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文学

唐埠赵宏建2年前 (2023-02-27)散文随笔4181

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大型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大将粟裕》编导、撰稿、制片人石征先先生,出生于粟裕将军指挥的黄桥战役战场不远的如皋,从青少年时代起,对闻名遐尔的名将粟裕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直至今日,还每天坚持给九泉之下的粟裕将军写一封信。他花费5年心血,拍摄了大型文献记录片《共和国大将粟裕》,因种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至今不能播出,五年之功,毁于一旦!老人的心情是十分悲凉的,他对我说:我写粟裕的书出版不了,拍摄的粟裕片子不能播出,这难道是我个人的悲剧吗?我深深理解面前的老人,却也只能默然无语而已。

    近日,石老写了一篇《  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大型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大将粟裕》编导、撰稿、制片人石征先先生,出生于粟裕将军指挥的黄桥战役战场不远的如皋,从青少年时代起,对闻名遐尔的名将粟裕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直至今日,还每天坚持给九泉之下的粟裕将军写一封信。他花费5年心血,拍摄了大型文献记录片《共和国大将粟裕》,因种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至今不能播出,五年之功,毁于一旦!老人的心情是十分悲凉的,他对我说:我写粟裕的书出版不了,拍摄的粟裕片子不能播出,这难道是我个人的悲剧吗?我深深理解面前的老人,却也只能默然无语而已。

  石老写了一篇《六十年不解之缘》的文章,将自己对粟裕将军六十年的感情和盘托出,洋洋数万言,赤诚之心见于笔端,催人泪下。我感怀之余,摘录其中部分,公之于众,聊表推崇之意,并纪念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完人——粟裕大将军。

     石老文章写到自己渴望拜见粟裕将军,终于在粟裕原警卫员王光明的带领下,有了难得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王光明同志就来电话告诉我好消息,粟司令马上就要派车来接我。军车在雨中穿过整个北京市,我见到了盼望已久的粟司令。粟司令听我一开腔,就知道我是如皋人,马上用如皋方言什的稿子与我交谈。听说我家住在石庄附近时,粟司令立刻激动地站起来,大声地喊他的夫人楚青。他们恋爱三年,结婚时就住在石庄。两位老前辈立即沉浸在三十多年前,他们的蜜月回忆之中……他们为了给我这个来自石庄的代表补喜糖,每人将剥好的奶糖同时送进我的嘴里。糖在嘴里不好说话,只好听他们讲。我心里很急,秘书说接见时间只有20分钟,我的问题还没问呢。笑声中,一下子拉近了我这个苏中子弟与粟司令的距离,抓紧时间倾吐我的观点和要求。

    粟司令和楚青原来有个君子协定:关于淮海战役的事不讲,关于淮海战役的戏不看,关于淮海战役的书不写。可是他们对我开了先例,,楚青讲不是先例,而是专利。他们说其他作家、记者来了一律不说,惟有我可随时登门,有问必答。他们为我能到中央档案馆和军委档案馆查阅绝密资料,还用红电话请示了叶剑英副主席,叶剑英副主席对地方同志查阅军委的绝密档案极为慎重,让徐州市委和江苏省委写了正式报告,叶副主席在军委办公厅的报告上批示:请邓副主席阅示,邓副主席不仅批示同意,而且我的采访活动直接由邓办安排。

    粟司令还给谭震林副总理打电话,请他和夫人葛慧敏接见我。

    谭老和葛慧敏夫妇对我政策更宽,登门不用预约,有问必答。写的书稿他必看。令我特别感动的是,当我生重病住院时,他和夫人带北京著名医生焦树德到徐州为我看病。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作报告不许别人记录,只许我在他旁边作记录,那次的讲话有些内容到现在都难以公开发表。(按:有八个字告诉了张雄文)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现在还可以看到谭老和我们的合影。

    在粟司令、谭政委和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电影《佩剑将军》、文献记录片《淮海千秋》都被搬上了银幕和银屏,历史专著《淮海战役》和《淮海战役史》也很快出版了。

    遗憾的是粟司令和谭政委去世时,我自己又第二次患重病在南京省人民医院,连他们的追悼会也未能参加。

      粟司令去世不久,我出院去北京雨儿胡同,看望楚青时,我就想摄制粟司令的文献专题片,她说,时机还不成熟。她后来又三番五次劝我不要着急,否则搞起来也搞不好,因为粟裕的冤案不是毛泽东搞的,也不是林彪搞的,搞他的人有的还在,至少那个山头的人还在,阻力和困难还很大。

    当总政治部批准立项同意拍摄《共和国大将粟裕》十集文献专题片后,楚青同志开始还顾虑,因为《粟裕传》出版时,就删去了很多重要内容。她对《粟裕传》只打50分。她希望粟裕的文献片要在80分以上,内容上要有突破,要打破禁区,公布所有的重要历史文献,要搞一个完整的粟裕。她说粟裕是社会主义时代伟大的悲剧式人物,如果光搞粟裕战功赫赫是不完整,粟裕一生77年,前20年还没参加革命,后22年战争,打了22年仗,这个不搞也有很多人知道粟裕是常胜将军,但他在红军时期,政治上就遭到打击,被带上反政治委员制度的危险人物,1954年又差点被打成饶漱石分子,1958年被扣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遭到错误的批判还不罢休,还硬加上里通外国特嫌,逼着毛泽东罢去粟裕总参谋长的职务才肯罢休,才拍手叫好。

    当我们摄制组跑了十七个省市,拍摄一年多时间,采访了150多名相关人物时,楚青同志通知我们去采访,连续给我们讲了几天,给我们看了几十本影集,粟裕几百万字的文稿、电报、几十万字蒙冤和平反资料,还有她撒粟裕骨灰期间创作的几十首诗词和几万日记。

    这些资料放在我的手上分量太重了,我整整看了五个月,我不知流了几次泪,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党内、军内的复杂情况是我想都不敢想的,白纸黑字,真不希望那些事是真的,但又没有理由怀疑是假的,楚青同志也没有必要给我提供假材料。

    这些资料我全身心地投入看了五个月,我想的很多。这时我自己作了一个决定,原来的解说词作废,初编的十二集也作废,给粟裕大将重新定位,解说词全部重写!!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1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年来年往

年来年往

年来年往周荣丽光阴在指尖轻轻滑落,像天上的星星落入了草丛,纵身一跃,日子又跳到了年末岁首。无需目送,2021已破空而去,不由分说。春节是最团圆最喜庆的日子,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只有过了除夕,才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回家过年是一年忙到头缓缓气、借...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张源源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才会一去不回。我出生那年,奶奶五十二岁,我十岁那年,奶奶六十二岁,我结婚那年,奶奶七十五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奶奶八十九岁。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您选我做孙女三十六载。2022年2月15日中午11:...

万物清明

万物清明

节气|万物清明文/余慧 相比清明的细雨,我更喜欢清明的阳光;相比清明的忧伤,我更爱清明的明朗。它清亮、明媚、朗润,在清明,我们以一种轻盈的心态,向早春致敬。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说三月的春意最是朦胧,那么四月...

校  魂

校 魂

校  魂郝 然一九九一年春天,年轻的我调任周村小学校长。周村小学总共二百多名学生,教职工连我算上不到十人。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了点,教学人手少了点,可是我很满足,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丝毫不觉得累。顾名思义,周村小学就位于周村,座落在村子...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黄赟近几年,国潮渐成主流。身着锦绣华服出街已不算少见,钟鼓琴瑟悦耳也是时下国人热衷的消遣。古人雅行,逐渐成为我们周遭的日常,这是当今生活美学的依依东望。我们与这个社会一起怀旧了起来,而这一切,似乎都缘起于茶盏间的乾坤浮沉。饮茶,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