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 > 正文内容

【小说连载】《留不住的青春》(十九)——田红飞

季健2年前 (2023-03-24)《阅读的力量》系列访谈2979

留不住的青春

(十九)

作者:田红飞

(......接上集)

第三十七章:一飞告别京大

第二天一早,金一飞打电话约孙平平在西京大学操场见面,算是他们俩最后的告别。

那天上午下着蒙蒙细雨,金一飞和孙平平慢慢的踏着沉重的步子绕着操场走着。往事桩桩如烟,他们在西京大学度过了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四年,在这里他们不仅收获了学业,也收获了同学情。走在熟悉的校园里,那教室里似乎还能听见他们说话打闹的声音,操场上似乎还有他们一串一串的脚印!是啊,这里浸透了他们无数的汗水和泪水,这里承载过他们的梦想,这是挥洒他们青春的舞台,他们怎么能忘记,他们曾经在宿舍里许下的豪言壮志。

如今,金一飞成了他们大学宿舍里第三个西京梦碎掉的那个人。他内心很痛苦、很无奈。

孙平平实际上有许多话想对金一飞说,但此时的他却不知该说什么了。他刚刚被公司提拔为业务经理,他在西京买的新房已经拿到手正准备装修了,那还是三年前金一飞陪着他一同去买的。孙平平拿到房产证后,便从单位的集体户口中迁出来,当他拿到他自己做户主的户口本时,他开心的哭了,那一刻,他才算是真正在西京住下了。孙平平感慨到,当初他刚刚毕业时,江北新城还是尘土飞扬的工地,像个半成品,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一栋一栋拔地而起,如今的江北新城成为了商务资源集中的经济引擎,房价在三年内翻了两倍有余,还有他前不久,刚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车——三十多万的奥迪A4L······他本想这一次在金一飞面前好好的吹嘘一番,他感觉自己可以炫耀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但当他看着这位昔日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如今眼前这个失败的英雄,毕竟是自己曾经同住了四年的兄弟呀,他实在不忍说出口。

他们两人一起在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

“真的决定要离开西京了吗?”孙平平突然打破安静问道。

“是的,该离开了,已经没有悬念了。离开西京已成为必然,接下来仅仅是时间问题吧。”金一飞答道。他想离开这里,回到很远很远的苏城,去忘记一个人,忘记一些事。

孙平平说:“要带回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金一飞说:“没啥好收拾的。”

孙平平说:“离开西京,对你来说,也许是最正确的选择。”

金一飞看了看孙平平,没有说话。他自己心里也不知道,现在选择离开西京,这个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孙平平继续说:“你离开西京并不是你人生的句号,这只是你人生中一个小小的逗号。”

孙平平停下了脚步,看着金一飞,很认真地说:“金一飞,我相信,你是一个有未来的人。”

金一飞也停下了脚步,很感激地看着孙平平说:“平平,谢谢你。”

孙平平说:“不客气,金一飞,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还没画上句号。除了生死,皆是擦伤。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继续书写,属于你金一飞的故事,金一飞,我一直都相信,你是一个插上翅膀就能飞的人,你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加油!”

金一飞说:“嗯,谢谢,我会的。”

金一飞继续说:“谁说喜欢的人就一定要终成眷属呢。遇见本身就是很美好的事情,能和喜欢的人一起走过一段路,便是以后最美好的回忆。”

孙平平感慨道:“错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只要还活着,未来就一定充满希望。”

金一飞沉思不语,孙平平欲言又止。就这样,他们一路无言默默地绕着操场又走了一圈又一圈,也不知走了多少圈。直到孙平平接到公司老板电话临时有事叫他过去,孙平平才不得不与金一飞告别。临别时,孙平平不停叮嘱金一飞去火车站走的那天,一定、一定、一定要通知他。

孙平平走后,金一飞看到一个女孩很像李慧,虽然,他知道她肯定不是李慧,但是金一飞还是盯着她看了很久很久,直到女孩消失在他的视线,他依然一个人木然的站在操场上,很久很久很久······是李慧陪着金一飞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代,那时的他们,多么年轻,纯洁,真挚。

生活中最大的遗憾不是错过,而是在错过之前,没有好好说再见。

金一飞只能在心里疯狂的呐喊:再见了,李慧,再见了,西京大学。我不后悔,我曾经那么认真的喜欢过你。

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在金一飞的眼前,他多么想和李慧好好的告别。

金一飞木然地走进一间自习教室,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向旁边正在自习的学生借来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了以下的文字。

西京大学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八年,而现在我即将要离开。

帆布鞋踩上铺满鹅卵石的小径,青春的双眼望向外面的世界,美丽的校园看似单一的生活,我以为我懂你。在栀子花的香味中埋首书海,匆匆的身影走过成排的香樟树。美丽的校园,快节奏的生活,我以为我懂你。你似乎总是催我前进,在这离别的时刻,为何我眼泪会情不自禁。

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曾共同专注于同一个目标,曾一起追逐过心中的梦想。我们曾在这里一路同行,毕业后我目送你们一个一个离开,而今我也即将离开,这永远唯一的西京大学,我永远的青春。我以为我会成为你的一部分,这里全是我过去的身影,永远的西京大学,也许我却从未真正懂你。

在生命的旅途中,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许多事,看着,看着,就淡了;许多梦,做着,做着,就断了;许多泪,流着,流着,就干了。其实不是不深情,而是曾经 ,情太深;不是不懂爱,是爱过,知酒浓。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那些痛过的、哭过的,都演绎成了坚强。那些不忍遗忘的,都风干成了道道风景。人生何需太完美,因为爱,所以放手,因为放手,所以沉默,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轻回眸,处处别有洞天。

 

金一飞就要离开西京了,心里有点舍不得,一旦他离开西京,想再逛一逛西京大学就很难了,他想最后再好好的把这里再看一看,他在西京大学校园里待了一天,他一个人,沿着当初和李慧一起走过的路,又重走了一回,他一边走一边把感情隐藏起来,他心里面清楚,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到当初了。这一天,他在校园里好像是在找他不小心弄丢的了的东西,其实,他知道,有些东西是永远也找不回来了。他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停住,好让他能慢慢的好好的回顾,他在大学里失去的四年时光。

金一飞在学校大草坪——情侣坡,坐了好久好久,他感觉腿都有点发麻了,才站起来准备离开,他又忍不住扭过脸,看了一眼他和李慧曾经经常坐过的地方——那里现在只有空荡荡的一片青草。走了一段路以后,他又回过头来,怀着复杂的心情,向那片青草投去最后的一瞥。别了,我的情侣坡,别了,我洒过欢乐和伤心泪水的地方,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里的一切,即便我将要离开这里,但愿我还能在梦中再回到这里来。

金一飞在西京大学图书馆东大门前驻足回忆了好久好久,曾经大学里的一幕幕一一在脑海里闪过。

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金一飞不得不离开西京大学,在跨出大门的一瞬间,他又回头看了一眼,蓦然发现他背后的一栋一栋的教学楼,忽然高大起来,校门口“西京大学”四个大字格外凝重,也似乎有了生命。

他心里想着:西京大学,让我再好好的看你。他挥挥手,在心里大声喊道:再见,西京大学。

金一飞回到他在外国语学校的宿舍,简单洗漱之后就睡了。

第二天,金一飞一觉醒来,觉得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包括痛苦在内的一切,暂时都是模糊的,他走出了宿舍,又毫无目的地走出了校门,昏昏沉沉来到街道上,此时的他,仿佛听不见外面周围的一切嘈杂的声音,只是伤心的漫无目的地走着。他心里明白,从今以后,李慧再也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了,他留在西京精神上最重要的一根支柱,已经被抽掉了,这使他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苦,他呆呆的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此刻他的眼里,已经满含了泪水。

这几天,金一飞经常一个人在西京街上游荡,他好希望能再见李慧一面,不知为什么,金一飞突然非常渴望能最后再见李慧一面,在他离开西京之前,他好想好想再见一次她。想起李慧,想起他们在西京的七年时光,一股强烈的辛辣冲上了他的鼻根,两颗泪珠便从他紧闭着的眼角里慢慢地滑落出来,他闭住眼睛,让汹涌的泪水在脸颊上溪流般地纵情流淌。

金一飞曾无数次的幻想他们俩再次见面的情景。在街边拐角处的不期而遇,在熟悉的电影院门口迎面相遇······金一飞深深感受到西京城是如此的大,人口是如此的多,茫茫人海中,两个人遇见真的是不容易,但转念一想,即使是遇见了又能怎么样呢,他们也已经不能再次相拥,也许是老天也不忍心让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再次四目相对,就算真的四目相对时,金一飞又能说什么呢,他除了流泪,还是流泪。都说西京城街上美女如云,可对于此时的金一飞而言,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希望能跟李慧偶遇。正应了古人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依旧繁华热闹的磁器口千年古镇,商贩们挖空心思向游客兜售小商品,真可谓用心良苦、花样别致。古装打扮的店小二,挽着云髻的招待员,小贩们满街的叫卖声,牵着金一飞的思绪,顺着时光隧道,回到从前——曾经在无数个的午后,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西京的这个千年古街上。金一飞和李慧手牵手一起,融入了中外游客的人流,徜徉在树影斑驳的青石街上,路两侧有不少砖木结构的店铺和有飞檐雕花的客栈,石板路上,被车轮磨出的深深印辙,向今人诉说着千年沧桑的历史,脚下的青石路踏阶而上,一阶连着一阶地向前延伸着,由于年代久远,风吹日晒,车马行人,雨水冲刷,每块石板几乎均被雕琢得光滑可鉴。石缝中有几棵生长的小草,倔犟地探出头来,与过往的行人打招呼,那时的金一飞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有一天会真的和李慧分手。

金一飞走累了,坐到曾经坐过的公交站台休息,他垂着头呆呆地坐在公交车的站台上,公交车进站了也不见他起身,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傻傻的看着。他决定把一切美好封存,独自一人回家,把他们曾经所拥有的过去遗忘在风里,从此以后在李慧的视野里消失。

不知不觉,金一飞又一次走到了沙区公园大门口,他再次走着那些熟悉的桥和路,一切仿佛从没变过,只是他身边再也不会有李慧,他想起他们曾经在一起时说过的大话,想起这些,金一飞忍不住笑了,眼泪不小心流进嘴里,涩涩的。他突然有些恍惚,曾经的那些回忆,那些事,真的发生过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走在熟悉的路上,会莫名的心痛?他好想把脑海里的一切都记下来,好让离开后的自己不要忘记,因为,这是他的青春。

金一飞独自在公园内河边的石阶上坐了好久好久,这是他落过泪的地方,那还是李慧第一次和他提分手的时候,他再一次伤感的追忆当初的情景。

夜幕降临,西京城里的霓虹灯有规律地变着颜色。金一飞想多看看这些熟悉的地方,心想即将要永远的离开这座熟悉的城市,在这里的所有记忆都会被封存起来,也许会掩上一层厚厚的尘土,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打开。他离开西京之后,会继续走自己的路,他和李慧也许有一天还会相逢,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那一天了。

夜色越来越浓,西京街头的吵闹声也略弱了一些,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一切,对金一飞来说,都有一种亲切感,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七年,渐渐对这座城市有了感情,可是,他现在就要向这里的一切告别了。再见了,我亲爱的西京。

金一飞怀着愉快而又伤感的情绪,用脚步、用心灵,回溯了自己在西京七年的历程。最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一人回到宿舍,呆呆的躺在床上,将手机音乐调成循环播放模式,播放的歌曲是《青春无悔》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最心爱的你,像是梦中的风景。

说梦醒后你会去,我相信,

不忧愁的脸,是我的少年,

不诚惶的眼,等岁月改变。

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斜,

人和人相互在街头边道再见。

你说你青春无悔,包括对我的爱恋,

你说岁月会改变,相许的终身的诺。。

你说亲爱的,道声再见。

转过年轻的脸,

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眼,

是谁的声音 ,唱我们的歌。

是谁的琴弦撩我的心弦。

你走后依旧的街,

有着青春依旧的歌,

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

都说是青春无悔,包括所有的爱恋。

都还在纷纷说着,相许终身的诺言。

都说亲爱的,亲爱的永远,

都是永远年轻的脸。

永远永远,不变的眼。

 

 

 

第三十八章:再见了外国语

第二天,金一飞一早醒来,起床,简单洗漱之后,便出宿舍门,走在西京外国语学校熟悉的校园里,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外国语气息,处在喧闹街区的校园,一栋体育馆,两栋宿舍楼,三栋教学楼,还有一栋大食堂,处处都有他曾经的身影。曾经走过无数遍的“致远桥”,也是连接宿舍和教室的必经之路,曾经的他经常都是匆匆的走过,没有长时间的停留。如今,他再次一个人站在致远桥上,思绪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一幕幕过去生活的画面,又仿佛重新在眼前回放。风儿轻轻地吹,叶子轻轻地摇。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样倒映在微微荡起涟漪的湖面;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三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未来再见时,是否还是那旧日熟悉的面孔。

金一飞在心里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外国语,再见了。

接下来的几天,金一飞向张德华校长提交了辞职申请,并按照程序办理了辞职手续。

在一个难眠之夜,金一飞在宿舍动笔写下了这篇文章——《再见了,外国语》

全文如下:

未曾想过时光流转,转瞬即逝,大学毕业的第一站旅行即将到站,回首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感动与感恩并存。

我是一个愿意相信缘分,且随缘、惜缘的人。2013年8月,我遇见了刘老师,遇见了物理组,遇见了外国语,开启了我全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从此缘分深深浅浅,回忆不曾忘怀,感恩在外国语这座美丽的校园里度过了三年时光,以及在这三年时光里遇见的美好的人和事。

总有一些年华,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总有一些花开,芬芳了流年,美丽了相遇。感谢有你们,陪我度过这美好的三年岁月。在这三年里,我所遇见的每一个智慧的人,都让我受益匪浅。刘老师教会了我在专业领域要专心投入、刻苦专研。在孙老师身上学到了,教师可以以一个幽默但不失严谨的姿态来和学生平易相处。每当看到做事认真、工作勤奋的王主任,就有种无形的力量让我在平日里的工作中都不好意思偷懒。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每一位老师的智慧,都是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感恩这三年里,跟我一起搭班共事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平日里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学在外国语,与书香为伍;生活在外国语,与蔷薇花为伴。蔷薇爬满架,奋斗趁年华;这世上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所有的无心插柳,背后都有过无数的汗水和大把大把无人问津的默默耕耘。风会记得花的香,日子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流淌,你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每天的坚持、坚守,用你们的实际行动,为外国语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芳华如旧,岁月笔墨,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桃李芬芳天下事 ,纸笔书页自长留。你们默默努力奋斗的身影,成了外国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很荣幸,在这三年里,我很幸运的成为了你们中的一员。从日出到日落,从晨曦到月光,从寒冬到酷暑,风雨无阻,每天清晨六点半,外国语有早读课的老师、值日的校领导以及各班的班主任们,都准时的到岗到位,迎接着每一位学生进入校园、走进教室,开启一日的晨读时光。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复一日,平凡铸就伟大。

感恩我们物理组的一群小伙伴们,感谢你们陪着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跟你们在一起的三年时光,是一首诗,既浪漫又现实;三年时光,是一首歌,主旋律是奋斗和拼搏。在这三年里,每一朵花开,每一滴雨落,每一个四季更迭,一切微小的事情,都与你们有关,和你们在一起的这段日子里,所有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一体,回忆所及,皆是甜。和你们工作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将在我的记忆里妥帖地珍藏,永远露水般新鲜。而且,那一幕一幕电影般的画面,随时都会切换成自动播放模式,日期都清晰可见,耳边响起的依旧是你们打闹时的欢声笑语。时间让经历慢慢变成了故事,记忆深处,是可以无数次反复回味、咀嚼的美好时光。一路风雨一路风景,感谢你们与我同行;在我人生的迷茫期,还好有你们在身旁。有你们,真好。

时间识人,岁月知心。深深的话,浅浅的说;长长的路,慢慢的走。我要再次感谢刘老师,感恩2013年和您初次相遇相识,感恩在这三年里,您对我的谆谆教诲、理解鼓励、还有春风化雨般的默默关心和支持。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在微格教室给我一节一节的指导模拟上课;感谢您牺牲自己难得的休息时间,帮我一遍一遍的修改专业论文;您对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可惜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三年的外国语工作生活即将落下帷幕,依然记得刚刚来到外国语时,感谢校领导张校长给刚刚毕业的我提供了一间单人宿舍,那时候一个人住在学生宿舍,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感觉自己仿佛依然还处在学生时代。在校园里,一周都可以不出校门的自己,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在办公室备课,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之外,偶尔也会躺在草坪上看白云慢慢从头顶飘过,也会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致远桥”上望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发呆,经常在黑夜里被办公室里的灯光所感动,在春天看枯草泛绿,在秋天听秋风扫落叶,深夜斜靠在床上就着昏暗的床头灯,捧着自己心爱的书,久久舍不得放下,在独自煎熬的日子里,努力学着诗意地生活。只怪指缝太宽,时间太瘦,一转眼三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说离别的季节,感谢这三年,一路走来,有你们在身旁,给予我最真挚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你们,我最可亲可敬的外国语人,虽然以后我们不再是同事,但我们永远是朋友。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还会相遇,还能在一起聊聊我们曾经一起共同经历的那些人和事。

走在熟悉的校园,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外国语气息,处在喧闹街区的校园,一栋体育馆,两栋宿舍楼,三栋教学楼,还有一栋大食堂,处处都有我曾经的身影。曾经走过无数遍的“致远桥”,也是连接宿舍和教室的必经之路,曾经都是匆匆的走过,没有长时间的停留。如今,再次一个人站在致远桥上,思绪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一幕一幕过去生活的画面,又仿佛重新在眼前回放。风儿轻轻地吹,叶子轻轻地摇,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样倒映在微微荡起涟漪的湖面;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三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我们未来再见面时,是否还是那旧日熟悉的面孔。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光阴如流水般流逝,流情愫一纸。缘聚缘散,无可奈何,再次感恩缘分,在我生命中,遇见了刘老师,遇见了物理组,遇见了外国语,感恩在外国语遇到的每一个人,感恩在外国语经历的每一件事,感恩在外国语的三年时光。感谢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们,谢谢你们,我最可亲可敬的外国语人。再见了,刘老师;再见了,物理组;再见了,外国语。

 

金一飞在日记本上写了以下文字:

在外国语的这三年,是我沉淀的三年、成长的三年、超越的三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滴落过我的汗水,珍藏过我的泪水和感动,承载了我的温暖与憧憬,我很幸运,能够遇见外国语。

 

一些不舍得丢的旧物件里,藏着自己的念想,回不去的旧时光,无论欢喜,无论疼痛,无论好与坏,都是自己曾经努力生活的痕迹。

金一飞一边整理旧物一边用手机QQ音乐,单曲循环播放着歌曲:如果爱还在。

经过多年以后读懂了好与坏,

可是昔日的故事,它早已不再,

翻阅曾经保留的旧照片,

幕幕往事重又回想起来。

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会明白,

原来丢掉了自己一生的所爱。

想要回到过去早已不存在,

只能把所有的美好留在脑海。

如果爱还在你心中没有离开,

多年以后还能大胆说出来,

那份陈酿多年,

多年的相思酒。

一定会是刻骨铭心的真与爱,

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会明白,

原来丢掉了自己一生的所爱。

想要回到过去早已不存在,

只能把所有的美好留在脑海。

如果爱还在你心中没有离开,

多年以后还能大胆说出来,

那份陈酿多年,

多年的相思酒。

一定会是刻骨铭心的真与爱,

带着满是疲惫的期待,

也许未来的梦它从未醒来,

缘聚缘散早有安排,

把握现在才是最好的存在,

把握现在才是最好的存在。

 未完待续......


田红飞.png作者简介:田红飞,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梦》,《留不住的青春》,散文集《散文十二家》,参与编写《如皋百人话百年》,多篇散文被多家省市级公众号平台采用,家有纸质藏书千余册。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67.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学子练笔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相关文章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钱进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钱进

走在追梦的路上——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钱进 读书亦是读人,见人方能见章。初见钱进,白白净净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透着一股书卷气。相处久了,你才会发现,其实在他文人的外表下,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军人的血,浑身上下散发出的还是那股不变的...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我与文字的千丝万缕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因为念书甚少的原因,每每有人跟张平美谈及文字文学之类的字眼,她内心的卑微感不免油然而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手足无措,显得忐忑不安。“我一直以为,文字与文学那些事,与高学历高阅历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做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记得郭德纲在相声中曾谈及一个话题,相声艺人之间究竟比拼什么?他说拼到底的是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底蕴,就走不远。杜新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文化可以让人远离浅薄与庸俗。其实,不仅相...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5)——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5)——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读书之我观——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读书,单就这两个字,在信息化程度日渐加深的社会,听来就已经觉得难能可贵。街上、公交车里、饭桌上……看到的更多是老老少少捧着手机的情景。当然,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是整个社会趋势...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9)——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9)——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温和地坐在昏黄里——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郝明智 暮春时节,陌上花开。欣悉如皋初级中学郝明智老师的文化历史散文集《走进1643年的春天》即将出版,我第一时间电话祝贺,周末的午后,我们相约在东大街隐青集,共同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郝明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32)——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狂人”一生欢愉的游戏——访如皋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黄赟 阅读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原本有些内敛的大男生会一改常态和你侃侃而谈。就像认识黄赟的人说的那样——在文学领域,他是个狂人。阅读于他而言,是一生欢愉的游戏!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