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二十)】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
○陈中锋
(......接上集)
39
卢庄的村东邱家草棚有时会闪着荧火之光陪伴着庆生。老邱夫妇已经很老了,尤其是那老妇的脸如核桃一般。他们经营着猪头肉店度日,也许因为他们绝后,生活窘迫,竟没有人过问,任这个资本主义的尾巴自生自灭。
庆生是这个"夜店"的酒客,一小盘猪头肉,几粒花生米,再舀上两碗米酒。邱家二老,不说话,只远远地陪坐着,静静地等待庆生摇摇晃晃地离去,临别,还要道一声,卢先生走好呀!
庆生在邱家草棚进出了三年,年底时,邱老爹忽然无声无息地走了,邱奶奶束手无策,她静静地坐在床前,整整三天。
那天晚上,天乌黑,风刺骨,庆生来了,依旧要了酒,正喝着忽然发现邱老爹不在,才知道他撇下老伴归西了。
“我没办法葬他,原指望他在我后面走的,没想到阎王爷先收了他。”邱奶奶说得出奇的平静。
庆生在里屋见到了寿终正寝的邱老爹。
“我找人来帮忙,你保重。”庆生说。
“谢谢。原本我们卢邱两家是表亲,多少年不来往了,这年月攀个大地主大右派的亲戚,谁敢啊。卢先生你行好,我就放心了。”邱奶奶千恩万谢。
然而,等卢庆生找来搭档,邱奶奶就躺在邱老爹的身边,她老人家也走了。
庆生顿悟她老人家的嘱托。
庆生叹息他们孤寂的人生,又忽然感到,他们再也不会陪伴自己去面对黑夜了。
他没有犹豫,出资简单地葬了这对孤寡。
少语的搭档,比庆生小两岁,有一天他拉着庆生到码头边坐着,只是看着粼粼河水默不作声。
“老弟,你好像有什么心思?”还是庆生先开了口。
“看样子你回不了省城了。”
“是呀,回不去了。”庆生说着话,心里在长长叹息。
“那就在卢庄成个家吧,我老爹说,也算是落叶归根。”搭档说得很真诚。
“可谁家的姑娘能看上我呀。”
“我老爹说,你埋了邱家棚子的两个老人,卢庄人都对你高看一眼了。我们家妹子愿意嫁给你。”
搭档说完,抬起头盯着庆生的眼睛。
庆生见过他妹子,柳眉杏眼长辫子,话少,人勤,待人接物笑口常开。
庆生沉默好久,点了点头。
就这样庆生与搭档的妹子成了亲。
成亲时,庆生拿出前些年积蓄下来的大几十块钱,置办了简单的家当,为新娘买了几套衣裳,宴请了几桌人。
那天,大队书记带着几个干部也来祝贺,特别的是那个平时总是黑着脸的民兵营长,平时对庆生不冷不热,在酒席间也是欢声笑语,看得出他真的是为庆生高兴。
农家的媳妇儿话不多说,但知道疼人,这么多年了,虽说他们夫妇没有子嗣,但过得很平静。
1967年,县里有两拨人来找他。先来的是几个南方人。县里的人说,这些同志是南方省里的大领导,有事要问你,你老实交代。
南方的几位干部很严肃:“你认识卢文秀么?”
“认识,她是我同父异母的姐姐。”庆生有些战战兢兢。
“最近有没有联系?”
“解放前她在师范学堂就是共产党员,还是县委书记。解放后就没见过,也没联系过。只听说她随大军南下了。”庆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妄言也不能多言。
庆生的不知道不清楚之类的话,让来人索然无味。似乎很扫兴地匆匆离去。
后来的一拨人问的是有生弟弟的状况,庆生当然也是用"那就不知道了"之类的话回复。
庆生不是搪塞,他确实不知道。
但与这两拨人的对话,让他隐约知道两位亲人的所在和境遇。
庆生谨记着,自己是“五类分子”,必须划清界线保护他们,熔断一切关联。同时,他又隐隐约约感觉到"组织"在关注在革命阵营的姐姐和弟弟。
是祸是福?真有些担心,但又无可奈何了。
就在庆生接受南方来人外调之后一段时,一种亲情仿佛被激活,夜深人静,对亲人的思念时常缠绕在他的脑海。
尤其是他对大哥吉生和小妹静秀生死境遇一无所知,有着千百种的猜测和想象。
40
庆生不需要参加劳动改造是在1977年。那时,听说不能推荐上大学了,无论你是谁,只要没过四十岁,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考上了就是国家干部。
公社书记的儿子命苦,前两年中学毕业回乡劳动,吃了不少苦,刚被村支部吸纳为新党员,就等着贫下中农同志们推荐,当上光荣的工农兵大学生,却没了机会,为此,书记急着团团转。
运输站的胖子站长与他很铁,出了个主意,让书记连连叫好。
就这样庆生被公社的人武部长叫过去说,“有几个孩子要考大学,明天你就不要去劳动改造了。你现在就到你们大队报到,听从支书安排新工作。”
庆生后来才知道是要让他去教教那几个考大学的孩子。
在大队部见到五个小伙子,后来又进来了六七个男女学生。庆生很开心,自己满腹经纶,无以所用,他以为,教书育人,善莫大焉!
庆生说:“你们谁能找到1966年之前的中学全套课本么?”
“我找找”,说话的是个大个子,他是人武部长的侄子。他去查抄的旧书中果然找到了想要的东西,拿给庆生一梱泛黄的旧书,那是正版的全套课本。
“谁能有复写纸?”
大队会计的女儿说回家拿。
就这样才半天的时间,这帮孩子就有了“讲义”。
庆生几乎是个全才,几个主要的课程都能教,而且教得深入浅出,很受欢迎。他有几个绝活,一手好字,在黑板上能写出字帖的韵味,徒手画图,平面的立体的信手拈来,中规中矩。有一次一时技痒,画了伟人的头像,栩栩如生,比大家胸前的头像要灵动。学生中有一位是人民公社的团委干部,悄悄拉着他到一边窃语道:“先生虽然画得好,但背景是黑的,欠妥欠妥。” 吓得庆生立马擦去,为此担心了好几天。
那年,春天开考,放榜后,他的十五个学生考上了十二位。次年秋季开考,连上年落下的三位又中了十六位,几乎全中。西乡的人说,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人,卢先生真是神人,升学率就是高!
大右派卢庆生的表现广大革命群众的有目共睹,他真的被改造好了!
于是,庆生的右派帽子不久就被摘了,县里还专门给了个编制,让他转为正式教师。
未完待续......
作者:陈中锋 编辑:陈蓓蓓
(作者简介:陈中锋,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如皋人。先后在如皋市教育系统工作近十年,任语文教师、完中副校长。在南通市崇川区党政机关先后任党校校长、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工委书记,发改委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常委副区长,常务副区长,崇川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