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天地 > 正文内容

【小说连载】《留不住的青春》(十二)——田红飞

季健2年前 (2023-03-17)小说天地3533

留不住的青春

(十二)

作者:田红飞

(......接上集)

第二十三章:辉标依次离开

西京大学的校门口,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在互相送别,有些女生都哭了。

共同生活了四年,相互之间也许发生过口角、误会,甚至龃龉,但是,一旦到了分别的时刻,一切过去的不愉快就都烟消云散了,只留下美好而温暖的回忆和难分难舍的感情。在我们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许正是在自己的大学时代,这时的我们多么年轻、纯洁、真挚,内心充满了生活的诗情。

汪辉由于在大学里挂科太多,他没能如愿领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他对此表现的毫不在乎,但内心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这两本证书的,至少给自己四年的大学一个交代。汪辉经过多天的多方努力之后,望着一张大A3纸上密密麻麻的打印着自己所挂学科的具体名称,具体多少科,他不敢数,也不想数,他彻底死心了,拿证是彻底无望了。

汪辉自言自语说:“没有毕业证书,参加公招考试,就算是考上了也没有用。”汪辉直接放弃了西京市所有的公招考试,他连名都没报,这倒为他省了一笔报名费。其实汪辉心里面也知道,就算他报名去考试,他肯定也考不上。

一天,汪辉高高兴兴地回到宿舍,手里拿着两本红红的证书,给金一飞看。金一飞随手接过证书打开后,惊奇的发现,竟然是汪辉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怎么样,飞哥,是不是跟真的一样?”汪辉说道。

金一飞愣在那里半天没反过神来,王标闻声凑过来,从金一飞手里拿起这两本证书,左看看、右看看,连连惊叹道:“辉哥,牛逼!辉哥,牛逼呀。这跟真的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标哥,过奖了。”汪辉谦虚道。

原来这两本证书是汪辉花八百块钱找人买来的假证。汪辉心里盘算着:反正留在西京公招也无望,不如回老家,去亲戚的工厂里上班,实在不济,让爸妈和姐姐拿点钱,自己在老家县城自己开个小门店也行。做这些工作,虽然豆不需要用这两本证书,但得让家里人以及亲戚邻居们知道,自己读了四年的大学,毕业时,是有这两本证书的。

没几天,汪辉就收拾好行李,高高兴兴的买了火车票准备离开西京。

在汪辉走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宿舍四个人在宿舍一起唱了最后一首歌——《凤凰花开的路口》。

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

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

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鲜活,

染红的山坡 ,道别的路口,

青春带走了什么 ,留下了什么,

剩一片感动在心窝。

时光的河入海流,

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也许值得纪念的事情不多,

至少还有这段回忆够深刻,

是否远方的你有同样感受,

成长的坎坷 ,分享的片。

当我又再次唱起你写下的歌,

仿佛又回到那时候,

时光的河入海流,

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几度花开花落,

有时快乐 ,有时落寞,

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

曾一起度过,

时光的河入海流,

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给我最珍惜的朋友。

 

第二天,汪辉真的要离开了,他们宿舍其他三个人陪着他一起到西京火车站送他。这也许是他们四个人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了,每个人心里都不是滋味,虽然知道离别是早晚的事情,但没想到它来的这么的快,而且就发生在今天这个很普通的日子。这天,雨下的特别的大,空中密密麻麻的都是些白线,白线随着风,一起斜过来又斜过去,突然一阵大风吹来,金一飞抬头一看,火车站广场前的大水泥地面就跟湖面一样,水的波浪一浪紧接着一浪。虽然他们都各自打着伞,但他们的鞋早就湿透了,两条裤腿和两条袖子也都湿了。

宿舍里第一个梦想碎掉的人,是汪辉,也许在他心里,曾经真的有过自己的梦想,或者,也许他就没有梦想,更谈不上梦想破碎,这个也许真的只有他自己本人才知道吧。汪辉这四年贪图安逸的颓废生活,荒废的却是他自己四年的美好青春,都说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应该值得收藏。可对于汪辉来说,这四年的青春除了游戏,还是游戏。

他们四人一路无言,也许是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开口说话,或者,也许是他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吧,也许此时真的是无声胜有声吧。

汪辉朝和他一起生活了四年的三个室友挥挥手,转身走进了火车站,汪辉走了。

 

在送完汪辉回学校的地铁站里,孙平平兴致勃勃地描画着西京的地铁线路图,指着其中一点说:“知道吗?这就是未来大西京的CBD。”

金一飞定睛看了看,是“江北新城”。

孙平平信誓旦旦地说:“我会在这里买一套房。”

当时,江北新城的房价1万元每平起步的价格,对于刚刚毕业的他们,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王标不以为然,仰头说道:“人生处处好安家,命若江河我是沙。”

在金一飞看来,没有房子,也只是这座城市里的一叶浮萍罢了。于是金一飞摇摇头,手搭上了王标的肩说:“不买房,哪能安家?我也要在西京城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们已经大学毕业了,要知道在这座城市里,没有房子是找不到好老婆的,总不能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农村老家住吧。”孙平平继续说道:“你们看着吧,未来5年内,你们就能看到我在西京,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标和金一飞看了看孙平平,又彼此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他们三人一路无言回到了宿舍。

 

第二天一早起床,王标突然对金一飞说:“我要离开西京,回老家。”

对此,金一飞一点都不意外,他早已习惯了王标毫无征兆的做决定,他也已经习惯王标,做决定是不需要理由的。虽然金一飞心里这么想,但他还是尝试着劝王标留在西京再考一年,这个建议被王标拒绝了。

王标带着几本他舍不得丢掉的书,其中包括那本金一飞送他的《论语》,其他东西不是很多,准备离开,离开他的大学,离开他生活了四年的西京。

上午九点,金一飞陪着王标一起去西京汽车站送他。在学校门口的地铁站台,王标低下了头,忍了好久的眼泪流了下来,他不敢抬头,他难以面对马上的离别。

地铁开走了,王标没有回头,他也不敢回头,那些他难以割舍的人啊、事啊,都随着列车远去。

一路上,金一飞和王标两个人都没有说什么,他们两个人的心里都在七上八下地翻滚着。

西京汽车站到了,这里人潮汹涌,从东南西北汇集,又四散开去。出地铁站的扶梯又长又陡,有人深入地下,有人离开走远。到了西京汽车站,王标特意在QQ空间发表了一条说说:走了。还配有一张有西京两个大字的图片。

王标买好汽车票,走到金一飞身边,说:“飞哥,那我走了。”

金一飞:“嗯。”

王标说:“再见,飞哥。”

金一飞:“嗯。”

王标转过身去,忍不住哭了,他边哭边缓慢地朝前走。

金一飞在他背后,挥手和王标告别,他突然大声哭着唱道:“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真心的归宿。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我依然是你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朋友别哭,我陪你你就不孤独。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王标走上了开往兴城的长途大巴车。过了一会儿,大巴车车开了,王标真的走了.........

送完王标,回到宿舍的金一飞,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光秃秃的床板,以及宿舍门背后那贴了四年的四个大字:拼搏奋进。他还是忍不住的红了眼眶。从此再也没有1200块钱住一年的宿舍,100块钱能用好几个月的水电,再也没有3块钱能吃饱一顿的食堂饭菜,4块钱能洗一大桶衣服的宿舍洗衣机了。

下一个秋天,教室里依旧坐满了人,可惜不再是他们。记得某人说过: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金一飞坐在他坐了四年的椅子上,流着泪写下了这篇文章,发表在西京大学校报上,题目是《回得去的母校,回不去的青春。》

全文如下:

那年夏天,我无比憧憬大学;今年夏天,我却无比怀念那年。转眼又到了六月,又到了毕业季。毕业的时候,是有西瓜和电风扇的夏天。这样热情的温度,似乎不适合伤春悲秋,也不适合开口说再见。

记得高三那年,我无数次的期盼着,早点高考,早点解放,再也不想回到这个鬼地方了。一年里,我每天捧着书刷着题,熬过了苦涩的四季,闷热的教室里只听见笔写在卷子上的沙沙声。一毕业,网吧、游戏厅,每天疯狂的打牌玩耍,寒窗苦读十余年的苦闷,终于可以抛到脑后了。那时候感觉不到离愁,也许是因为年轻,也许是被对大学生活的憧憬给冲淡了。

一转眼,我都大学毕业了,时间咋过的这么快,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念了一个假大学,是不是我只是做了一个梦,高考时我并没有考上大学。然而,当我看着书桌上那红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我不得不相信,我已经大学毕业了。伤感的给行李打包,挨个送走昔日一起厮混四年的室友、同学,望着那一个个远去的背影,我只能用喝的烂醉来祭奠我的青春。大学期间,曾经和同学们一起上网吧、KTV嗨歌,一起去三峡广场打望,寝室里那永远也聊不完的卧谈会;当然,也曾经和好友吵架冷战,恨的牙痒痒的时候,甚至想过最好以后再也不见面了。但当毕业聚餐那天,我们举杯共饮,发现昔日好友突然眼睛里亮闪闪的,那瞬间冰释前嫌,心中也忍不住变柔软,毕竟是曾经一起走过四年的兄弟啊。就算是骂了四年的母校,当我真正要离开宿舍时,看着空荡荡的寝室,光秃秃的床板,还是忍不住的红了眼眶。从此再也没有1200块钱住一年的宿舍,100块钱能用好几个月的水电;再也没有3块钱能吃饱一顿的食堂饭菜,4块钱能洗一大桶衣服的宿舍洗衣机。

很多人问我,读大学到底有什么意义?意义这个词,是人赋予的,我相信每个人对它的解读都不一样。如果你好好利用这四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学对于你的意义就是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如果你把这四年的时光都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到头来依旧两手空空,大学对于你或许真的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为什么说大学毕业是分水岭,刷掉了一批跟不上节奏的人,留下了一批越来越优秀的人。作为一个过来人,对这点体会非常深刻。有的人在毕业找工作时,有自己想要的工作,但苦于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往相关方面积累技能,面试了很多家单位都被刷了下来。这个世界很功利,但是它承认你的努力,坚持还是放弃,选择现在苦,还是将来苦,完全在于你自己。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等碰壁了才想起努力,更不要等毕业了再去后悔!

无论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不仅是拥抱未知的新生活,也代表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与青春和回忆告别;与原本亲密无间,此后却可能南辕北辙,很难再见面的同学告别。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会在毕业时失声痛哭?为什么我们会怀念学生年代?是因为我们知道:当毕业以后,好些人恐怕就再难见到一次,甚至有些人会从我们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不再有一丝交集。也许我们的眼泪,不仅仅是因为舍不得那些和我们一起厮混的同学室友,更多的是因为舍不得活在青春里的那个年少的自己。也许让我们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那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

下一个秋天,教室里依旧坐满了人,可惜不再是我们。记得某人说过: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就算母校可以回去千百次,可那青春却再也回不去了。

 

写完这篇文章,金一飞独自一人,在空空的宿舍里,趴在桌上哭了好久好久。

 

汪辉和王标先后离开了西京,孙平平和金一飞选择继续留在西京,接下来,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金一飞和李慧的爱情故事,又将如何发展呢?

 

 

 

 

第二十四章:一飞经历风波

斗转星移,转眼间,尽情享受读书盛宴的大学生活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2013年西京市春季招聘,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金一飞以笔试成绩第一名,面试成绩第一名,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西京市教育局录取,只剩下最后的体检环节了。

2013年7月5日,晚上,金一飞独自在宿舍看书,他突然想李慧了,他拿起手机给李慧发了一条短信,具体内容:

慧,我们毕业了,但爱你的课程,却还要用一生去修炼。

金一飞很快就收到了李慧回复的短信,具体内容:

一飞,谢谢你,让我相信了爱情。和你在一起,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风景。谢谢你,给了我嘴角上扬的大学时光。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金一飞立马又发了一条短信,具体内容:

慧,我愿意一直陪着你,一直到时间的尽头。

李慧很快又发来一条短信,具体内容:

金一飞,我害怕以后我们感情遇到挫折,你会后悔为了我留下来。

金一飞:不会的,只要能陪在你身边,我在哪儿都可以。

李慧:金一飞,谢谢你,选择为了我留在西京,足够了。

金一飞:慧,你是我睡前,最后一个想说话的人。以前是,现在是,希望以后也是。慧,你今天都干什么了呀?

李慧的短信很快回了过来,具体内容:

一飞,你是不是希望我说在想你,我是不会承认的。

金一飞又发了一条短信,具体内容:

慧,要不去三峡广场逛逛,我请你吃夜宵。

李慧很快回了一条短信,具体内容:

好呀。

 

金一飞牵着李慧的手在三峡广场逛着,他开心的对李慧说:“慧,最开心的事,就是当我们老了,我还能牵着你的手,带你一起四处溜达。”

李慧看着金一飞,幸福的笑了。

两个人边走边兴奋地回忆了,他们过去的相识。谈了他们眼下的生活,设想了他们未来的生活。在他们的想象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7月15日,上午8点,金一飞和所有录取的考生一起,被西京市教育局工作人员,领到西京市第三人民医院,参加体检。体检完全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入职标准进行着。先抽血,再做心电图,接着做胸部CT,最后做B超。所以人排着队,一切都按照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体检结束,每个人会领到一张早餐劵,自行去医院食堂吃早饭,吃完早饭,然后回去等通知。

金一飞在体检前一天晚上,他的心情不知为何,却紧张起来,也许是他太珍视这次机会了,在他看来,这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他生怕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出什么意外的事。金一飞越想越睡不着,整整一个晚上,他翻来覆去都没有睡着。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第二天晚上,金一飞接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转氨酶比较高,需要参加下周的复检。

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话,使金一飞的头“轰”地响了一声,他两眼发黑,感觉整个宿舍在他眼前旋转起来。他心里知道:如果复检还不合格,他就不被录用了

过了好久好久,金一飞慢慢平静下来,他心里想:我好不容易通过笔试、面试,走到现在不容易。而且我答应过李慧,我要留在西京,我一定要留在西京。

第二天,金一飞和李慧在食堂吃早饭的时候,李慧见金一飞闷闷不乐,便关心的问:“一飞,你怎么了?”

金一飞便将自己体检不过关的事情告诉了李慧。在金一飞说话的时候,李慧瞪着一双美丽而惊讶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

在金一飞说完后,李慧坐在那里,没有说话。金一飞也沉默了一会儿。

突然,李慧轻声地问:“一飞,你是不是有肝炎?”

“没有。”金一飞回答道。

“那可能是你体检前一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着的原因吧。”李慧安慰金一飞道。

“嗯,可能吧。”金一飞说。

他们继续吃着早饭,李慧突然说:“一飞,我们不能坐在这里被动的等待复检。”

金一飞一脸疑惑的看着李慧。

李慧继续说:“你今天晚上,早一点睡觉,明天上午我陪你去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

“嗯,好的。”金一飞答应道。

 

第二天上午,金一飞跟着李慧来到西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挂号排队检查,抽完血后,金一飞坐在医院座椅上,焦急的等待着检查结果,幸好,还好有李慧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不至于让他觉得等待的时间是那么的难熬。

上午十点半,李慧帮金一飞到医院自助打印机上取检查报告。过了一会儿,李慧手里拿着报告单,坐到金一飞身边,开心的对金一飞说:“一飞,你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转氨酶33,是在正常范围内。”李慧一边说着,一边把报告单递给金一飞。

金一飞拿到报告单仔细看了看,确实是一切正常,悬在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地。

他俩开心的手牵手走出了医院。

 

复检前一天晚上,金一飞早早的就睡了,他希望明天上午的复检能顺利过关。

第二天上午,金一飞在睡梦中被手机闹铃惊醒。他立刻跳下床,匆忙洗漱完,便朝西京市第三人民医院走去。

这次复检比较简单,哪科不行,就只查哪科,抽完血后,金一飞就可以走了。

接下来的这一整天,金一飞都躺在宿舍里的铁架子床上,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复检的最终结果,一整天什么也不想做,只想一个人静静地躺着,一直到他睡着,他都没有等来通知复检结果的电话。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金一飞终于接到西京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他于8月15日上午九点到西京市教师进修中心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

金一飞挂完电话,长长的呼了一口气,他终于实现了答应李慧的诺言,留在西京工作。

 

李慧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西京市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被开发区教育局分配在自己家附近的一所乡镇小学——双碑小学,任教小学英语。金一飞被西京市教育局分配在西京外国语学校。从此他俩虽同处一城,却因为李慧所在的双碑小学在城西北,而金一飞所在的西京外国语学校在城东南,对于买不起小轿车,只能乘坐地铁或是公交车的他俩,从城东南到城西北得花小半天时间,西京城确实是太大了,他俩平时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只有周末偶尔能见一见。

九月的一天,金一飞和李慧跟往常一样在街上闲逛、压马路。西京的秋老虎,确实厉害,跟火炉一样,尽管天空时不时地有乌云遮住阳光,却依然掩不住天气的湿热,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而且大街上没有一丝风,炽热的太阳把地面晒得发白,水泥地面散发着烫人的热气。

金一飞突然看见了匆忙走路的孙平平,只见他依旧穿着一件长袖衬衫,还打了个领带,汗直从他额头上往下流,衣服湿漉漉地贴在骨头上,本来就很瘦的他显得更瘦了。孙平平也看见了金一飞,径直走了过来,简单寒暄之后,孙平平说:“金一飞,优秀呀,被分到西京外国语学校了呀。”

金一飞谦虚地摆摆手说:“哪里,哪里,我就是那次考试运气好而已。”话虽这么说,可金一飞眉眼里却有藏不住的喜气,这很符合他的一派作风,明明心里高兴的很,却硬要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孙平平和以前一样,貌似很忙的样子,没说几句话,又急匆匆地走了。

 

作为一名客籍教师,西京外国语学校给金一飞提供了一间单人宿舍。于是,金一飞便将行李从西京大学的集体宿舍搬到了西京外国语学校的单人宿舍。在这次搬宿舍过程中,金一飞扔掉了很多带不走的东西,却舍不得丢掉任何一本书,他把这些书一捆捆打包放在一起,全部搬到了他的新宿舍。一有闲暇时间,他会一包包的打开,一本本的翻看,许多的书,尽管书页已经泛黄,且发出一丝霉的气息,但是,翻看每一本泛黄的书,都是一次陈旧的回忆,每一张模糊的纸页,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这正是书的魅力。在金一飞心里,一本本旧书俨然像是一壶壶的老酒,历经的时间越久,愈加醇厚浓香。

金一飞住在西京外国语学校的宿舍里,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他感觉他自己仿佛还是在学生时代。刚刚毕业的他被学校领导安排教初三年级三个班的物理课。正规科班出身的金一飞,不仅课教得好,而且还很接地气,他的物理课堂风趣活泼,很受班级学生们的喜爱。

在校园里,一周都可以不出校门的金一飞,每天不是在教室里上课,就是在办公室备课。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之外,偶尔也会躺在操场草坪上看白云慢慢从头顶飘过,也会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致远桥”上望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发呆,经常在深夜里被办公室里的灯光所感动。在秋天听秋风扫落叶,在春天看枯草泛绿,深夜斜靠在床上就着昏暗的床头灯捧着他心爱的书久久舍不得放下,在独自煎熬的日子里,努力学着诗意地生活。

对于初为人师的金一飞,虽然不能决定太阳每天几点升起,但他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每天准时6点醒来 ,叫醒他的不是枕边的闹钟,而是他心中的梦想。有人把当教师看作一份职业,有人把当教师看作一份事业,有人把当教师看作一个饭碗,而对于金一飞来说,他是把当教师看作自己的一个梦想。

他利用早起时光,在一遍遍地备课中精湛他的专业知识,在一次次的坚持中纯熟他的教学技能,在千百次的练习后逐渐形成他的教学风格,在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中逐渐提高他的教学水平。每一点长进和收获,都蕴含着他忍受的痛苦、受过的寂寞、挥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金一飞知道教师专业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着急,得脚踏实地。真正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金一飞心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是为了在教学时的得心应手,更是为了向那些委托自己教育孩子的家长们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教学实力的老师。

在学校食堂吃完中午饭后,金一飞习惯静静的坐在宿舍温暖的一角,喝着白开水读着书,阳光暖暖的洒在他的肩膀上,温馨而美好。

空闲时间,金一飞努力地撰写论文,进行深层次的教学研究,他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论文。他认为写论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学科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下班后,回到宿舍,金一飞慢慢地将电脑打开,轻轻地抓起还是大学时用的鼠标,还没开始打字,工作一天的疲劳感顿消;文字陪伴着他,唤回尘封的记忆,沟通封存的岁月。宠辱不惊,静观校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远看天空云卷云舒。时间在指缝间流逝,转眼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庞,此刻,他只想静静的坐在书桌前,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写,任时光慢慢地从身边流逝。

晚上,金一飞独自一人在不是很亮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最后跑累了,躺在草坪上,任由晚风吹乱他的思绪;他想仰望星空,可天空居然连一颗星都没有;没有星星的夜空,孤独与月亮同行;他偶尔独自行走在校门口的大马路上,抬头看着道路两旁的路灯,他突然觉得,校门口街上的夜晚,灯比人多。

独自回到宿舍,金一飞在夜深人静之时,时常想起大学时期的年少轻狂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都说每个人都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金一飞已慢慢地喜欢上了此时的独处时光。也许,他正处于第三次长大之中吧。

金一飞在宿舍里静静地坐了一会儿,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皮笔记本,开始记日记,他一直都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本里写到:静静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金一飞和李慧都顺利毕业了,而且也顺利参加了工作,他们接下来,能携手一起走进婚礼的殿堂吗?接下来,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未完待续......


田红飞.png作者简介:田红飞,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梦》,《留不住的青春》,散文集《散文十二家》,参与编写《如皋百人话百年》,多篇散文被多家省市级公众号平台采用,家有纸质藏书千余册。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5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说】莲 叶 何 田 田 ——​文逸

【小说】莲 叶 何 田 田 ——​文逸

莲 叶 何 田 田文逸“他也老了。”洁轻轻掩上门,坐定下来,看着我,一双眸子,如清水里滚动的黑豆,声音在喉咙里打圈,我却听到了。我知道,他是谁。“谁不会老呢?”我不由得叹了口气。环顾着这气派的主任办公室,眼前这位头发短短,业已发胖的女人,几...

【小说连载(一)】卢庄旧事——陈中锋

【小说连载(一)】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陈中锋 【编者按】人的思想观念总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人血战疆场,报效国家,有的人卖国求荣,充当汉奸;有的人勤俭持家,周济乡亲,有的人偷盗成性,无恶不作...

【小说连载(二)】卢庄旧事——陈中锋

【小说连载(二)】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陈中锋(......接上集)3现在,二妈早已魂飞魄散,从出事到现在已有三四个时辰,她仍然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目光呆板,语无伦次,举止失常。显然,她是被吓傻了...

【小说连载(三)】卢庄旧事——陈中锋

【小说连载(三)】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陈中锋(......接上集)5卢大先生的丧事办得很快,也很庄重,一切按照宗法礼仪的规程进行。出殡那天,白幡黑幔,哀乐残锣,气氛低沉哀婉。十里八乡来为他送葬的人...

【小说连载(五)】卢庄旧事——陈中锋

【小说连载(五)】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陈中锋(......接上集)9吉生与文秀少有接触,每年有两次,是在春秋两季,吉生是父亲带他进城的,主要是视察卢家在城里的几处产业。因为他不熟悉也过不惯城里的生...

【小说连载(七)】卢庄旧事——陈中锋

【小说连载(七)】卢庄旧事——陈中锋

卢  庄  旧  事○陈中锋(......接上集)13吉生有很久没有回过卢庄,卢家也很久没有得到过他的信音。隆生曾让胡叔派人四处打探,都是如石沉大海。乡里人甚至连家里的人都忘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