正让他在最开始入不敷出的四年里义无反顾一头扑进行业的动力,一定是对于盆景艺术近乎痴迷的狂热。

时间依旧是一天天过着,小店虽说一直经营着,但是要想真的靠它赚得盆满钵满倒也不至于,而且陈冠军也没有这样的打算。在他看来,一边做着稳定的工作,一边坚持自己的梦想,挺好的。要想沉浸在艺术里,大概就是需要这一份浪漫和佛系吧。

本以为人生就会这么平稳地度过,和自己的爱好一起安稳度日蛮好的,说真的,谁说就一定要轰轰烈烈呢?然而,人生总爱和我们开玩笑,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

2003年,陈冠军先生遭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次不小的变故。原本走得平稳的他似乎突然觉得无路可走,只有身旁那条前途未卜的幽径,虚无缥缈,不知通往何处。

但是,或许也应该感谢这次变故吧,逼着这位天赋异禀的盆景爱好者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踏上了一条造就艺术大师的道路!    

未完待续......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0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长篇报告文学《传承者》

长篇报告文学《传承者》

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   作者: 季   健     黄  &nb...

《传承者》第六章

《传承者》第六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七章

《传承者》第七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传承者》第十二章

《传承者》第十二章

传  承  者织作披香殿上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   李玉坤作者:季   健    &nbs...

红罗斗帐挂香囊 ——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芮氏香袋传承人芮兰芳(第二章)

红罗斗帐挂香囊 ——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芮氏香袋传承人芮兰芳(第二章)

红罗斗帐挂香囊——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芮氏香袋传承人   芮兰芳  第 二 章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芮兰芳的曾祖父为避战乱,举家从南京迁居如皋,在如城北门外开了一家继承祖业的中药铺,...

红罗斗帐挂香囊 ——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芮氏香袋传承人芮兰芳(第三章)

红罗斗帐挂香囊 ——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芮氏香袋传承人芮兰芳(第三章)

红罗斗帐挂香囊——记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芮氏香袋传承人   芮兰芳 第 三 章“来信啦!来信啦!”通讯员儿一边举着布袋子一边高喊着,“今天的信很特别,不是咱爹妈媳妇写来的,是咱们大后方的小朋友们写的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