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西出“阳关”有故人 一一忆夏国成校长

季健2年前 (2022-12-30)散文随笔3467

西出“阳关”有故人

一一忆夏国成校长

按照老家的风俗,今天该是国成哥哥出殡的日子,而我想的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父亲应该早已做好迎接他的准备了。我和父亲都是国成哥哥的粉丝,他们俩是同岁是发小,而哥哥每次见我,必定说起父亲的好,他们两个,一个铁骨,一个柔肠。

我寄宿在校长室,那是35年前的事情。连廊的东厢房在学校中心大道的西侧,那里既是校长宿舍,也是校长的办公室。记得第一晚睡在那里,我一动也不动,热得冒汗。睡惯了雕花板儿床的我,此时已身陷一种叫席梦思的洋玩意儿中不愿自拔。

东厢房的墙头便是我和鞠朝阳、冯冰三人编辑的校黑板报,朝阳是小组长,而夸得最多的自然是我。我是老师们面前的小晃悠,一半的鼓励大概是来自对夏校的客气。校长送了我一些外国的邮票,上面还盖着签发地的骑缝的邮戳。如皋是块长寿教育的风水宝地,而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则首先是我们的“建筑铁军”,他们在世界各地铺路架桥,把东方的鲁班榫卯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外文翻译人才紧缺,夏校就成了如皋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一次,我与教育界的老前辈钱祖尧局长谈到夏校时,钱老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夏国成校长,如皋的大才子呀!”

印象中的国成哥哥总是那么谦和,他的双手那么温润,是我感知的男人中最柔软最细腻的大手,那双手传递的温度足以渗透到你的每一个毛孔,然后化着热流回暖到心房。那种博大的胸怀,让一切困难变得渺小,让一切的烦恼怨恨灰飞烟灭。那是雉水文脉的一种人文精神:宽仁敦厚,一脉书香!

六年前,我开始着手规划学生书画作品的省际巡展。我在万丽五星酒店的大堂展示近期创作的大尺幅作品,那次的主题则是“暖冬,燃烧一座城!”按照事先的程序,我致了2017年的新年贺词,然后是来自金陵的才女陈慧老师的英文版的新春祝福,万丽本部则安排了新春贺词的德文版本。而一段谦雅的熟悉的声线,则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是一段法文版本的新春问候,从苏北到江南,温润在冬雨的的连绵中……夏校的远程祝福无疑是整个活动浓墨重彩的一笔,落笔生花:“日丽凤和潜龙渠,盛世彩虹蚕花香”的楹联脱口而出。法国友人投来惊讶的目光,于是我再次提笔补上了“花好月圆”的横批。于是,这份感动就成了他送给太太浪漫的新年贺礼。    

五年前的冬天,我邀手绘丝绸的传承人王大渊先生回乡采风,夏校和曹校夫妇特地从高明镇和江安镇赶来搬中母校汇齐。陈宽林校长又遇到了久别的领导前辈,非常开心。我们回到久别的学校,听书声朗朗。参观桥廊轩榭,每个人心中仿佛又年轻的十岁。于是我说出了书画省际巡展的想法,主题就是:“您在我的诗篇里”。时间定在九个月后的十月十八日。

临近盛泽文化中心展览的前两周,我电话连线夏校,希望他来出席开幕式。而他身体欠安的消息却耽搁了我们见面的行程。另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似乎弥补了这样的不足,笔墨当随时代,我把新主题:“喜逢十九大,雏鹰展雄志”的想法告诉他时,他连声说好。

浙江南浔的展览是第二站,一周后,我携作品回到母校加力小学。其时,夏校正好去天津探亲,文化局王见山局长、镇艺术督导沙拥军先生到现场指导展览。胡部长的作品被我放在展览的第一位置,他是全国关心下一代的常务副主任,理应放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上。我把展览和北京的贺信发在朋友圈里,便于大家了解展览的情况,当然也希望他能了解到我最近的情况。

新居乔迁的那天,我安排了大巴车把亲友们从老家接来,国成哥哥也在其中。席间,他还聊到我小时候在墙上写诗的画面,那是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而我在新家的一层公用区,正是省际巡展的第十站,主题是:“家居苏杭不羡仙”。

此刻,哥哥却在冰冷的灵柩中,让我们再也无法感知他的温度,好似落霞残红一抹,随仙驾鹤沉睡在柏松的静穆里,而纵观他的一生:

杏坛三尺,

四季沐春风。

布道四十载,

五湖桃李芳。

双耳垂肩,

慈眉善目,

宽仁敦厚气质仙;

执教一方,

译经传典,

蜡炬成灰化春泥!


国成哥哥,放心地去吧。父亲在那边等你,你们还是发小,他还是那个铁汉,你也还是那段柔肠!

     

愚弟:曹桂明叩挽

2022.12.29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54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空阶滴到明

空阶滴到明

空阶滴到明周小娟夜里醒来,梦中正下着连绵的雨。新事、旧事都顺着水汽爬上了心头,湿漉漉,沉甸甸。我爱雨。如若雨时,恰好独处,我总会被这雨引到灰蒙蒙里去,看那雨落在窗棂上,绿树上,水面上,滴答,滴答。小时候,我最盼的就是妈妈不那么忙,能坐下来和...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

那时的陀螺刘正林小的时候,我很喜爱陀螺。初时,缠住父亲,削了个粗糙的陀螺,我连蹦带跳,挨家挨户找小伙伴们炫耀了好半天。后来,条件改善,我“忍饥挨饿”,积攒了好些天的馒头干,在学校门口小贩那里换了个精美的陀螺。同学们喜欢带陀螺到学校,下课铃一...

神游葛仙山

神游葛仙山

神游葛仙山渔樵耕夫   谢通江西拥有许多名山。不必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道教圣地龙虎山,风景秀丽、蜚声天下的庐山,也不必说奇峰飞天宛如蟒蛇出洞、堪与张家界天子山媲美的三清山,更有中国革命的摇篮、朱德总司令毛泽东主席率领红...

看戏

看戏

看  戏陈彦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用二流的剧本演绎一流的人生

原创 石松 明月清泉2018 (高中毕业四十年聚会后记)毕业于十八线小县城的一所普通高中,毕业那年,全校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那是1981年,恢复高考没多久,据说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9%。就是初中毕业那年开始,城里的重点高中改成三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