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当爱已成往事 ——陈曦霞

季健2年前 (2023-03-24)散文随笔3711

当爱已成往事

作者:陈曦霞

活着就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日子的累积,但有着丰富情感的人类往往会久觉不爱,创造了各种节日、纪念日来让平凡的日子有着不同的滋味。继二十四节气“春分”后的4月1日是愚人节,但今年的4月1日,有着更不一样的纪念意义。

2023年4月1日,是张国荣逝去20周年纪念日。

我以为,张国荣和其他演艺界消逝的明星一样,已经被许多人所忘记了,我以为,只有我这样固执的用手帕而拒绝用纸巾的女子,才会有这种浓重的怀旧情节,才会一直记得他曾经那么耀眼地存在过,并且一直怀念至今,或更长久的时间,但CCTV15《中华情》演唱会上,当貌似张国荣的陈志明一出场,当舞台大屏幕打出了张国荣的演出剧照,现场响起了意味深长的如雷掌声,我发现,我的以为是个错误。

他还活着,活在许多人的心中。

20年前的我当时在江北一个很具规模的国营厂做销售,我总是提着工厂的产品说明书闯荡在长江两岸,很有些“女强人”的味道,但其实我骨子里却有着浓厚的小资情节,我爱一切风花雪月的东西,当然包括音乐。那年的4月1日,我出差到江南的无锡,晚上在超市看到他的两本专辑。那时我绝想不到几乎在同一时间,那个香港乐坛不老的神话即将画上句号。我不是任何艺人的“粉丝”,面对新人层出不穷的演艺界,我怎可能死心塌地地爱上某一人?但同时很矛盾,就像我一直固执地用手帕而拒绝用纸巾,我很怀旧,尤其是人,还有歌。长久以来我一直对有着独特嗓音的歌者情有独钟,像徐小凤,蔡琴,谭咏麟,当然,也包括独特的张国荣。他那特有的优雅而俊美的外形,忧郁,落寞而又娇娆的眼神,让我每次在银屏前见到都会叹息一番:此人只应天上有啊!

而就在当晚,他却真的以一种飞翔的姿态在那年的愚人节为自己的人生落下了帷幕。这种冥冥之中的巧合让我愕然得浑身发冷。那一段时间的宣传媒介对这此事件的评论铺天盖地,至于他是中邪,还是压力,精神失状况,更年期,还是情感纠葛导致他最后的绝望,其死因媒体当年并没有大篇幅地蜚短流长,有的更多的是对他的决意离去的同情和怀念。

如果你现在百度“张国荣”,网页会呈现他短暂一生的无数高光时刻。他的爱好一栏写着:羽毛球,读书,绘画,家装。其实他也是位“邻家哥哥”呢。他的爱人一栏写着:唐鹤德。在20年前,当时仍被不少人所唾弃的同性恋,媒体那时就表现出了正常的宽容和文明。这多元时代的善良,无疑给了深深受伤的“哥迷”们莫大的安慰。

听歌,在暖暖的午后阳台,或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蜷在书房的沙发中,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闭上眼睛,完全放松紧绷的神经,听缓缓的犹如天籁的音乐,听歌声中的深情倾诉,如果有着共鸣或共情,那的确是种享受。张国荣独特的歌声非常适宜在那种环境那种心情下倾听。实话实说,我的确不是“哥迷”,所以对他的生平不甚了解,也不敢滥竽充数地细数他众多脍炙人口的曲目和影视作品。但印象极深的还是有的:那个有着兰花指般无时无刻不是美到极致的程蝶衣,那首荡气回肠的《为你钟情》,还有那首只听过一次的《我》:我就是我,像空中不一样的烟火——一个生命的逝去为何让人如此叹息,只因在他的歌声与演绎中,有着太多令人震撼的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国荣的确有着非凡的魅力,但在当年,那在心中洇染许久的惆怅却并非是对他的痴迷,而是对那鲜活生命的如此刻意地离去的悲伤。

其实,正如当年媒体所说,对于舞台上如此耀眼绚丽熠熠生辉的夺目光彩也难掩其寂寞心情的张国荣来说,他的离去或许真的是一种解脱。癌症病人不怕死,精神苦到极致的人也许亦会视死如归,只是他选择的这种离去方式过于残忍了。就在他离去的八天后,我国近代著名剧作家吴祖光遽然仙逝,享年87岁。几乎比张国荣年长半个世纪的老人家走得很安详,他的归去因另一个世界里的他挚爱的新凤霞的等待而让世人淡化了些许悲哀。没有人将他与新凤霞清澈得不染烟尘的一生恪守与张国荣和唐唐的一往情深相提并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和感情的权利。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是去追随自己的爱和真,一个却是放弃了世间的爱与真,两种逝去给人的感触是如此天壤之别。

人,总是会死的,没有长生不老之身,但方式不一样。我们无法选择怎么生,张国荣却能选择怎样死,生命,自己做主,何等血腥的潇洒!当年,伊拉克战火未灭,随后美国“9·11”,接着是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人肉炸弹——战争中那些不甘的残酷的死亡,镜头前那些泪流满面的妇女和儿童,总是让我不忍驻目,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今年年初的土耳其大地震,那些让鬼神为之泣的求生,更是让我每每想起,心中总是泛起另一种痛,一种彻入骨髓的痛。

新型冠状病毒纠缠了几乎全球人类的3年,那些我们被迫蜗居的日子里,我们又思考了哪些生与死的问题呢? 还有现在战火依然未熄灭的俄乌战争,在战争与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还能选择生与死吗?人类,是何等的脆弱与无奈!

尘埃落定,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一切都已过去,无论是爱,还是痛,都会在时光的洗涤下成为往事,就像“90后”“00后”们不一定都知道张国荣是谁,吴祖光又是谁,就像我无法保证“哥哥”的声音将一直被我珍存,《海瑞罢官》的剧情我亦淡忘。

人生一世,就是不断分分合合、分分合合的过程,邂逅和重逢,终究躲不过时光最后的背影。风继续吹,美好感动的回忆放在心中,昨日不复返,未来还未来,活在当下,当爱已成往事,你认真过,珍惜过,就没有遗憾。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6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季健《阅读的力量》序汪  政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很高兴为季健兄的《阅读的力量》写几句话。 这是一本特殊的书,是一本为读书人画像的书。书中的读书人都生活在如皋市。我有幸在这座苏中小城工作生活了二...

我的懵懂童年

我的懵懂童年

我的懵懂童年陈彦这段时间我老是梦见儿时低矮的茅草屋,梦见茅草屋前成片的胡桑地,梦见桑果成熟,我腆着小肚皮,打着饱嗝,嘴唇黑得像熊猫,跟在其他的小伙伴后面从胡桑地里钻出来,用乌紫的小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却在笑别人是“三花脸”。小时候,吃完桑葚...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

青青剃须,诠释博爱医者仁心陈曦霞这年代,有两个地方不能有家人:没有家人在医院,没有家人在监狱。道理不言而喻,但是2019年3月,我们进了医院,确切地说,是我爱人住进了医院——他发生了一起不应该的工伤事故,在拍片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肾脏里...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张玉兰岁月如流,这个年又过去九天了。总觉得现在这年味越来越淡。回想当年每进入腊月,就闻到年味了。尤其是记忆中的童年年味,比现在过年有滋有味,而且那种情景仍在眼前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可能记忆容易产生错觉也容易捉弄人。可惜的是...

看戏

看戏

看戏陈煜记得小时候,村称之为大队。父亲在邻大队做老师,我便在那儿上一年级。一次放学,父亲说要参加晚上的政治学习,让我先回去。排队刚出校门,大伙儿就像从笼子里钻出来的小鸟,叽叽喳喳,撒了欢儿向前跑。有的没有书包,夹着两本破书直往前冲;有的一手...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