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回忆夜校扫盲班——万元坤

季健2年前 (2023-04-10)散文随笔3121

回忆夜校扫盲班

万元坤

我的母亲叫郭萍,这是解放后户藉登记时取的名字。她出生在镇江,年轻时随父亲迁居如皋。受旧社会“重男轻女”、“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的影响,她没有上过学,求知的欲望非常强烈。       1954年,国家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这一年的6月,如城镇开办了扫盲夜校。听到这个消息,母亲迫不及待的报名参加。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多苦多累,母亲从不间断。夜校办在附近的志雅楼,那里有个茶座,下午是说书先生的书场,入夜,一盏汽油灯高高挂在书场的横梁上,照得书场里通亮。一个别样的“大教室”里人坐的满满的。其中,有一些是我这样来陪学的孩子。

母亲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时,绝对不允许我这个“多动症”挤坐在她的身旁,而是让我自由活动,于是,我便加入了陪读的“儿童团”,常玩的游戏是捉迷藏。

老师在教台前认真的讲,母亲在小本本上认真的记,一笔一划、一撇一捺,从不马虎。经过扫盲班几个月的学习,母亲会认会写了几百个字。

要不是正赶上要去南通市一个服装店学习服装加工,母亲是不会中途停学的。

那时的我,因为母亲去了南通,一个人留在家中,每到晚上,觉得特别的不自在,心里惦记着的是那些已经与我熟识的、仍在陪读的孩子,而他们也惦记着我这个“孩子王”。于是我依然隔三差五的去到扫盲班,有时还会提前去,帮助揩黑板。一次,我遇见了锦锈街道(居委会)的书记童率仁,他知道我在京江小学己读高年级,让我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几个字,画几幅画给他看看,我写了也画了,结果让我出乎意料,他交给了我一个“小”任务,让我当起了真正的“陪读员”,在老师讲完课后,专门为几位学得差的学员当辅导。住我家隔壁的居民组长叫王兆珍,长的胖点,上课时常打呵欠,她平时对我和我家特好,我乐意当她的辅导。有时她带我回到她的家中,留我住在她家,我就在小油灯下,继续当她的辅导员。母亲从南通学艺回家后,兴奋的告诉我:多亏在夜校扫盲班学了几个月,在南通学缝纫,做栽剪打样才方便了很多。1956年,合作化高潮,母亲进了如皋服装厂,成为如皋第一代懂得使用缝纫机加工服装的女工。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7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丁  捷传承,从来都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存在;传承者,背对潮流,特立独行,在固执而寂寞的行走中,苍老着青春,燃烧了韶华,却难得有人为之喝彩。只有岁月历练者,跋涉了桑田,阅尽了沧海,才能拨开世俗的厚尘,顿悟并发掘其中的奇巧与...

婚礼上的反诈警察

婚礼上的反诈警察

婚礼上的反诈警察邓 兮 阿桑终于抽出一天时间来结婚了,婚礼前夕我问他,你想好了典礼上要说什么了吗?他拍着胸脯说,早就想好了,绝对和别人不一样。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婚礼这一天,我和阿桑站在台上,司仪问他,新郎,你有什么话要...

年来年往

年来年往

年来年往周荣丽光阴在指尖轻轻滑落,像天上的星星落入了草丛,纵身一跃,日子又跳到了年末岁首。无需目送,2021已破空而去,不由分说。春节是最团圆最喜庆的日子,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只有过了除夕,才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回家过年是一年忙到头缓缓气、借...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张源源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才会一去不回。我出生那年,奶奶五十二岁,我十岁那年,奶奶六十二岁,我结婚那年,奶奶七十五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奶奶八十九岁。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您选我做孙女三十六载。2022年2月15日中午11:...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4)班陈光瑞“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城市里的春天才星星点点,而乡村里的春天却已欣欣向荣,一派繁华。这次的春游,我推荐大家跟着我去乡村玩一玩。乡村春...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张颢龄 今天我听说有一种酒能够变成彩虹的样子,我觉得非常有趣。事不迟疑,我想做个实验。我从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了实验需要的材料:几瓶不同颜色的色素、又细又长的试管、几个又高又粗的量杯、一根又细又高的滴管、一个短短的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