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炸”茄饼——四儿

季健2年前 (2023-07-05)散文随笔2884


炸”茄饼

四儿

 

上周日下午,天空像是龙王和他儿子不知从哪里受了多大的委曲,哭过不停,而且越哭越厉害,怎么也劝不住,而且雷公公也不知趣,不时的轰隆打一下龙王父子,所以雨一下不停地下着,越来越大,梅姑娘把我们老两口关在了家里出不了门,干不了活计。看电视吧,台翻来翻去,都是老一套,不是看过了,就是不好看。看手机,时间长了,眼睛又吃不消,无聊透了。

我说“哎,冰箱里不是还有昨天包馄饨剩下来的堆芯(馅料)吗?没事做,我们不如掆些茄饼,换下口味?”。她经我这一说,也觉得可以,反正是鲜韭菜拌成的,不吃也走味儿。但她不肯我外去,怕我弄的浑身泥和水,她自己穿上雨靴、打上雨伞,到屋外田里剪了三只大茄儿,掐了一些小米葱。

拿回家后,我们开始合作。我拿出两个鸡蛋,调饼料用的面粉。我负责调饼面,水、面粉、切好的小米葱、盐、鸡蛋混入铝锅内,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稠了加水,稀了加面,调了不稠不稀,得靠实战积累的经验,不是自己吹,比那个她行多了,是我的长项。她负责切茄子模型,切成圆片儿,中间划一刀,说实话,这手艺比我好,大小均匀、口子深浅恰当,而且嵌进的馅料得当,就是她的长项。两个人配合,各显所长。

 

image.png


我把两个人的操作过程用手机拍下,传到网上去,让出门在外的家乡人解一解乡愁。套上一首清·费墨娟的诗句“雨雨风风添暮寒,故园望去路漫漫。众人哪解思亲渴?有泪多从暗里弹。”

茄饼应该用掆(杠),不应该用炸。但是现在茄饼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妈妈在时掆茄饼那样,铁锅里只放几调羹油,掆出来的茄饼白白的,脆脆的,干巴巴的,但在那物资匮乏什么都用计划的年代,掆油饼是我们小时候的馋涎欲滴的人间美味了。哪像现在油随便放,茄饼放进去像洗澡一样,掆出来的油饼表面脆酥香鲜,里面的茄儿及馅料嫩滑爽口,胜过八珍玉食。

 

image.png


铁锅里放入足够的油,老伴儿说“油不能少,油少了炸不匀,而且熟的慢。”我收起传统少放点油的心思,油毕竟不是水。打开煤气灶点上火,将油烧的沸腾起来了,由我把两面已滚好的茄饼模块放入热油中,她用筷子负责移动翻身,生熟度也由她决定,她看的比我准。就这样反复运作,不到一个小时三盘子茄饼,一盘子锅摊大功告成。一停锅,两个人不绝 而同的搛上一个,各自己尝尝刚出锅的茄饼来。相互对望、会心一笑,咸淡正好,色味俱佳、口齿留香,对面击掌而笑,太好吃了,更是体会到古人对美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经验总结。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3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彭红霞周末,参加如皋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丁立梅《美的感知》阅读分享会,第一次面对面的认识丁立梅这个女作家。说实话,名人和作家也见过一些,但她给我的印象仍然有一些些的不同。首先这是个会害羞的女作家,写过那么多的作品,做过那么多场演讲...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渔樵耕夫   谢通旅游专列十八个车厢,满载着上千人的旅游大军。火车从江苏常州出发,拉开东北五省游的序幕,跨长江,过黄河,闯关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撒欢,到中俄蒙边境去遛弯儿、、、、、、东北壮行钢铁洪流机声隆,旅游...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

小城春早陈燕周末,去南门桥菜市场。去市场买菜,是近两年新增的爱好。有段时间依赖天猫超市和飞牛网,尽享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了每每打开袋子时抽中“谢谢惠顾”般沮丧的心情。蔫头耷脑的叶菜和莫名颜色的肉类,让人怀疑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任小萍我决定好了的事,一般是难以改变的,除非遇到不可逆的天灾人祸。尽管我在上海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之后在赶回旅店的公交车站摔了一跤,摔到前趴后仰,摔得膝盖充血,腰肌扭伤,摔坏了新买的手机的镜片,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渔樵耕夫   谢 通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史的框架中来考察,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现在我想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来彰显这种民族自豪感,好比...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

彩虹“鸡尾酒”张颢龄 今天我听说有一种酒能够变成彩虹的样子,我觉得非常有趣。事不迟疑,我想做个实验。我从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了实验需要的材料:几瓶不同颜色的色素、又细又长的试管、几个又高又粗的量杯、一根又细又高的滴管、一个短短的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