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我的岳父叫“二牛”——赵宏建

季健3年前 (2022-09-12)散文随笔3293

我的岳父叫“二牛”

赵宏建



我的岳父张斯信,是1938年出生的,属虎,兄弟排行老二,村组里的人背地里叫他二牛。


岳父是1981年入党的,那时他是石庄区石北公社蛇田大队第三生产小队的会计,后来又做了队长。其时,他负责带领的队组农业和副业都很红火,在当时的石北公社小有名气。



生产队里的各项工作管理有方、有条不紊。人员分工明确,搭配得当,田间管理精细,各种庄稼长势好,收成足,年终决算,农民的工分多,上缴的粮食多,大家分得的粮食也多。最苦最累的活总是少不了我丈母娘的份儿——现在,邻居80多岁的吴美华还经常说:“以为和队长家属分在一个组,干活能讨点儿巧的,可每次总是活最多最苦。”妻子也常常和我讲,那时几个关系密切的小姑娘在一起挑猪草,开始只顾着玩,天晚了,就到田里弄了山芋藤放在篮子里,上面盖一点猪草。回到家,岳父发现后,狠狠地骂了自己的女儿一顿后,让她们把山芋藤送回队里的养猪场。


岳父开动脑筋,和大队书记张光富商议后,先后办起了副业——柳条剥皮后编各种筐子卖,用蚕豆加工凉粉赚钱,做汽车用的瓷隔板,绕漆包线。年底分红,家家户户喜笑颜开。别的队有人嫉妒,就举报说我岳父账目不清,有贪污的嫌疑。岳父的弟弟张斯用也说:“我家二哥这样的队长,家里人沾不到光,真是呆,白做干部。”公社派调查组查了几天的账目后说,像张斯信这样廉洁的会计队长,全公社没有。后来,公社组织了各大队到蛇田大队三队参观。


岳父做了几十年队长,九十年代,因为看不惯有些领导的所作所为,他不愿再做队长了,村支书舍不得他这样的人就这样不做队长了。村里开会,岳父不去——有时是我岳母,有时是我的妻子去参加。张光富书记会后说:“丫头,回去和你父说说清楚会议的内容。”直到前些年石北社区的领导还是请我的岳父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我还听说过一件事。夏日的一个中午,岳父在午睡,她们姐妹几个在方凳上为分蚕豆、玉米花争吵。岳父从房间里出来,一句话不说,一脚把方凳踹到门口的大路上,有些蚕豆直接撒到了门前的小河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二牛”雅号的来历。


岳父生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天天早晚喝点自酿的黄酒,每天抽烟几支。儿子在某初中负责总务处,儿媳在某建筑企业办公室,孙子在重庆读研。岳父总是不断地告诫我们:“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守本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千万不要有贪心,不该拿的不要拿。”


岳父岳母现在还是种田的好手,儿女们总劝说他们不要再种田了,可两位老人总说:闲着也是闲着,能做还是做做,等做不动了再说吧——长辈身心健康,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晚辈的福气!


岳父就是这样一个人,讲原则,重信义。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党员,他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得很好!而当下,我们有些领导,台上说的和台下做的背道而驰,不允许群众怎么样,领导却认为自己是个成熟的社会人,心口不一,要知道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呀!我觉得我那80多岁的岳父,他的党性丝毫不比某些校长局长差,虽然他只是曾经的一位小队长!


现在我知道了,被称为“二牛”的我的岳父张斯信,是因为他领导的生产队各项工作都红红火火,农业副业都很牛 。


(值班编辑:陈蓓蓓)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44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我在家乡思念家乡

我在家乡思念家乡

 我在家乡思念家乡陈蓓蓓         秋光瑟瑟枫正红,层林尽染花烂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抓紧秋天最后的时光向我们展现他洒脱的画风。深秋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啊。  &nb...

空阶滴到明

空阶滴到明

空阶滴到明周小娟夜里醒来,梦中正下着连绵的雨。新事、旧事都顺着水汽爬上了心头,湿漉漉,沉甸甸。我爱雨。如若雨时,恰好独处,我总会被这雨引到灰蒙蒙里去,看那雨落在窗棂上,绿树上,水面上,滴答,滴答。小时候,我最盼的就是妈妈不那么忙,能坐下来和...

圩田人

圩田人

圩田人张松军 每次路过故园,我都会问孙女,我们的老家在哪里?孙女总会扬起小手指向前方,用稚嫩语音说,我们的老家就在那里。是啊,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已将自己的衣胞之地深深烙进骨髓里, 忘不了,磨不掉。 我...

我的藏身之所

我的藏身之所

我的藏身之所黄赟几年前,那时候还在上大学。一位笔友在给我的一份信中说,初夏君,很喜欢你的文字,比起那些所谓的北大清华的才子才女你的文字更让我感动(好友的偏爱)。可惜你是一个不爱远行的人,不然的话许是早就写文出名了吧。我虽然自负,但是好友的话...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

父亲喜爱看电影胡萱萱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

看戏

看戏

看戏陈煜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前冲;有的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