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比翼齐飞的俊鸟 ——如皋青年作家刘逸夫妇赴苏分享系列活动侧记

季健2年前 (2023-05-15)散文随笔3749

比翼齐飞的俊鸟

——如皋青年作家刘逸夫妇赴苏分享系列活动侧记

作者:吕亚琴

题记:“成长”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过程,“成长”是一种自我觉醒,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看清事物的本质,悟透真实的人生”才是文学的灵魂,也是作家真正的使命。


刘逸是个九零后的姑娘,她是一个“被上帝一次次遗忘却又一次次获得宠爱”的天使,先天不足,由于脑瘫,导致无法站立,生活不能自理。曾经她是被人们放弃的“怪胎”:父母从心底不能接纳自己的孩子是残疾的事实,学校不愿收下这样一个行动不便的学生;是奶奶不允许她“在家待成别人口中的‘呆子’和‘傻子’”,坚持用一辆三轮车接送陪着刘逸走完九年义务教育的路,这是普通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千多个日夜,起早贪黑的祖孙,那个我们以为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教室,对于刘逸来说曾是无法企及的梦想。青春期的她,也曾绝望迷茫,辍学在家的日子,她说生活里见不到光。因为文字,因为强大的网络,因为无坚不摧的毅力,因为大爱,刘逸从默默无闻到为人所知,从接受别人的帮助,到能够帮助别人,真正做到了“渡人自渡”。每一个女孩的出生就注定一个男孩的等待,2018年,刘逸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千里之外,为爱奔赴、为她而来的郭政爽。2021年二月,刘逸结婚了,这不是仓促的决定,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家人的反对、亲友的担心、彼此的磨合,在相恋两年多后步入婚姻的殿堂。2021年年底,刘逸成为一个幸福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这个幸福也是喜忧参半的,她戏谑的说:我们终于把日子过程了一地鸡毛。是啊,谁的日子不是一地鸡毛呢,这就是我们平凡的人生啊!那个曾经被生活遗忘,曾经以为“无路可走”的姑娘,终于活成了普通妇人的模样,上“普通的学校”,为人妻、为人母,在生活的键盘上敲打出油盐酱醋的交响曲。这样的人生就如同这次刘逸赴苏分享的主题:如果生活没有给我让路,那我就自己开路。

第一站彩香中学 (1).jpg第一站彩香中学 (2).jpg

511日下午,是刘逸夫妇到苏分享活动的第一站是苏州一中分校彩香实验中学。因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他们选择了自己搭车,真的是风尘仆仆,16:00的活动,15:30他们才赶到学校,郭政爽憨憨的说:“怕晕车,饭都没敢多吃。”16:00活动准时开始,郭政爽推着刘逸出现在会场的时候,掌声雷动,校领导放下原本的工作计划参加了刘逸的分享活动。由于身体的不适,刘逸需要不时地调整自己的坐姿,这样才不至于滑下轮椅,郭政爽配合妻子举着稿子,这“妇”唱“夫”随的样子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因为“身体不听话”,刘逸会情不自禁的移动,话筒也就必须跟着移动,台上始终有一个人陪着刘逸拿话筒,而我们也是在赠书仪式的时候才知道:那是学校的一把长校长邹全红。中途有学生上台想要替换邹校长,邹校长摆手拒绝,而当郭政爽因为不舒服退场后,另一位老师马上上台为刘逸举稿,钱玲副校长则是在负责给刘逸推轮椅,一切都好像那么的顺理成章,而又让人无比感动。台下的孩子们,要么鸦雀无声,要么掌声雷鸣,模式切换得十分自然,活动结束的时候,邹校长无比感慨的说:刘逸老师和我的女儿一样大,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写两本书,我会觉得无比骄傲欣慰。真的很感动,几度泪下。生活不会让每一个人都如意,只有自己不对生活失去希望,对自己有信心,对家人对社会懂得感恩,才会活出自己的精彩。十分受教,感谢刘逸老师。台下再次掌声雷鸣,刘逸夫妻在孩子们目送中,在两位校长的陪同下离开会场,这目光中是满满的敬意和仰慕。分享活动结束后,学校老师陪同刘逸参观了校园,看到学生们纯真的笑脸,刘逸老师的脸上也挂着微笑,她说有种重走青春的感觉。

第二站陆鸿工厂 (5).jpg

第二站陆鸿工厂 (8).jpg

512日上午,在当地爱心人士张海玲老师的陪同下,刘逸参观了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缘跃的陆总是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陆鸿是一位脑瘫患者,小脑指挥神经失常,影响肢体和表情的控制,头经常来回晃动。和刘逸一样,也因为身体的异常,小时候走在大街上都能吸引到别人的目光,那不是因为“关注和喜欢”,而是一种“嘲讽和冷眼”。职高毕业后,陆鸿因身体原因被工厂拒之门外,虽有一技之长却不能自食其力,令他十分沮丧。2002年陆鸿开始创业,现在家庭幸福,事业圆满,还热心公益收留残障人士参加工作。陆鸿的故事给了刘逸更多的启发,刘逸表示:要以陆大哥为榜样,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第三站梅堰实验小学 (1).JPG

第三站梅堰实验小学 (6).JPG

离开缘跃,刘逸夫妻又马不停的奔赴了“下一场分享”——梅堰实验小学,会场在四楼,郭政爽抱着刘逸上楼,当刘逸可以坐下看着孩子们鱼贯而入的走进会场时,小郭已经是气喘吁吁面色惨白,只能闪进一旁的楼道稍作休息,因为活动结束,“背太太下楼”的任务还在他的身上、肩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生活中一个片段,这对郭政爽来说,确实“每一个日常”,任何海誓山盟花前月下对比这样的画面都黯然失色,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梅堰的朱校长热情的接待了刘逸老师,真的是端茶递水嘘寒问暖,志愿者张老师则是默默的摆弄着书的造型。刘逸说得动情,孩子们听得认真,活动的最后,孩子们为刘逸戴上了红领巾,朱校长也鼓励孩子们以刘逸为榜样,要凭自己的努力超越自我帮助别人。

第四站如皋籍爱心人士葛总公司 (2).jpg

第四站如皋籍爱心人士葛总公司 (5).jpg

“去葛总公司坐坐”是个临时决定,葛总是“如皋人在苏州”的优秀代表,作为一个在外打拼的如皋人,葛总一直热心公益,也一直默默关注着刘逸。他是因为前一天看到朋友圈,给刘逸打来电话的,得知刘逸就在吴江区,下午还有三个小时的“空档期”,便热情邀约,要请刘逸夫妇过去坐一坐,参观一下公司。“参观”是葛总客气的说法,葛总的办公室每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逸的到访既没有经济效益,也谈不上“名人效应”,对葛总来说着实是无所谓的。他是担心“伢儿太累,晚上还有活动”,有心提供一个让刘逸夫妇休息的地方,甚至为了陪刘逸夫妻吃晚饭,葛总错过了每周一次接儿子的机会。葛总是“如商”,也是儒商,更是一位才子,他和刘逸分享文学创作的心得,还为刘逸夫妇抚琴。更是热心引荐了企业老总,为刘逸的事业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涉及商业机密,就不过多累述了。

第五站缘起读书会 (3).jpg

第五站缘起读书会 (4).jpg

缘起读书会也是这次刘逸夫妇苏州之行的“源起”:徐志红老师邀刘逸参加读书会活动做分享。512日晚,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五号楼灯火通明,和寂静的校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群可爱的有爱的人们正在一起读书,他们今天读的是刘逸老师的《生命的羽翼》。他们倾听刘逸分享自己的故事,深情诵读刘逸的文章,“没有兴趣的读书是枯燥的,有感悟的读书是有趣的”,在他们的分享交流中,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当得知512日还是刘逸奶奶的生日时,他们在读书会现场唱起了《生日歌》。刘逸几位在苏州工作的同乡,也都赶来了活动的现场,开艺的严总从常熟办事后甚至连饭都没吃就赶到了现场,听完刘逸的分享后也是藏在人堆里买了几本书就匆匆离开,她说感谢刘逸给了她营养,其实我们应该感恩的是她和他们,他们的大爱和理解,让我们相信:当命运给你裂开一条缝时,那是光芒照进来的地方。很多人把自己藏了几年的书带到了现场,请刘逸老师签名留念,有个可爱的女孩在书了标注,还在书的扉页画上了自己喜欢的画儿,主持人梅老师是当地一个学校的老师,还是心理咨询师和作家,她用最文艺的方式为《生命的羽翼》做推广:现场诵读《折翼的天使也飞翔》,这是旅美作家赵美萍老师为刘逸第一部书所作的序,读书活动也因此再次推向高潮,直到刘逸夫妇在当地志愿者的催促下前往酒店休息,大家才意犹未尽的各自散去。

第六站汾湖文体中心 (1).jpg

ded388eff0680751a18e655fd7f094d.png

513日上午,汾湖文体中心主办的“有爱无碍·点亮希望”励志读书分享活动,是此次刘逸夫妻苏州之行的最后一站。汾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项目负责人,缘启社工及心理咨询师宋继芳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助残日,旨在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把爱传递,青年作家刘逸老师把自己的励志故事,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些文字是内心的呐喊,是奋斗的足迹,是时代的强音,更是精神的传递。以书为载体,用自己的故事和坚定的信念给更多人带去新的希望,鼓励更多人砥砺奋进、追逐梦想也是刘逸夫妇此行的初衷。

2023513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69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去往水边的高地

去往水边的高地

去往水边的高地 弋舟 一水韵江苏,我欲见识何处?受命书写这“水”之主题,预先的功课,将我引向了南通的如皋。如皋位于河网稠密、湖荡众多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达4千米以上,全市水乡皆属长江水系——这些,尚只是地理...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

《传承者》序丁  捷传承,从来都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存在;传承者,背对潮流,特立独行,在固执而寂寞的行走中,苍老着青春,燃烧了韶华,却难得有人为之喝彩。只有岁月历练者,跋涉了桑田,阅尽了沧海,才能拨开世俗的厚尘,顿悟并发掘其中的奇巧与...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初识·结识·熟识·共识 江东瘦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博爱医院已经风雨兼程二十载。从初识、结识到熟识,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识那会儿,她的“乳名”叫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从邓元...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4)班陈光瑞“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城市里的春天才星星点点,而乡村里的春天却已欣欣向荣,一派繁华。这次的春游,我推荐大家跟着我去乡村玩一玩。乡村春...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刘关碧踩着起起伏伏的古石板路,扣响一扇扇写满故事的木门,内心莫名的激动,如同遇见从未奢望能够遇见的故人。这弯曲悠长窄窄的小路,宁静得让人心痛。远处穿街而来的风如同异族的歌者,呜呜地来,轻轻捋过我的发丝,就从从容容地跑去,从头顶上从...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顾东来在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副最美的图画——90年代初的如师东河边,有着一排如烟的垂柳,三五成群的学子每人都捧着一本书,有的依着柳树,有的坐在河边,有的来回踱着步子。幼小的我从那时起,便觉得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初中的语文老师姓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