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你值得被爱,你就是一份礼物 ——陈曦霞
爱自己,你值得被爱,你就是一份礼物
——读露易丝·海《心的重建》有感
作者:陈曦霞
《樊登读书》我已经听了五年多了,他现在的名字是《帆书》。我是自己付费的,所以,抱着不浪费的宗旨,我囫囵吞枣听完了所有的书,但一定不记得所有的内容,只有书名基本都记得。有些书我会反复听,看自己当天的心理需求。
露易丝・海的《心的重建》我听了10遍。OMGD。大体情节记得,但亮点不记得,毕竟,读书平台只是分享的精华,只是讲重点,容易左耳听右耳出,真正读书,看纸质书,慢慢读,细细品,眼睛连着脑子,走心了,记忆会很深。
露易丝・海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被誉为“最接近圣人的人”,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心的重建》是她的新作,她的经典作品《生命的重建》全球销量3000万,翻译成29种语言。《心的重建》这本书中,露易丝·海主要想指导读者在经历失去时如何疗愈自己,让自己积极地生活。
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失去,包括失恋、离婚、亲人远离、爱人或亲人死亡、失业、失去朋友、爱宠去世等,《心的重建》通过分享真实精彩的生命故事教给大家正面自我肯定的力量和新的思维方式。
对,故事。《樊登读书》分享提到的故事都是浓缩版的,看故事还得读原作。实话实说,纸质书《心的重建》字体有点小,看起来不是太舒服,我一开始是走马观花翻了一遍,因为是心不在焉,并没有真正看出什么来,但是,当我专注于其中某个故事,认真阅读,不得不承认,这“鸡汤”就是带勺子的“鸡汤”,喝了它,是有营养的。
我们这一生会不断面临着失去,有些是失去,有些却是永远逝去。失去带来的伤痛在所难免,但如何面对这种伤痛,却是每一个人可以主动做出的选择。是一直痛不欲生,深陷伤痛不能自拔,还是努力实现平和地治愈伤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只有真正面对失去,意识到失去和伤痛,我们才能完全治愈我们的心灵。人们常常会因为身边的朋友不理解自己而生气,但是能够真正领会你失去的只有你自己。别人不能,也永远不会领会到,所以只有你自己才能治愈自己的失去。
天下事大多如此,解铃还须系铃人,别人的劝导和书里的道理,都是外因,最终,还得靠你自己去开悟。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失去采取的不同方式,以及用本书所讲述的疗愈之道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些失去。比如,在爱情中,当你的恋爱对象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就不要再继续这段恋情了(我的理解是:森林很大,不要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同样的,在婚姻中,当这段婚姻不再被需要时,它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我的理解是:有爱者有爱,无爱者自由。一生所寻,无非这两样,得其一足以,不要贪心)。面对挚爱的天人永隔,正面的心态是: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每个人只会陪你走一段路,这段路无论长还是短,都是来自生命诚挚的礼物。
书中反复强调的,我们对这些失去所带来的痛苦的看法,更多的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选择的想法会深刻影响我们的内部世界。面对失去,“毁灭”和“丰富”这对反义词就会对我们造成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失去后,不是去追问“为什么失去”,而是从失去中找到其中的意义,寻找这些失去背后的真谛。我们无法阻止这些失去的发生,但我们的想法可以改变失去发生后的一切,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些失去。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自己都是绝对的主角,但是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又是微不足道的配角。无数人中途登场,无数人中场退出,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爱,都是对“别人”的爱,这些爱都要适可而止,而爱自己才要尽心尽力。
随着我的年龄的越来越大,我现在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简单的喜欢最长远。身边越来越多的失去随时提醒我:生命本身就是礼物。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天赐予这个世界的一份礼物,不想去死,就好好珍爱这份礼物,珍爱自己!
也许这就是露易丝希望通过这本《心的重建》最终传达的思想吧。
在我的人生过往里,我经历了我的太祖母、祖母、外公、外婆、姑姑的相继去世,也经历了最爱的狐狸犬毛毛的消失。我接受这些离去,而且我相信,死亡不是消失,遗忘才是,这些离去的亲人,包括毛毛,一定在另一个世界注视着我,只要我想,就可以和他(她)们交流,而且,终有一天,我们会相聚。
有人说:忘记一个人,只需要两件东西——时间和新欢。其实比时间和新欢更有效的是:离开原地,往前走。这世上没有放不下的人与事,只有回不去的当初;没有抛不开的爱与恨,只有走不出的自己。
亦舒说:每个人的归宿,都是自己。
《心的重建》看完,我想给自己再投喂一勺“鸡汤”: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睡安稳的觉,把时间用在健康和快乐上,而不是痛苦的回忆和无用的抱怨上。
对,不要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就会有新的一批骏马等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