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新疆行一一独库公路 【作者:任小萍】

季健3年前 (2022-08-20)散文随笔4006

新疆行一一独库公路

任小萍


当我半跪着把最后一株小花放在最后一座墓碑上站立起来的时候,汗水已经湿透了我的衣背。我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看我顺坡而下在每位烈士墓碑上安放的花儿,花儿在七月的烈日下显得格外娇柔。


我们是正午时分到达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的。

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天山深处的独库公路与伊乔公路交汇处。为了纪念当年为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牺牲的英雄,人们在这里建起了英雄陵园。


“到新疆,走独库”这是每个游者心心念念的事,而到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瞻仰英烈又是每个旅者必须的恭敬之心。


较于其它大型的革命纪念馆,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可算微不足道,但它给我的冲击却又是极为震撼的。

在与世隔绝的天山深处,在与险峻的山石斗与恶劣的风雪抗争中,勇士们修路用的都是最原始的作业工具钢钎、十字镐、矿灯,那些施工图纸及一枚枚奋战中遇到艰险的图片,和战士们在严寒中穿过的衣服,都鲜活地再现了当年奋战者的激情和奉献精神。 得知这条穿越在海拔最高五千米悬崖峭壁上,连接新疆南北,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的独库公路,全靠人工开凿手拉肩扛而成,有上千人负伤致残,其中168名战士为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中最小的只有十七八,最大的也才三十多岁,算算他们都是我的同龄人,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看着山坡上一排排整齐安放在开满野花中的墓碑,再看看离纪念碑不远处正在向参观者做介绍的守墓人陈俊贵,肃然之心更甚!

英烈的故事更赋于了这条公路厚重的人文底蕴。


回看,从喀什一路走来,在库车顺利拼车。

过了库车,汽车就驶上了独库公路。在当年龟兹古城所谓的“女儿国”苍凉戈壁上行驶,沿途的风景壮观绮丽,众多迷离的雅丹地貌,五彩山,高山布达拉宫让人惊叹。而红石山林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如燃烧的火焰山一般让人叫绝。

这条公路在起点就把我彻底征服,当我以最虔诚的姿势匍伏在公路的中央,不断调整角度,拍摄下这条能与美国66号公路PK的壮丽景观时,同行的游友无不为之感叹,而我也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还能做出超常规的行为沾沾自喜!


七月的戈壁滩骄阳似火,在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之为“红色的山崖”的天山库车大峡谷谷内却凉风习习。我们用手抚摸古老峭壁,用眼睛寻找每个角落隐藏的惊喜,如梦似幻的红崖凹凸有致,犹如女人曼妙的身姿曲线自然。

阳光斜斜地射进谷中,各种形状、各种神态、各种颜色的巨型山体随着太阳的光线移动而变幻。

站在谷底向山崖上空仰望,只觉得直插云霄的巨崖随时都有可能压下来,让人害怕。

在幽深的谷道中游走,让人感叹大峡谷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它鬼斧神工的雄奇险峻,更在于它曲径通幽的神秘。 


离开库车大峡谷沿着独库公路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们发现荒漠岩壁渐渐有了绿意,远处的雪峰清晰可见,经过一处高而直落的瀑布后,大小龙池如明镜般惊现眼前。我们几乎欢呼着,在传说中王母娘娘的洗脚池小龙池池边洗脚。尽管夏日炎炎,由于龙池是由天山雪水融汇而成,所以,透着浓重绿色倒映着雪山的小龙池池水冰凉刺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兴致。

我们立在大龙池边观景台上对着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水拍照,对着远处的雪峰拍照,对着云杉下绿草中的牛羊拍照,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告别大龙池我们继续出发。铁力买提达坂海拔将近四千米,放眼眺望,山势极为险峻。

一路走过,即使是平坦的地段也只能容纳两车交会,时不时还会有泥石冲刷而下,偶尔还有牧人与他的牛马羊成群结队的通过,堵塞


交通。因是绕山而建还有路段是凿山而成,大斜坡、急转弯比比皆是,稍不留神就会撞出山崖边的护栏坠落山涧。没有一定的驾驶经验是不能胜任的,所幸我们的越野车性能良好,师傅“无欲则刚”又轻车熟路。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向往的巴音布鲁克草原。


蓝天白云下,如茵的草地波浪般覆盖着连绵起伏的山体,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数不清的羊儿如撒在绿海上的珍珠,大片大片的牛儿懒懒的或坐或卧,一群一群的马儿无拘无束地在谷中散步,两三牧羊犬如卫士一样默默的立在各自的位置上,牧人策马从我们旁边走过……哇,哇,羊儿啊,牛儿啊,马儿啊!我们惊喜得像孩子般跳下车,又因惧怕牧羊犬而怯步。

这就是巴音布鲁克草原。


早晨,我们在她的母亲河——开都河旁边平坦的草原上扬鞭策马狂奔,累了躺在如茵的牧草、开满野花的山坡上歇息,对着远处阳光下晶莹的天山雪峰感叹,兴起时奔上山顶朝着那莲花一样的白云高喊。

下午,我们赶去让人沉醉的天鹅湖,感受碧水蓝天中天鹅美妙多情的“水上芭蕾”。

傍晚,是草原最美的时刻,夕阳西下,万丈霞光给巴音布鲁克草原罩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镶嵌在广袤草原上蜿蜒直通天边的开都河在落日余晖中十分祥和。

日落中,开都河每一处河湾就会映射出太阳的倒影,最多时能看到9个,即著名的“九曲十八弯”。


为了看那落日余晖倒映在弯了九曲的“通天河”中的9个太阳,我穿上所有能够卸寒的衣服,在环雪的山顶,在寒风中用丝巾将头脸包住,把手藏进衣袖里,为的是防止像苍蝇一样大,速度如轰炸机般草原湿地特有的蚊子的袭击。

看台上人潮如海,人们拥挤而又不失小心地相互谦让生怕掉下崖去。在屏气静息中,人们看那太阳慢慢走来,金光四射,光芒中的“九曲十八弯”如梦如幻,美之致极,无与伦比。


而唐布拉草原的“百里画廊”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湛蓝的天空白云翻滚,大小河流蜿蜒穿过,山脚下莽莽苍苍翠绿挺拔的云杉,山坡绿草茵茵花儿朵朵,哈萨克人白色的毡房零星可见。羊群分散在谷地,马群在坡上悠闲,牛群“牛”劲十足踱着方步走在公路中央,没有一点谦让的意思。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看牧人吆喝着让牛儿快行,完全一幅大自然中人与动物和谐的画卷。


夜宿唐不拉山更是让人难忘。

在夕阳的霞光里,坐在如毡的草坪上,和着啤酒享受现杀的肥羊烤肉,看不远处坑坑洼洼的路上被牛马羊簇拥而归的牧人,偶有旅者的车队走过,立刻扬起沙尘扑面。

暮色中,听那在呼和浩特读俄语专业的,让我们司机小哥心仪的哈萨克姑娘乌丽娜迷人的歌声。

夜色里,在山顶,在寒风中,司机小哥躺在草地上,手里的相机直对着那深邃的天幕,星光照在他的脸上惬意无比,另外两个伙伴却消失在山夜的他处,而我一屁股坐在草地里,被头顶上闪烁如宝石般的星星给镇住了……山夜静得可怕,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我下意识的按住胸口,我有好长时间没有体验这么安静的时刻了,仿佛我不辞劳苦千里奔涉就是为了看这唐不拉山璀璨的群星。


“哞一一哞一一”在声声牛哞声中我走出毡房,一阵风拂过,一股气息夹杂着丝丝骚味袭上面来,那是牛马羊的体味及它们的排泄物和着草泥发酵的味儿,并不臭,毡房前后到处都是,让人难以下脚。

远处,太阳还没露脸,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羊群、牛群、马群在静静食草,静静移动,头挽包巾的哈萨克大妈在母牛的肚腹下挤奶,母牛警觉着我的靠近,时不时地抡起后蹄,一牧马人赶着马群过岗,微笑着向我致意。

不经意间太阳出来了,晨曦中顶顶白色的毡房像镌刻在青色绣毯上的浮雕,毡房顶上扯不断的炊烟告诉我们奶茶已经煮好了。

等着司机小哥再过一把骑马瘾后,我们就出现在了乔尔玛烈士陵园里。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有一代勇敢的人们英勇而无畏的奉献,才有了今天这绝美壮丽山路的呈现。


当我们登上海拔3400米的哈希勒根达坂,冲出“老虎口”后,我再一次回望这条英雄公路,并深深地深深地鞠上一躬。


再见了,独库公路!

再见了,我的英雄们!


值班编辑:陈蓓蓓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2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西藏纪行

西藏纪行

西藏纪行渔樵耕夫  谢 通 我们不仅需要红酒与香肠,我们还要诗与远方。因此我们去了还能算得上远方的西藏,从东海之滨来到西南边疆。我还边走边玩,信手涂鸦几首小诗用来装模作样,其实就是顽童一个,心血来潮扮...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

如皋水土渔樵耕夫   谢通如皋的土壤是富硒的。如皋的土地是美丽富饶的。在如皋这片热土上,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这,自有历史学家、地方志专家、骚人墨客、传媒高手挥毫记载,我只能用我的一支秃笔,写下...

又见腊梅香

又见腊梅香

又 见 腊 梅 香郝晓霞又到了数九寒冬、腊梅飘香的季节。“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形容荷花香味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有若无、隐隐约约;桂花的香味呢,则是甜丝丝的,有一种世俗的烟...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我的航天梦曹桂明小时候,天际是很遥远的事情,夏夜凉风习习,左邻右舍聚集居住河上的水泥桥听老李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到鹊桥相会的最后桥段,我们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仰望星空,直到看见流星闪过或飞机的航照灯消失在茫...

大地孕育生命

大地孕育生命

大地孕育生命钱孝诚(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六年级学生)    去年,家里的一盆紫藤枯了,叶子由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每根枝条都像一只无力的手,耷拉着,像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我摘下它最后一片绿叶(这片叶子也有些泛...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