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我的藏身之所

季健3年前 (2021-12-26)散文随笔3795

我的藏身之所

黄赟

几年前,那时候还在上大学。

一位笔友在给我的一份信中说,初夏君,很喜欢你的文字,比起那些所谓的北大清华的才子才女你的文字更让我感动(好友的偏爱)。可惜你是一个不爱远行的人,不然的话许是早就写文出名了吧。

我虽然自负,但是好友的话确实是过奖了。不过,有一句话是真的,我天生不爱远行,好好旅游的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一次天堂寨、一次台湾、一次济南、一次西塘。

幸运的是,每一处都有一个专属于我的藏身之所。一个台阶、一辆旅行车、一眼泉水,还有一个人......每到一处,我喜欢把内心寄存在那个角落,闲了累了就回到那里。就像是临时的家,在这个地方我不会害怕。

我是一个极度缺乏归属感的人!

南京之于我来说是个略“诡异”的地方。粗略算算,我来到这里是有过好些次了,不过每一次都是逃离一般的离开。

一次是在火车站的KFC坐了一整夜,只为了赶早上第一班车;一次是退掉同行好友帮忙买的火车票改了更贵更早也更快的高铁票......我害怕这里,我不知道为什么。

南京我只去过一个旅游景点,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地朋友跟我说总统府、中山陵......我一点兴致都没有,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四下的环境,就连空气都在拒绝我。

或许只是我在拒绝他们。

我焦虑地左顾右盼,身边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南京的市民都很热情和亲切,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种疏远的感觉,这种感觉即使在更远的台湾都完全没有过。

莫非前世在这边有过并不温馨的回忆吗?

我没有深究,本以为或许不会和这个城市再有更多的交集了。

然而......

Hini联系我的时候,我正在一家水运工程设计院做着工程设计的工作。

我喜欢并且欣赏创业的人,在此之前有四个小团队邀请我,我接受了这里,因为Hini的一句话“这里能给你归属感。”

南京是我很想亲近的城市,我曾经试图在这里寻一处藏身之所,都无果而终。或许这一次会有所改变呢。

我几乎是没有迟疑就答应了。

花,不属于绝大多数的男生。我属于心思细腻的一类但是花依旧不属于我。其实最初我也有所准备,即使来了,我真正的归所应当也不是公司内部。只不过有一群人在身边陪着我寻觅那个角落总比自己一个人在黑暗中闯荡来得好。

刚来时便去参加了一次花艺活动,我是个路痴,即使现在都不记得是在哪里。

只记得那里叫宝莱纳餐厅,旁边则是我神往了十多年的地方——先锋书店。

对于我来说,书店应当是最能成为我藏身之所的地方了。就像是苏州的平江路猫空,我至今还没有去过,但不妨碍它成为我的藏身之所。

认识它,是上辈子的事。

活动刚结束,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去书店,我知道这是南京离我最近的地方,不是距离。

我喜欢先锋书店大门旁一句话的自信——店内可以自由拍照。我想起了我最爱的游戏纪念碑谷,我和Hini说,或许这里会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它像极了那个游戏最后出现的截屏按键。

意思是,我很完美,你来膜拜吧。

我喜欢这种自信和天生骄傲,这或许是喜欢文字的人的共性。我端着照相机,检查了好几遍,关闪光灯、关快门声......虽然里面略嘈杂,但我还是希望我个人能还它一点寂静。

Hini也是蛮兴奋地浏览着书架,不时让我帮她拍照。

女性是最感性的生物这一点应该是无需多言的,有时候我很羡慕女生可以伸出食指,一边逐本划过书的封面一边徐徐漫步,要是换成我十有八九会被别人骂装b。

Hini是个女强人,她不停给我说创业、营销、插花和摄影相关的书,问我有没有需要的可以公司报销买给我。我挠着头傻笑着拒绝了,比起她我算不上是一个事业为主的人,我更愿意看的或许还是婉约花间尔侬我侬的文学作品。

你是文科生吧?这是她对我最早的评价。

我喜欢书,喜欢到即使现在单身我都丝毫不觉得有问题,我的浪漫都给了文字,无所谓。套用中国合伙人一句台词,略俗气——我用读书和写文代替了性生活。

一点不夸张。

我痴迷于纸质书籍,前几日一次Hini陪我逛书摊,惊讶于我不眨眼就买下了提都提不动的书然后步行回家。

我喜欢纸质书的味道,放在床头,那天我是绝对不会失眠的;我还喜欢翻页的过程,指尖和书页的摩擦是我至今都会激动的感觉;自然,我还喜欢在纸质书上做笔记,那是属于一个小文青的一点点执念。

我漫步在店内,其实内心是有一些空虚的。这是一家很不错的书店,跟猫空不一样,它是那种现代简约的基调,就像是一杯淡茶。相比较而言猫空更像是一杯甜奶昔。按理说这里是我更欣赏的存在才对。

可是我感到的不是呼之欲出的归属感,它更像是一个中转站的感觉。你来了,坐一会儿喝口茶,火车的汽笛又催着你赶快启程。

我就是这种感觉......

帮我拍张照吧!


Hini站在明信片墙旁摆好了姿势,我调整焦距、曝光......还蛮不错的。突然,我才注意到了那个明信片墙,上面不只是只有明信片。

上面仔细的用订书机钉上了一张又一张车票,洛阳、上海、成都......终点都是南京。每一张都宣布着一个人的到此一游。我开始仔细看,合肥、济南、青岛、厦门......终点都是南京,仿佛在对我炫耀,我们来过。我在寻找,寻找一个留下的理由,寻找一张特别的火车票......

我在寻找一张起点是南京的火车票!

如果有,说明我们不仅来过,我们还留下了。

没有看到,终究没看到。我看到一半被Hini拉走了,店里好忙,赶紧回去帮忙了。

先锋书店,最有可能藏下我的地方,以高傲地姿态跟我说,先生,您可以继续上路了。这里从来就不是留下一个人的地方,其实哪里都不是,因为......

或许全世界就只有一个矫情的人!

是的,直到现在,南京依旧没有我的藏身之处。我害怕地躲在住处或店里,两点一线,这次不是因为工作,只是因为无处安身而已。

我开始出现身体上的异样,并伴随着偶尔的低落情绪。嘴唇干裂、鼻子出血等等......我心里很明白这是一次心理疾病,不过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克服。我戴上耳机,放着最喜欢的音乐,看最喜欢的书籍......我的属性和南京相克,我真是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烈的反应。

这里就像是我一个人的百慕大一样,解释不了为什么!

我多次去过陌生的地方,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不过对于南京这个古老又现代的都市,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恐惧感,而不是不喜欢。

昨天,和Hini提到可能会离开团队了。我尽量用词婉转,或许给她造成了“可以挽回”的错觉了。其实我已经算是很坚定地下了决心。

所以这一篇文章,极有可能是初夏君在爱蔓达的最后一篇文章了。

先前,曾璐姐夸我公众号上的文章写得不错,我很开心。来这里时间短到不值一提,我依旧受到同事、顾客和南京市民的关怀和照料,这是我之前不敢奢望的温暖。

下周结束我应当就已经在南通的家中,开始筹划我自己定下的为期两个月的放空假期了。我想忘掉可以忘掉的一切,变成一个更纯粹的人。两个月,去完成一些还未完成的旅行、创作和学习计划。

结束后,或许专职写作,亦或参加另一个创业团队也好,或者自己经营一家书店——这是我一生的夙愿。

我并不想为了什么而去克服自己到哪里都需要藏身之所的毛病,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或许因为这个我才会比起多数同龄人更能体味美好和温暖。

上天永远是公平的,如果这是我温情平静的代价,我选择欣然接受。

再次感谢这些天陪伴和照料我的Hini,感谢和我逗趣开玩笑的小金,感谢在花艺活动帮助我的曾璐姐和沙莎姐,感谢每天按时给我们送饭的大叔和阿姨,感谢书摊上送我书签的老板,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关心的朋友。

感谢这次南京的旅行,这是我第一次随性做的事,我第一个不带枷锁的半个月。

或许未来我不会来南京了,我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如果它给我的设定是不要和南京有交集,那我选择顺从天意。

但这不妨碍南京和南京的人在我心里的美好,这里将会是第一个,对我来说,相见不如怀念的地方。

我于江湖,却不相忘。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5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陈燕周末,去南门桥菜市场。去市场买菜,是近两年新增的爱好。有段时间依赖天猫超市和飞牛网,尽享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了每每打开袋子时抽中“谢谢惠顾”般沮丧的心情。蔫头耷脑的叶菜和莫名颜色的肉类,让人怀疑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张玉兰岁月如流,这个年又过去九天了。总觉得现在这年味越来越淡。回想当年每进入腊月,就闻到年味了。尤其是记忆中的童年年味,比现在过年有滋有味,而且那种情景仍在眼前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可能记忆容易产生错觉也容易捉弄人。可惜的是...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我和母亲拉家常 张松军 自从老家拆迁后,母亲几乎常年被三个姐姐接去赡养,一是他们已经退休,有时间陪护老人,二是因为我在家排行最小,姐姐们都体谅我们全家人,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所以,平时我们陪伴母亲的时间并不多。&...

榆 树

榆 树

榆 树陈光瑞当春姑娘潇潇洒洒、悄无声息地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人间,桃花还含苞未放,迎春花零星地露出点笑容,而榆树却已经繁花满枝了。远远望去,榆树像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努力地吸取阳光,为下面的人们遮风挡雨。走近细看,它的花小巧玲珑,如同一粒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