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百合花——朱晓纯
身边的百合花
○朱晓纯
人生路上,我遇到过不少又美又飒的女子。美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赏心悦目。但和美女们做好朋友,大都是始于颜值,终于人品。我的美女朋友,大都有一个特点,骨子里都有份“英气”和“勇气”,用一个字形容,“飒”。对她们,我除了心怀敬意外,还有几分“怕”,她们骨子里或多或少有份“狠”劲,人前有多光鲜,背后就有多努力。她们总是在别人不知道的角落默默地、持之以恒的努力。
美丽源于自律和自控,很多美女看上去是运气很好,在机遇面前她们有着永远比别人快一拍人生态度,她们更警醒、更精进、更勇敢、更执着,她们知道自己的底线和优势,耐得住寂寞,她们不像许多人那么容易妥协,而是敢于和命运博弈。敢争取别人不敢奢望的。
“永远快一拍”
和萍初次打交道颇有些戏剧性的,十多年前我们是南大法律硕士同学,我们班78位同学大都来自全省政法系统,公、检、法、司都有,还要一部分是律师,每个人都是经过各单位政治部门同意报考,参加全国法律硕士联考笔试、面试合格,拿到录取通知书,最终还要单位同意才能每年有四个月脱产到南大读书的,对于每个入围选手来说既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真才实学,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环境才能如愿以偿坐到南大逸夫馆硕士班的教室。因为机会来的不容易,每位同学都格外珍惜这难得的脱产学习机会。到南大逸夫馆法学院报道那天,我看到校园里有一幅横幅:“今天你以南大为荣,他日南大以你为荣。”我想我的同学们都看到了,也深深隽刻在心里,为之不懈的努力。
能在繁忙工作闲暇之际,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考取南大读研的同学都是特别自律、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有位宿迁市公安局派出所所长同学谈起他考研体会时候我感同身受。因为英语丢了很长时间,迎考那段时间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背熟、默写完60个单词再睡觉。 五一期间一直不间断上任务,虽然疲倦得站着都能睡着,但是深夜回到家,想想学习任务没完成,用冷水洗把脸,继续挑灯苦读。
踏实、勤奋、上进、自律是我们这批同学身上共有的标签,尤其是外地脱产到南大读书的同学。在校脱产学习那几个月,学校把课程都排的满满的,白天、晚上都有课,如果晚上没有课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晚上十点关门,家在南京的同学回家,外地同学带着在南大图书馆里借来的法律书刊继续到南大北苑的通宵教室看书。世上一勤无难事,年轻时候吃的苦和读的书是笔难得的财富。所谓的厚积薄发,粒米成箩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多的是心智、体力上的磨砺,很多成功都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隐忍和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努力。
十多年过去了同学们陆续迈入了中年人的行列,我们班涌现不少“优秀人民警察”“十佳律师”“十佳公诉人”还有“最美法官。” 等各个行业精英、翘楚。每次听到同学们的好消息,我总是心潮澎湃,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为他们骄傲。
在这个勤奋上进学习环境里也有几段不和谐的小插曲,有同学向我反映说上课时总有一个女同学不停的出去接电话,影响班级秩序。这个情况我也注意到,因为教室里学生们都坐得满满,离开座位去教室外接电话只能经过老师的讲台。作为班长,我得善意提醒这位同学注意课堂纪律。跟这位长得像刘晓庆的“辣妹子”初次打交道结果是我落荒而逃,反映超快、伶牙俐齿的她机关枪似的数弹连发,她连珠炮的反驳让我哑口无言。
人和人相识是有缘分的,喜欢是没有缘由的,萍和我是南通老乡。萍的第一份工作是律师,参加公考考入南通司法局,又通过几轮竞争上岗当了区司法局副局长兼矛盾调解中心的主任,是从基层一线凭实干、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她脑光子灵,点子多,嘴皮子可不是一般厉害。
每次和萍交流总能学到很多,她思路清晰,看问题很有深度,几句话就能点到事情的本质。对于法律基础薄弱,实战经验欠缺的我来说萍是难得良师益友。萍跟我说了她的工作和学习冲突的难处,她主要负责区里矛调工作,05年南通市矛盾调解工作作为全省大调解机制第一批创新试点单位,萍所管的区矛盾调解中心则是南通市第一批试点单位。万事开头难,萦绕在萍头脑里的是“怎么改,怎么才能出亮点,怎样才能创新出接地气的矛调机制”,“如何利用大调解综合平台建立专门调解组织、专业调处机制以及专职调解队伍,有效构筑起“一综多专”大调解新格局。”
因为没有样本,没有参照物,所有一切都是摸石头过河。萍即是指挥员,也是实干家,手下几位大将是从街道、公安、社区抽过来的,他们干具体事情行,但是创新、出金点子方面有些欠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向萍汇报,让萍拿主意,经常上课时候夺命call一个接着一个,萍不得不出去接电话,处理大大小小事务性的事情。
萍很多时候分身无术,脱产读书期间萍常要请假回南通处理单位的事。于是萍交给我一任务,每堂课我除了做好录音外,还要把笔记做详细。她返回南京后联系我,由我讲述老师的经典课程。三年读研期间我见识了萍高效、务实的一面。每次在回南京的火车上,萍和我约好几点几分我们在南大附近的“城市咖啡厅”见面,见面一人一杯咖啡,然后直奔主题。由我充当小教员,把老师课上所讲描述给萍听。遇到我讲的不透彻或者萍有疑惑地方萍会打断我的话,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许跟她多年从事律师职业有关,萍最独特之处就是她善于思考,会触类旁通。
在南大三年读研期间,我和萍结下深厚的友谊,我和萍性格有一点相似,看中精神生活,对物质需求很低。我们常相约去学校附近一家徐州人开的地锅店吃饭。点个小杂鱼地锅,配小河虾包饼子,酸辣粉皮,一人一碗米饭,菜可口份量足,价格适中。我们边吃边聊,谈家庭、谈孩子、谈工作,无话不谈。她老公跟她是同行,高高的个头,人很上进能干,是南通市知名律师,高级合伙人。萍很有投资眼光,做事永远快一拍,在上海房价不是很高的时候就在上海投资买房。若干年后萍的女儿在英国知名大学读了金融专业的硕士后进了上海一家知名外企,现已是中层管理人员。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视野、格局不同,命运自然不同。选硕士研究方向和导师的时候萍选了民法(矛盾调解方向)、导师是法学院副院长吴英姿教授。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她竟然说服她的导师与她合作,把她的矛调中心作为南大学生法律实践中心,南大实习学生的加入给矛调中心的注入新的血液和法律力量,提升了矛调中心整体素质和理论水平。在积极创新的同时,萍开始收集各种调解案例和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编写了“回眸”这本大调解调解员手册,并且定期召开全区调解员培训会,调解员人手一册。不会就学,理论指导实践。十多年后我再次翻看这本书,里面很多观点至今还很实用,想来当年萍是多么有前瞻眼光,快一拍的人永远不会被时光淘汰。
至今后悔没有听萍的话,把主要时间用在民法和商法,当年一意孤行的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国际公法和国际法以及雅思学习上,而不是司法考试上。记得她跟我说过:“民法是万法之母,很实用。学透它,把法律基础打牢,对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很有帮助。有些花团锦簇的事看着很美好,实质上不靠谱,在人生道路上或许是个陷阱。”若干年后我经历人生的起伏,再回想起这些话,感触颇深。选择大于努力,人生就是那么关键的两三步,错过了想翻盘很难。
做朋友,萍身上最吸引我的就是“永远快一拍”的人生态度,我从没看到她把时间用在经营人际关系,没有耍什么花腔,更没有运筹帷幄,踢到别人立住自己,而是把力气花在提升自己的实力上,用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做永远比说更重要
无论啥时见到鸣,她都是岁月静好、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模样。已是不惑之年的鸣依旧有张小女生一样清纯干净的脸,一双清澈如水眼眸。平日里她总是默默的做好本职工作,她有个咖啡机,中午闲暇时候在办公室煮杯咖啡,静静在那儿看书。我呢,也喜欢喝咖啡,特别喜欢喝她精心调制的咖啡。边喝咖啡边和她交谈是件有趣、放松的事。鸣最大特点就是从不言别人是非和八卦,在她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值得别人欣赏的地方。拥有正能量的朋友,你会觉得这世界处处美好,身心都会浸染阳光般的温暖,会给予你振作的力量,让你学会宽容和爱。她的言行会不知不觉会影响你,让你的心一点点放开,放大。
记得第一次跟鸣开车出公差,她刚刚维和回来,在网上、报纸看了不少关于她维和时候的报道,我脑海里的她就是迪士尼卡通片里那个细长的丹凤眼、自信坚强的“花木兰”,但出现在我面前的她却是一个有着短短、小小的马尾,一颦一笑像个稚气未脱,刚出学校门的大学生。我是有点小小的诧异的。
她开了单位最古老的车,一路上我跟这个清纯朴素的小姑凉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她很有礼貌,但有些腼腆,说话声音温柔,车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抛锚了,我焦急的在网上搜索附近的修理站,四处打电话求救,鸣早就下车检查修理汽车。“纯,你把车后备箱里的包拿下来,我们自己修,不耽误接下来的工作”。她仔细检查,然后肯定的告诉我由于车开的时间很长,风扇皮带断裂下来了,我见她神色淡定,不慌不忙,心里便有了底气。她指挥我打开她的紧急备用包,把工具一样样递给她,她以最快速度修好车,我们准点赶到公差点。
第二次邂逅鸣是在南京图书馆。雅思考试的图表作文(小作文)一向是我薄弱之处,只要打听到哪儿有培训课我都会去听。我得知双休日新航道雅思培训中心将在南京图书馆上作文公开课,我早早去占了位置。课后我正埋头认真整理笔记。“晓纯,我的笔记,供你参考。”一抬头,一双纯纯的,清澈的眼睛笑咪咪的看着我,在这里遇到她,我又惊又喜。她的笔记字迹工整、清秀,注意点用红笔标注了,一目了然。我有些诧异,维和回来,还这么认真学习英语。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每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勇于打磨自己,先埋头耕耘出一片厚实的土地,才能擦掉汗水慢慢谈收成。
上完课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我第一次听她谈维和经历,我听了很是感动。她一个风华正茂,青春美丽的女子通过自身努力,经过层层选拔性考核,冒着生命危险去异国她乡执行维和任务,其任务艰巨繁重和繁琐是难以想象的,没有一颗超凡脱俗的心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无法圆满地完成维和任务的。
我通过她在维和期间撰写的维和日记了解到她在维和期间,行车上万公里,用车轮丈量了科索沃大部分地区,该地区山道纵横,路段崎岖,路窄陡坡集中,遇上雨雪天气更加难行。她主动要求分到最危险的地区执行任务,这些地区大小矛盾冲突从未间断过,维和警察常常在冲突中受伤。面对这种极端危险情形下的工作生活,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维和警察价值的地方;既然选择维和工作,就已经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况且比起在其他更危险的任务区里执行任务的维和军人,我们的环境要安全的多。”
岁月让鸣由百合花一样清幽淡雅的女孩子成长为沉静脱俗、淡定优雅的气质女子。这世界有种女子她们拥有向内的力量,她们拥有温和而淡定的力量,低调优雅,对她们来说,做永比说更重要。这样的女人,能优雅的躲过岁月的侵蚀,越沉淀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