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留不住的青春》(二)——田红飞
留不住的青春
(二)
作者:田红飞
(......接上集)
第三章: 一飞单思李慧
转眼就到了九月份,此时西京的太阳依旧火热,将它笼罩下的一切事物烤得明晃晃、热腾腾的。尽管如此,刚刚入学的西京大学大一新生们,按照以往惯例,此刻都在一个名叫八公里的部队军营,进行着入学前的军训。负责王标他们班的教官,是一个落落大方、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教官全程手把手地对全班同学一一进行着指导,他耐心又细致。八公里部队训练场上,每位同学看上去都是沉稳朴实、彬彬有礼、阳光灿烂的模样,每个人都站得笔直,任太阳拼命地照,教官在一旁严肃地盯着每一个人。
军训的日子是快乐又有意义的,对于年轻的他们,根本不觉得苦和累,在不知不觉中,军训的生活就结束了。在军训结束这天,王标他们一起和教官一一合影留念。
军训结束之后,王标他们回到学校,学校通知他们第二天到图书馆大楼前领取课本。
第二天一早,王标他们就来到了图书馆大楼前,同学们三五一群兴奋的聊着天。过了好久,王标看见一个头上有一些白头发的高个子走了过来,只见他头发梳成四、六分,白皙的长型脸上,络腮胡子被刮得干干净净,双眼皮的大眼睛,略有些凹陷,穿一件咖啡色的短衬衫,感觉差不多有五十多岁的样子。他面对人群站着,大声自我介绍说:“我是你们班的辅导员,我的名字叫孙建国。”
孙建国给大家的第一感觉,貌似很是平易近人的样子。
接着,孙建国就组织同学们依次有序领书,王标拎着一大摞沉甸甸的课本,他随意翻了翻其中的几本看了看,不是很喜欢。就在这个时候,王标无意中抬头看到,一个壮实的中年人,走到孙建国身边,和孙建国耳语了几句。接着,孙建国示意同学们安静,并对大家隆重介绍说:“同学们,我左手边的这位,是我们学院的院长——丁冒军,大家欢迎。”说完便带头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
等掌声停了,孙建国继续说:“今天,丁院长百忙中抽空,将带领我们一起参观,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孙建国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家把书先放在路边,等参观完图书馆,再各自领回宿舍。”
王标跟着人群一起走进图书馆。丁冒军边走边从校史开始说起,再讲解了图书馆的分布,他说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达三百万册。丁冒军一层楼一层楼详细的介绍着,同学们跟随着丁冒军从一楼走到六楼。
王标对这些都感到无趣,倒是金一飞对这三百万册的藏书非常感兴趣,图书馆里,那一排排书柜,那一本本书,仿佛闪着光,惹得金一飞眼馋、心痒,他很想此刻就迫不及待地想畅游书海中,一本一本的读。后来的四年时间里,金一飞也确实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看这些书。
参观结束,丁冒军便走了。孙建国通知大家明天上午八点到阶梯教室集中开班会,便也走了。同学们拎着各自的课本回到各自的宿舍。
第二天上午,快到八点的时候,同学们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走进了阶梯教室,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孙建国也走进阶梯教室,对同学们说道:“我们所在的班级叫物理大二班,班上有八十人,男生女生都是四十人。”
王标转头朝四周仔细看了看,虽然班上女生数量上还可以,但离王标认为的百分之五十的美女比例有点远,这让王标有些失望。
孙建国继续说:“从今天起,我将陪伴大家一起度过大学里的四年——这也是你们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话音刚落,下面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
孙建国要求同学们按照学号,一个一个地到讲台上,做简短的自我介绍。
班上学号排在第一个的是汪辉,只见他慢悠悠地走到讲台边,说:“我叫汪辉。”说完他又慢悠悠地回到座位,确实符合孙建国的要求,也确实是够简短的。
孙建国说:“后面的同学再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长一点。”
接下来是金一飞,他快速地走上讲台,说道:“我叫金一飞,来自苏城。”说完又快速地回到座位。确实也符合孙建国的要求,适当长了那么一点。
孙建国说:“同学们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多说一点。”
也许是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见面,可能都不太好意思,或者是放不开,自我介绍简短精简得像是拍电报一样。很快轮到孙平平,他不快不慢地走上讲台,说道:“我叫孙平平,孙悟空的孙,邓小平的平。”说完依旧不快不慢地回到座位。
接下来是王标,他走上讲台说道:“我叫王标,王就是隔壁老王的那个王,标就是标准的那个标。”说完引来一些同学的发笑,笑声熙熙攘攘的还是很小,也许同学们是真的没有放得开,或者是这个笑话本身也不太好笑。
同学们依次介绍完之后,孙建国又说了几句,大学里的第一次集中班会就这样结束了。
散会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回到各自的宿舍。
接着便是按照课表,开始上课模式。渐渐地,王标发现大学里的生活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没有目标了,大学里有太多太多的空闲时间,王标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这些无聊的时间,课堂上,王标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无聊的王标,开始逃课,开始晚起..........一堆的坏习惯在慢慢滋长。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班上同学们之间也开始变得慢慢熟悉起来,在一次常规班会课上,孙建国对同学们说道:“今天,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议程——选班委。请大家仔细想想,然后投出你手中庄严的一票。其实呢,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很优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当班委是小事一桩,如果连小小的班级都管不好,将来怎么管理国家大事呢?你们说对不对?我希望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既可以推荐别人,也可以毛遂自荐。这是一种能力锻炼,不用不好意思,当班干部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它意味着比别人多做点事,为同学们服务嘛。”孙建国继续说道:“好了,我给大家准备一张小纸条。”孙建国边说边扬了扬手中的纸。“现在就请大家开始写,写好后从最后的一张桌子往前传递。”
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说话。
王标隔壁宿舍的杨大林,在下面鼓动四周的同学选自己当班长,杨大林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组织大家搞好班级活动。与杨大林同一宿舍的另外三个人也很是卖力,他们也让自己周围的人都选杨大林。也有很多人比较内向,不爱与同学们交流,两个月下来,一个班里的同学也不认识几个,为了应付选举,他们大多选了孙建国指定的临时班委中的人。
很快选票纸陆续传到第一排,坐在第一排的人将后面传递来的纸条收齐递到讲台上。“还有哪个组没传递上来。”坐在第三组前排的一个女生被孙建国突然的这一喊,也不管票数全不全,拿起就交上去了,由于她着急心慌,东西没放妥,便往回跑,那纸片便随着她刮起的风飘飘悠悠的落到地上。孙建国只能无奈地弯下身去帮她捡拾,她自己却不知道自己身后发生的事,一边上位置一边埋着头笑着。
接着,孙建国喊了几个同学,当场统计选票数。
过了一会儿,选举结果就出现在黑板上。
班长:杨大林
团支部书记:向小花。向小花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入党,是全班唯一的一个正式党员。
体育委员,李帅。
金一飞被选为学习委员。
大家之所有选金一飞,是因为金一飞在西京大学校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书里书外,做最好的自己》,孙建国曾在一次班会课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全文朗读:
全文如下:
自从上大学之后,总感觉宿舍里缺了些什么。缺点啥呢?自然是我的最爱------书了。这次国庆放假回老家,老家里的一些藏书跟着我搬了一次家,也就深深地理解了为啥古代文人的箱子里都是书了。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有书的日子里,就算我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我要感谢书,是它们陪着我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在大学图书馆里,拥有纸质藏书的感觉,真好。置身于一个无人打扰的角落,随手翻开一本书,可以在字里行间与古人交谈,可以在时光岁月里阅世事沧桑。我们可以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知识的养料,开阔自身的视野和格局,可以在包罗万象的书籍中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让年少的自己少走弯路。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不妨拿起手中的书开始阅读。人生的路在何方?谁来照亮我们的前程?一切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每天阅读的习惯,我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年。对我而言,读书的意义首先在于放松自己。在书的面前,我不必有太多的约束,不必认识不想认识的人,不必说不想说的话,也不必做不想做的事。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麻烦,它们都能给我更多的底气。读书给了我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去接触喜欢的人物,去了解喜欢的故事,去通过别人的经历更好地认识和丰富自己。无论是失眠的夜晚,还是情绪低落的时候,书籍都是我最好的知己。觉得心里难过了,能在他人的励志故事中,获得让自己更强大的信念和支撑;觉得困惑了,能在先哲的开解点拨中慢慢领悟人生的智慧和真理;觉得生活无趣了,能在旁人的精彩经历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眼界。
村上春树说,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也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书读多了,渐渐我们就会明白,人生哪有那么多的事事顺心,生活总有些不尽如人意。新的一年很想对自己说,就算过去的一年过得不好,我也要努力把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好。眼下的不完美,也许在以后的生命里会有另外一番意义。就像泰戈尔所言,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都以为曾经看过的书都会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在。那些每天读进去的书,在日积月累中,不断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书里书外,最是书香能致远,这一本本的旧书,载着我年少时的梦,它们也是我记忆的底片,点点滴滴的回忆,朝朝暮暮的陪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陋室空四壁,书香醉人心。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伴随着阅读,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写作。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能从文字中,再次感受曾经的氛围,这也许就是文字最迷人的地方。有人说,最美不过少年时,其实不是少年美,而是回忆美。努力把回忆变成文字,永久的珍藏,这成了我写作的初心。期待着有一天,在笔记本上写下的文字也能变成纸质的书,这本书,既是我的个人成长轨迹,也将是我生活的时代印记。在时光的阅历中,翻开书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从风雨中一路走来的自己。当我老了,头发白了,可以就着炉火,翻开自己写的书,慢慢地读着、细细地想着、浅浅地笑着……
书里书外,愿你我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成为我们自己的一束光。
读完全文,孙建国带头鼓掌。从此全班同学便认识了有点文采的金一飞。
孙建国看了一下黑板说:“我们祝贺这些同学当选为新班委,也祝贺我们今天的选举工作取得成功!”他边说边鼓掌,下面也掌声四起。
散会后,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一切照旧。
回到宿舍后,金一飞写了四个字:“拼搏奋进”,贴在宿舍门背后。这一贴便是四年。
自从那天和李慧分开之后,金一飞每天醒来,都盼望着能够在校园里遇见李慧。可从开学到现在都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校园这么大,学生这么多,茫茫人海,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两个人恰巧遇见的概率是多么的低。
金一飞心想:我还能再遇见李慧吗?我们的再次相遇,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我好后悔,当时没有主动要李慧的电话号码。
金一飞特别担心,从此再也见不到李慧了。每每想到这里,他心情都比较低落,连续好几个夜晚,他都没有睡好,躺在床上,很久都睡不着。这几天晚上,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金一飞无数次在心里呼唤:李慧,李慧,我好想,好想,再见到你。如果你能听见的话,就快点出现吧。
金一飞一直等待着李慧的再次出现,他心想:等呗,好东西都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
金一飞和李慧还会再次见面吗?他们下一次的见面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第四章:一飞巧遇李慧
一个星期后,班长杨大林组织了一场和英语学院之间的篮球赛。
操场上一场球赛正激烈地进行着。
从不爱热闹的金一飞,从操场旁边经过时,无意中朝热闹的人群中看了一眼,这一眼,他在人群中看到了李慧。金一飞心理猛的一惊:人群中的那个女孩,真的是李慧吗?
金一飞迫不及待地走近人群,他看清楚了,金一飞在心里惊叫了一声:真的是李慧。
金一飞特别的兴奋和激动,他特别想走到人群中,去和李慧打招呼,但他又害羞,不好意思,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
此时此刻的金一飞特别的纠结,他既不好意思走进人群中主动和李慧打招呼,又不愿意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走开。他就这么纠结的在操场上来回踱步。
突然,一只篮球从围观的人群头上飞过,刚好落在金一飞前面不远的地方,篮球蹦了几下,从金一飞身边滚过去了。那些打球的都停了下来,站在那儿望着,看球的人群也都转过头看向这边。
这时,一个穿红背心,蓝短裤的人跑出人圈,向篮球飞出的方向奔来。他看到金一飞就停住脚喊:“金一飞,金一飞,帮帮忙,把球扔过来。”他边喊边把手举在头顶上拍着。
金一飞一看是杨大林,便赶紧转过头,追上几步用脚把球带住,轻轻踢转着,选好角度,然后飞起一脚,那球被弹起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弧正好落在杨大林的面前。杨大林弯着腰,叉着脚,双手撑着,两膝等着,见球落在身边,便借球落地的反弹力来了一个侧身勾势,把球夹在腰间。杨大林收胯、转身、勾臂一气呵成,他身手快速,显得自然优美协调,他冲金一飞笑笑,金一飞也对他笑笑。
篮球场上的比赛又继续进行着,看球的人群也把目光,再次聚焦在赛场上。貌似没有人再注意金一飞这个赛场外可有可无的人了。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女孩,朝着金一飞走来,这个女孩不是别人,正是李慧。原来她听到杨大林的喊声之后,循声望去,看见了金一飞。
李慧走到金一飞跟前,和金一飞主动打招呼:“金一飞,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你。”
金一飞激动的说:“我也是。”
李慧说:“上次你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我看到了,没想到你一个理科生,文笔居然还这么好。”
金一飞谦虚的说:“没有啦,没有啦。”
李慧说:“哦,对了,你电话号码多少,上次车坐久了,人不太舒服,也就忘了问你要,转眼这都两个多月过去了,以后有空我们可以经常联系的。”
金一飞把电话号码告诉了李慧,很开心的说:“你的电话号码多少,我也存一下。”
他们互相留存了彼此的电话号码,又简单闲聊了几句。这时,比赛结束了,李慧的室友喊李慧回宿舍。李慧和金一飞挥手告别之后,便和室友一起走了。
金一飞看着李慧远去的背影,一个人站在原地发呆。
这时,团委书记向小花,走到金一飞身边,说道:“上半场,我们班打得还蛮好的,领先二十分呢,只是,后来到了下半场,就不行了,竟被英语学院的给追上了。最后我们班输了。”
金一飞还沉浸在刚才和李慧相处的氛围里,没注意到向小花走到自己身边,听到向小花突然说话,不觉吓了一跳,他对向小花说的话题没有回应,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篮球比赛场上的输赢金一飞根本就不感兴趣,也没有关注。
这时,班上的其他几个女生喊向小花一起回宿舍,向小花见金一飞没说话,貌似不爱搭理自己的样子,也没和金一飞告别,就和其他几个女生走了。
“李帅,你帮我拿一下衣服。”“你的衣服放在哪儿?”“篮球架上。”一个长得中等身材,浓眉尖下巴的男生——李帅,便走到篮球架下,跳起来够衣服。杨大林跑过去拾球,他拾起球,边拍边跑,见金一飞站在操场上发愣,便响亮地朝金一飞说:“金一飞,你喜欢打球吗?”
金一飞回过神来,朝杨大林摇摇头。
杨大林跑到金一飞身边,说:“我喜欢打球,生命在于运动嘛。”
金一飞笑笑没有说话。
“杨大林,你等等我。”李帅说道。
杨大林回头说:“你跑快点。”说完转过身来把球捧在怀里,边走边和金一飞说话。
李帅从后面追上来,嘴里喘着气,走路有些外八字,他皮肤有些黑,尖尖的下巴,看上去脸显得特别长,下巴上有稀稀的几根淡黄的胡须,他生着一双细眼睛,单眼皮,目光如手电筒里的灯泡。李帅一只手挎着衣服,一只手不时将额前的头发往一边撸,露出头发下略显得宽些的额头,他额头上的头发已被汗水粘湿了。
李帅对金一飞友好地笑着说:“哎,金一飞,你喜欢打什么球?”
金一飞说:“我不怎么喜欢打篮球,但我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
“这好像很符合你的气质,据我观察,你们这种所谓的文人,做事喜欢凭感觉、靠智慧,而不是依靠力量。”李帅说。
“我呀,文人谈不上,只是平时没事喜欢随便写写。”金一飞谦虚道。
“不用谦虚了,你本来就是我们班有名的大才子嘛。”杨大林夸道。
他们三人边说边朝宿舍的方向走去。
孙建国喊金一飞一起,前后经过一周的时间,写成了他们班级的班歌。
内容如下:
我们是物理大二班,八十个姐妹兄弟,十年寒窗苦读,走进京大读书不容易,我们是物理大二班,团结友爱勤奋又努力,闹钟铃一响就奔跑在大操场,课业繁重从来不畏惧。同窗四春秋,多少情和义,相聚一堂多欢喜。
我们是物理大二班,严师出高徒造就我和你,课上记笔记,课下解难题,实验室里忙不停,我们是物理大二班,亲如姐妹和兄弟,人生最美路是大学好光景,毕业多年难忘记。
周末的时候,一整天,金一飞都待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一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后,金一飞偶尔还会在路灯下看书。
金一飞静静的坐在路灯下看书,他静得如同一棵树,一棵生长在悬崖边上的孤松,一任鸟飞云卷,朝烟夕岚,他生活在自己的静默里,在静默里吸收着知识的琼浆。
深秋的的夜晚,一片银杏树叶掉在金一飞的书上,他翻动书页,把银杏树叶轻轻夹进书页里,隽永成泛黄的年轮。
无聊的王标和汪辉,经常待在宿舍里,和同样感到无聊的几个相邻宿舍的同学打牌,那段时间,他们整天整夜打牌。
王标有好几次脑海里有,要退学回去重新再复读的想法,但想法也只是短暂的停留在他的脑海里,他并没有勇气将这个想法付出实施。这段时光,王标非常迷茫,他发觉自己对所学专业根本没有兴趣,他上课经常迟到,和汪辉一起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俩各自玩各自的手机,上课时睡觉,对他们来说,都成了很经常的事情,不去上课的时候,就在宿舍玩,哪也不去。
大学的课堂确实是比高中课堂,要宽松自由很多,在很多所谓佛系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不听,一切随意,甚至上课睡觉也被默认可以,只要不打呼噜就行。
天气渐渐冷了,汪辉仿佛提前进入了冬眠期,上课基本上都是在睡觉,从上课开始一直可以睡到下课。刚开始,坐在汪辉旁边的王标还会用手肘碰汪辉几下,后来王标发现,有些老师基本上不管,只顾自顾自地讲给自己听,王标就任由汪辉去睡,一下课,王标会准时喊醒坐在身旁的汪辉,一起回宿舍。
王标听课的时候,喜欢左手放在桌子下的两腿间,右手夹着笔,撑着头,眯缝着眼听着,偶尔王标也在课本上写点什么,具体写了些啥,下课后他自己再看时,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啥,幸好,下课后王标也从来没再看过。王标越来越觉得,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他越来越听不懂了。王标心想:听不懂就听不懂吧,反正这些高深的知识,我以后也用不上。
一天,无聊的汪辉和王标在操场闲逛,突然汪辉在操场上做了几个预备动作,活动了一下关节,便来了几个虎跳,又翻了几个空心跟头。
王标在一旁拍手说:“好!好!真了不起。东北大汉果然名不虚传。”
汪辉笑着说:“这算什么,我还能双手撑地倒立呢。”说着便做,试了几个,没有成功。
“让我再试一下,好久不做了,平衡不好。”汪辉有些着急的说着,便找了一个相对干净的地方,他把地上的东西用脚扫了扫,便又试了一下,这下他成功了,只见他两只手撑地,头冲下,双脚向上伸直,他把腿在空中分开又并拢,反复做了几下,终于体力不支,一个前空翻落了下来。
王标很佩服地说:“怪不得你身体这么强壮,这也太厉害了!”
听了王标的称赞,汪辉笑着说:“这没什么,只要你肯练,你也可以的。”
王标和汪辉在操场闲逛了两圈,觉得太无聊了,便一起回了宿舍,找同学又继续打牌消磨时间。
刚开始王标还不敢逃课,但逃课的念头像是一条毛毛虫在他的胸口爬来爬去,屁股完全坐不住座位了。有一次课堂上,无聊的王标伸长了脖子往前瞧,他发现了坐在中间一排的班长杨大林,正捧着手机在玩俄罗斯方块,王标模模糊糊地能看见方块下落的速度。
王标心想:原来班长还是个玩游戏的高手呢!真没看出来,我还以为他每节课都是在认认真真的听讲学习呢。
后来,王标就慢慢的开始大胆的逃课了。
连续下了几天的雨之后,西京的温度立马降了很多。一天,汪辉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嗓子发痒,鼻涕不断,喷嚏不停。这次汪辉坐在教室里,却怎么也睡不着。坐在汪辉旁边的王标,见汪辉不断地用手擤鼻子,他便用左手臂抱着头侧向右边,好似这样一隔,就能挡住感冒病毒传染似的。
看到这一幕,汪辉心里明白,王标这是怕被他传染。
下课后,汪辉便知趣地独自一人回到宿舍,坐在椅子上晒太阳,他鼻腔里好像有渗不完的水似的不停地往下淌,刚擤过鼻子,没一会儿呢,那鼻孔里的液体又顺着鼻尖流下来了,弄得汪辉双手不停地擤鼻子,用过的面纸在地上推了一推,鼻尖也被揉得通红,只要稍许用力就觉得疼。汪辉知道这是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他已经不敢用力擦了,万一再擦引起鼻粘膜溃疡就麻烦了。
这时,金一飞回到宿舍,他给汪辉递过来两盒药片,并告诉他说:“一盒是氯霉素,一顿吃两片,饭后吃;一盒是维生素C,一顿一片,盒子上都写着,平时多喝点开水,注意休息,过两天应该就好了。”
原来,上课的时候,金一飞看见汪辉感冒了,下课之后,金一飞便去药店帮汪辉买了一些感冒药。
汪辉吃过几顿药,过了几天,感冒渐渐地也就好了。
金一飞的生活还是老样子,早晨六点半,他准时起床,叠好被子,穿着运动衣裤到学校操场跑两圈,然后回宿舍,刷牙洗脸,洗漱完,换上衣服,背上书包去食堂吃早饭,吃完早饭,横穿过校园内的中央大道,进入物理学院的教学区,他先用自己的书包在教室里占好座位,然后走到外面的花园里朗读英语。八点钟开始上课,上完两节课后,要倒一次教室,金一飞总是奔跑着去抢占教室前排的座位。
这段时间,金一飞经常拿起手机,想给李慧打电话,但他又不知道电话接通之后,他第一句该说什么,一直纠结着没有打;他想发信息约李慧出来一起玩,但一向内敛害羞的金一飞,拿着手机一次次地输入文字,又一次次地把已经输入的文字删掉,最终他一条短信也没有发出去。金一飞一直都想约李慧,但他不知道该以什么理由约她,日子就在他就这么纠结中,一天天的过去了。
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金一飞和李慧在初见之后,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两个多月后的不早不晚,刚刚好再次遇见,而且金一飞远远的在人群中,一眼就看见了李慧。可是,虽然这次巧遇,他们彼此互留了彼此的手机号码,但即不好意思打电话给李慧,又不好意思发短信给李慧的金一飞,第一次是以什么样的理由约见李慧的呢?接下来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田红飞,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梦》,《留不住的青春》,散文集《散文十二家》,参与编写《如皋百人话百年》,多篇散文被多家省市级公众号平台采用,家有纸质藏书千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