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琴声 ——张玉兰
半夜琴声
张玉兰
我碰到两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一个如皋籍小钢琴家,四岁半开始学琴,七岁登台,十一岁被广州一家钢琴集团首位签约演奏家,同年在香港少儿钢琴比赛获双金奖,十四岁担任第二届世界青奥会开幕式钢琴演奏特邀嘉宾,十五岁免试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十六岁担任中、奥音乐文化大使,十七岁担任萨尔茨堡旅游大使,十八岁顺利地考进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进校后不久有几门课程,(英语、乐理等)给他免读一二年级。直接上三年级课,目前在本校读研究生。
这个小男孩所获取的成绩,是他从小苦学得来的。一年四季,早上五时起床,练琴一小时吃早饭上学(双手练得皮肉破开时,创口帖包着再练)有人说他有天赋,我认为不完全,如果自己不苦学再有天赋,最终都会变成碌碌无为的庸人。不然为何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变成了“伤仲永”的呢?这就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告诫。
小青年每次放假回国期间,都很忙,忙得连自己的吃饭、睡觉都要算好时间。除了全国多地邀约,(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等)几处演出,还有几处教课任务。所以一到家只好把自己的练琴时间放在夜间。可是夜间练琴最大的不便是影响邻居休息,好在他家住一楼最东边一栋,只有影响二楼一家住户,也就是琴房上一层。当然这个矛盾也得解决。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用一条单棉被覆盖在钢琴上,再将琴音压低。谁知有一天二楼住户一家三口找上门来了。年轻的夫妇,带上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儿。他们一进门,一楼主人就知道人家的来意了,因为平时他们都不串门。此时的来客刚一出口:“小哥哥夜间弹琴……”话没说完,一楼的主人立即打招呼说:“对不起!对不起!打扰……”一楼主人话也没说完。没想到的是:二楼的女主人笑容满面地说:“不是!不是呀!我们是来请求小哥哥在弹奏时,能不能把琴声放大一些?”一楼主人一听很吃惊!紧接着二楼的女主人拉着女儿的手帮女儿说话:“我家小敏说楼下小哥哥弹的钢琴好极了,比我老师教的好多了,我要请他教教我!我想跟小哥哥学习可以吗?”一楼这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时一楼主人把他们三人立即迎坐客厅里细谈。
二楼孩子的妈妈从头介绍:“我这孩子也在学钢琴。平时用业余时间请老师教。她也很爱学。从小哥哥回来夜里练琴时,小敏每天夜里,只要听到楼下小哥哥的琴声,她立即趴到地上,将一只耳朵贴紧地面上,仔细听小哥哥的琴声!太累了,再转过头换另一只耳朵听!”这句话一出口,大家都很感动!我在一边听出了眼泪水。没见过有这样苦学的孩子?,心想:(古人那个“凿壁偷光”的小男孩也不要这么费劲地趴在地上学呀,而这个女孩比他学习不是更苦吗,趴地耳贴地面大半夜呢!当时小哥哥就叫她进琴房,先帮她上一课。小女孩爸爸说:“因为小哥哥太忙,我们没好意思麻烦你,真对不起!”于是小哥哥当即给她讲了一课之后,并对她说:“回家好好照讲的练。有时间就来学,不要再趴地上了,我夜里不再把琴音压低了,音量尽量放大!小女孩很开心!
从此小哥哥夜里开始练琴,也不用覆盖棉被了,而且有意放大音量,让小女孩在自家听得清楚。小女孩丝毫也不肯放弃分分秒秒的琴声,直到小哥哥弹到最后一个尾音结束。她都是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曲中。
在这万物沉静的夜啊,那流动的琴音,每一个音符都敲击在女孩的心上,化作漫天的星光,她置身其中却忘了自我。这就是一个好学的儿童可贵的精神。她将来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这是我耳闻目睹的真实,而不是虚构的故事。这两个小孩的苦学精神,感动了我,于是写下了些感想,因为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所有成功的努力都是白手起家开始的,没有一兵一卒,更不知正确的路在何方。
作者与趴地学琴的女孩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