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二十五)】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
○陈中锋
(......接上集)
49
朱瑞离开卢庄好多年了。就是在部队首长卢瑞生咆哮着要抓住卢庆生碎尸万段的那年。
和尚参加了西乡卢庄支前队,那次战斗的惨烈让西乡的民工们动容万分。尤其是亲眼目睹了恒生牺牲后,下葬时部队的悲愤。
部队攻克鬼头街的第二天,那天是多日阴霾之后的第一个晴天,天高云淡,暖阳当空。然而,部队气氛却显得沉重和悲壮,全团集合鸣枪,为恒生送最后一程。团长和政委等几个战友为烈士恒生抬棺,不少西乡子弟兵脱去上衣头扎着白布高喊着报仇,看得出他们的心里在滴血。从怒吼中能听出对反动团长卢吉生的愤恨。
难怪解放军首长有雷霆之怒,恨不能将吉生得而诛之。
当朱瑞得知堂弟恒生牺牲的消息,悲痛和恐惧中带着几分庆幸,因为吉生没有死。这些年她总在为这个男人担惊受怕。
但他是朱瑞活下去的希望!
和尚说,我送少奶奶回朱庄避几日吧,以防不测。
朱瑞同意了,又说,让你爹妈一起去吧,也好有个照应。
朱庄在卢庄西南,村子不大,簇拥着五六十户人家,大多姓朱,是朱瑞家的房族。此去相隔二三十里地。路不多,却曲折坎坷,不大好走,再加之带着不少家什,人拉肩扛,好不容易才到了。
朱瑞孤寡的姨娘生前留她的一处小院,那院子前排三间为穿堂门和左右厨房库房,后排为五架梁卧房和厅堂。院内植有梅兰竹菊,紧凑而且別致。兄弟族人帮忙收拾了一下,给母女俩居住,又请人在西北侧给和尚一家三口搭建了简易的草房。忙了七八天,总算安顿下来。
他们谁也没想到,这次离开卢庄,便再也没有机会回归。
50
吉生见到朱瑞时很是尴尬。远远的,一位乡下老太太逶迤而来,个儿不高,很单薄,头上梳着一个角子,走得快捷,象是飘过来的。。
吉生立在门前心里有些颤抖,四十年了,前面走来的应该是朱瑞吧。
朱瑞看到眼前的吉生,停顿了一下。犹豫了一下,忽然冲上前去狠狠地一个耳光扇在吉生的老脸上。吉生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脸有些火辣辣的。
而朱瑞却摔到在地。那身形有点象被风突然吹倒的。
掌掴吉生,朱瑞用尽力气。
朱瑞身后的乡村妇人连忙把她扶了起来。
吉生在朱瑞的梦中亲切无比,在眼前却如此陌生。没有想象中或是戏剧中久别重逢的相拥而泣。
两个女人而是在这突如其来的失控之后,怯生生地站在一边,用游离的目光捕捉吉生的信息。
是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男人,生离死别,让她们饱受了人生的苦难,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中煎熬了几十年,
照顾着朱瑞的村妇,是吉生的女儿思思。这个快五十岁的女人早就不姓卢了。她上学时老师给她取了个很有时代特征的名字,叫朱向红。就这个具有革命性的名字,无形中保佑了她好多年。
思思对吉生的印象被时光浸浊,稀释殆尽,没有了痕迹,如果有,那就是母亲在絮絮叨叨之中而引发的想象。
从上学到回乡劳动她都是幸运的,因为她从名字上就与自己反革命父亲划清了界限,朱庄人又把她当成了家族的后辈。
聪明灵巧和好学勤劳让她成长为植棉能手,她是被教育好的典型。
未完待续......
作者:陈中锋 编辑:陈蓓蓓
(作者简介:陈中锋,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如皋人。先后在如皋市教育系统工作近十年,任语文教师、完中副校长。在南通市崇川区党政机关先后任党校校长、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工委书记,发改委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常委副区长,常务副区长,崇川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