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扁 食 ——​陈刘平

季健2年前 (2023-08-08)散文随笔4620

扁 食

陈刘平


吾乡自古以来就有一道美食,名曰:扁食。比南方的馄饨、四川的抄手、广东的云吞略大,比北方的饺子稍小。形如元宝,状似簸箕,因此而得名。扁食虽小,内涵丰富。其馅料可荤可素,可有荤有素。荤者可用猪、牛、羊、鱼肉、虾仁、蚬子、油渣、鸡蛋等,素的可用白菜、韭菜、豇豆、酸菜、芹菜、菠菜、蕃瓜头儿、苋菜,冬瓜,洋葱,茭白等,或两两搭配或群英荟萃,视个人的口味和时令而定,有无限可能,不拘泥于哪一种固定模式。小小扁食皮子仿佛可包万物,大肚能容天下美味。可为主食以果腹,可作佳肴以佐酒,越喝越有。

此物虽美,然旧时因物质条件所限,却也不能常有食之,仅逢年过节才狠下决心,偶尔尝个鲜,且不能随心所欲,敞开了肚皮一饱口福,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因此,每每食之,均感觉余味饶舌,三日不去。

待经济状况稍好后,也只有等到下雨天、星期日,趁合家老小都在家,大家一起擀皮子、拌豆馅、包扁食,打打牙祭过过嘴瘾。其胜状不亚于今天能吃上一顿生猛海鲜大餐。乡民淳朴,每逢此时总要额外多包上一些,下好捞起用盘子装着送给左邻右舍一起分享,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小孩子就更夸张了,一吃扁食就端着往外跑,跟小伙伴炫耀,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来说就方便太多了,随时想吃,都很便捷。菜市场称点肉,随手让店家用绞肉机搅成肉糜,买几斤皮子,回家割一把嫩韭菜洗净切碎挤干水分,老娘用大钵头把这些都和在一起,放入葱末姜汁、盐、味精、食油等拌匀,大家一起动手,把馅料放在筛子的正中央,包好的扁食顺着筛子的内框一一排放整齐,渐渐往圆心靠拢,七手八脚地不一会儿就包满一筛子,宛如一副精美的图案,令人不忍破坏。此时,不会包扁食的老爷子早已烧透一锅面汤,把扁食轻轻放入,用铲刀反叩锅沿往锅底缓缓推之,防止粘底。架大火烧开,直到胖嘟嘟的扁食慢慢浮上水面再稍微养一会儿即可。一般人家都会用笊篱抄起,然后用盘子盛放,盛不下的可摊在灶面的瓷砖上。吃的时候,根据各人所好佐以香醋、酱油、辣椒酱等。心急的小孩早就烧虾等不到红,直接用手抓着往嘴里塞,哪怕被烫得嘴直咧也不管不顾,生怕迟了就轮不到他了。不一会儿功夫就风卷残云般的一扫而光。眼睛还不时的往锅里瞟,真是吃着碗里的还望着锅里的,得陇望蜀。父母亲在旁边哪怕自己一个都不曾尝到也笑眯眯的看着孩子们大快朵颐,仿佛那时候才是他们最有成就感的状况,再苦再累也值了。尽情的享受着这并不多见的欢乐时刻。

当然,现在还有更方便的,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外卖,立马就有人送上门来,既方便又快捷,有的口味还可以,但更多的是批量生产的,非人工所为,更吃不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就是聊以充饥罢了,上不了台面,也体验不到亲情。只是不得以而为之。

小小的扁食在有的人眼里仅仅就是一道食品,可有可无,但它在我心里却是永远都不可抹去的回忆,是妈妈的味道,是游子心中不可替代的乡魂,更是见证了家乡日新月异、天翻地覆变化的载体,是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的具体表现。

  我爱扁食,料大家亦如是。

作者简介:陈刘平,笔名:从头越。乡镇某部门副职,已在乡镇扎根27年,爱好文学,尤其对书法情有独钟,业余以书文交友。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5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任小萍(一)吾有一女,文静、端庄。吾有一儿,憨厚、壮实。吾女是我所生。吾儿系我女婿。人说:女婿顶半子。我说:女婿就是儿!说到女婿?儿,就会想到哈尔滨。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去过许多的城市,比如高冷的拉萨、慢时光的喀什、神秘的额济纳旗、...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谨以此文献给看似普通其实并不平凡的所有女性】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渔樵耕夫   谢 通 去年浙江旅行,走了一个大环线,从湖州到杭州,到台州,到温州,到宁波,到绍兴,再到杭州,最后到千岛湖,名山秀水,历历...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任小萍我决定好了的事,一般是难以改变的,除非遇到不可逆的天灾人祸。尽管我在上海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之后在赶回旅店的公交车站摔了一跤,摔到前趴后仰,摔得膝盖充血,腰肌扭伤,摔坏了新买的手机的镜片,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

收藏脚印的人低眉 “岁月的拐弯处/林子里/有鸟鸣自花叶间飘落/一只蓬松着羽毛的青春在行走/液体的思绪/在滴落”天呢这是我十八岁时候的笔迹,谢老师今天找出来发给我……世上怎么有这样好的老师……我早就忘记,年少的自己,是什么模样。那青...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妩 媚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清,来得静,早晚很冷,一夜之间这个城市老少,年轻人都戴上了帽子,网球帽、鸭舌帽,船形帽、无檐软帽、大檐帽,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帽子。北方的风有些刺骨,稍不注意,就会着凉头疼。秋天的北京,你能看...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

不要错过这个春天邹健美“我一直在想季节的转变,我今年不想错过春天,草变绿的那一刻,我要在身边。”《听客溪里的朝圣》中的这句话提醒着我不要错过今年这个春天。“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立春时节须得“咬春”,咬住不放,不许春天轻易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