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无处不在 友谊无处不有 ——小乌龟与它们的麻鸭妈妈(作者:万元坤)
亲情无处不在 友谊无处不有
——小乌龟与它们的麻鸭妈妈
万元坤
人间有大爱,在那些小小的生灵中也有大爱。而且它们爱的是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我奉献给大家的是在我孩提时代,亲目所睹的一件事,这里姑且也将它说成是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放了暑假的我 在家门前那个直通外城河的河汊边的老榆树下纳凉。一会儿,我的几个小伙伴陆陆续续来了,先是坐在草坪上铺就的那张草席上玩起了陆军棋。 因为天气太热,我们就相约好跳进河汊里,翻起了“水猛子”。可别小看了这个河汊,深水处一竿子也打不着底。河汊四周长满了半人多高的芦苇,水边上飘浮着星星点点的菱叶,随意扯起几片菱的藤叶,就能吃到那又脆又嫩的菱角。
河汊深处住着一户人家,原是船民,老爷子六十多岁,脸上有几个麻子,大家伙不叫他麻爷,叫他皮爷。解放军渡江作战时,他参加过支前并负伤,不再行船,便在这河汊深处锁起了船,收起了桨。放养起了麻鸭。 麻鸭因体型较小,一只成年的麻鸭只有两斤左右。麻鸭的羽毛又跟麻雀的羽毛很像样,因此被养鸭人叫着麻鸭。 儿时的我,很喜欢皮爷,也很喜欢麻鸭。平时我经常坐在家门口,看皮爷放鸭。 这时,在水里翻了几个猛子的我们,透过芦叶,看到河汊深处的皮爷似乎在寻找什么,平时锁了的小船也开了锁,皮爷站在船上,用竹杆不断地拍击着岸边的芦苇,并将正在水面追逐嘻戏的麻鸭聚拢到船后。皮爷好像正在寻找什么?是不是在寻找失落的麻鸭?我不禁扯高了嗓门呼喊皮爷,然而皮爷却无心理睬。一个小伙伴说:“皮爷那边肯定是出了事!”,于是,我们几人向皮爷那边奋力游去。
真夠凑巧,当我们游到河汊深处一棵盘根错节的老榆树下时,奇迹出现了,在一个深藏于芦苇荡深处的洞穴前,一只小精灵扒在老榆树根前一动不动,像是在晒太阳,又像是在睡懒觉。这个小精灵为何物?待靠上去仔细一看,哈哈!是一个小乌龟。接着,一只麻鸭从洞里探出头来,伸长鸭脖子朝我们张望。这极有可能是皮爷在找的麻鸭。麻鸭平日里见到人,除去皮爷外,总是躲让,这会儿不但不躲让,反而伸长脖子,张开羽翅,把那个巴拉嘴张的老大,像是要跟我们干仗,但是见我们一个个都和颜悦色,非常友好,又慢慢改变了态度,重新钻进了洞里。
麻鸭究竟在洞内干什么?为了一探究竟,我趴下身子,向洞内望去,一幕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画呈现在我的眼前:只見洞内铺垫着厚厚的芦叶,芦叶上聚拢着十多个蛋蛋,这些蛋仿佛鸽蛋大小,雪白的蛋壳。只见麻鸭这时张开羽翅,那一双红红的鸭蹼已经站到了一窝蛋的两侧,接着小心翼翼的蹲下,趴在了一窝蛋的上面,用那厚厚的绒毛,将这些个蛋蛋紧紧罩在身下。它忽儿瞅瞅洞外那个依然伏在老榆树下一动不动的小乌龟,忽儿又瞅瞅我。这真是奇了怪了!我的几个小伙伴都立时兴奋起来,联想到老榆树旁的那只小乌龟,小伙伴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这里原是一个乌龟的窝。那只小乌龟刚刚出壳,它从洞里爬出来,或是为了晒太阳,或是在等待它的乌龟妈妈。这一切,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立马意识到这当中还一定另有蹊跷, 谜团接踵而来:乌龟妈妈那里去了?那只麻鸭为什么会替代乌龟妈妈守在这里,既关爱着那只已出壳的小乌龟,又帮助乌龟妈妈继续孵化那些未出壳的小生命?
就在我们被迷团缠绕的时候,皮爷也来到了这里。可是皮爷也是一脸的茫然。带着这些解不开的迷团,我们就近去了当时的志愿军康复医院,请来了两位常与我们玩军棋的志愿军叔叔。可是这几个疑团也将他们难住了。他们又搬了“救兵”,这是一位在朝鲜战场上破袭过细菌战的生物学专家。他说:“这个现象很奇特,麻鸭与乌龟之间并无亲缘关系,说不准生活在同一河汊里的麻鸭与乌龟,存在着深厚的友谊,这只麻鸭是在乌龟妈妈外出觅食时,来帮助乌龟妈妈的!”皮爷听了点点头,我们听了也点点头。志愿军叔叔与我们一起将那只刚出壳的小乌龟小心翼翼的放进了洞内。皮爷找到了自已失落的麻鸭,打算让它继续留在窝内……。
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那只乌龟妈妈也慢条斯理的爬到了我们的面前,它就像看懂了面前的一切,向着志愿军叔叔,向着皮爷,也向着我们,深深的颔首致意……。
夜幕开始降临,星星开始闪烁,我们度过了一个欢快的、也是极不平凡的下午。星夜中的河汊里,荷塘月色,景致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