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二十三)】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
○陈中锋
(......接上集)
44
有生在部队是个文化兵,他入伍不到一年就被师首长看中,在师部当参谋。
在师部,他收到辗转多时的一封来信。信,是大姐文秀写的。信曰,有生吾弟,欣闻你参军入伍,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甚慰甚慰。一个人的出身没法选择,但是人生的道路应该自己选择。你的选择十分正确,希望你永远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盼你沙场建功,凯旋归来!
姐姐的话不多,有生在心中不知道回味了多少遍,很受鼓舞。
此后,姐弟之间才有了书信往来。有生感觉到了亲情的温暖。
朝鲜的战争很艰难。
那天,有生在的师部出现危险。因为枪声渐渐地很近了,有生的血脉喷张,他没有得到命令,便拿起卡宾枪冲出指挥所,两百米之外就是敌人,有生冲出去有三百米,他好像是枪声的绝缘体,意念全部聚焦的是消灭敌人,好在后面跟进的战友很多,很快冲垮了敌人,才使指挥所化险为夷。
战后,首长问他,你为什么不顾一切就冲出去?
有生说,敌情紧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生死关头,没有多想。
“好样的,不只是有文化,还有军人的血性。”首长说。
首长是个老红军,有生刚见到他时,穿着一身松松大大的军服,络腮胡子看上去有两天没刮了,战士敬礼时,他总是笑眯眯地抬手还礼,有生觉得他就是个憨厚的农民。但是,在枪炮声响起时,他的目光犀利起来,声音变得斩钉截铁,气场很有压迫感。有生觉得他很一般,又不一般。
首长开始关注有生,闲暇之间还与他聊天,有一次聊到眼前的战争,问他:“你是个文化人,又出生在大地主家庭,参加志愿军到朝鲜打美国鬼子要流血牺牲,是怎么样的想法?”有生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呀。”首长看着他,笑而不语,似乎意犹未尽。有生又补了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首长立马称赞他有着军人思维和气质。
几个月之后,有生被派去了前线,成了营教导员。
45
战争是残酷的。在志愿军入朝的最后战役中,有生的那个团穿插到位后,敌人忽然明白了意图,包抄过来了。上级命令立刻突围。
北方冬季,天寒地冻。一支孤军在白山黑水之间左冲右突,与敌人周旋。虽然干掉了数倍的敌人,可最后只冲出来三四百来号人。
有生他们营是负责掩护的,在第一波向大部队突围的反向冲击时,营长受了重伤。那是个老八路,拉着有生的手说,看来,你现在恐怕只能当加强排的排长了,答应我,把他们带回去。有生使劲地握一握、抖一抖他冰冷的手,算是回答。
有生带着队伍是伪装成韩军走出去的,他们白天索性大摇大摆地行军,装模作样地搜索,奇迹般地跳出了险境,回归了建制。
首长见到有生时,默然许久,最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这次,首长在敬礼时没有笑容,而且敬礼很标准,有生知道,归建的人并没有首长想象的那么多。
这是有生在朝鲜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就是在后方休整时,他成了团里的政委。
此时,战争结束了。
有生在部队干了十多年,岗位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到了那个"红海洋"的时代转业了。办手续时,去见老首长。
首长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家庭背景复杂,但我知道,你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共产党员,今后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好好干。”
有生说:“一定保持本色。”
随后他提出了一个请求:想选择去那个入伍时的江南小镇工作。
首长知道,有生不想回衣胞之地,一定是想远离那个复杂而且似乎有着反动基因的地主庄园。
由此,有生去了他加入革命队伍那个江南小县城,被安排为副县长。而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很多年。
有生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象别人一样升迁,
他想,只要能实实在在做事就心满意足。
就这样,卢有生,这位志愿军战士"最可爱的人",因坦然和低调至今安好。
未完待续......
作者:陈中锋 编辑:陈蓓蓓
(作者简介:陈中锋,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如皋人。先后在如皋市教育系统工作近十年,任语文教师、完中副校长。在南通市崇川区党政机关先后任党校校长、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工委书记,发改委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常委副区长,常务副区长,崇川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