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文字里的狂欢与泪水——陈曦霞
足球文字里的狂欢与泪水
——读潘采夫《梅西,是谁突然收回向你挥舞的手帕》笔记
作者:陈曦霞
我不是足球迷,只是文字爱好者。我也无法拒绝互联网的诱惑,也时常会丢弃纸质书去做网络文字碎片化的阅读。足球这个人类疯狂的竞技运动我们无人能忽略它,除非你是外星人。大概是22届世界杯梅西封王那个时间段,我读到了潘采夫的《梅西,是谁突然收回向你挥舞的手帕》。
只是公众号一篇千字短文,却让我一见钟情,反复细读了数遍,依然拍案叫绝。
潘采夫是这样开头的:“在沙漠里孤舟一样的体育场内,阿根廷人拿出了手帕准备哭泣,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没想到他们忽然举起手帕欢呼,在梅西轻轻挥动了一下小腿之后。阿根廷人的眼泪,世界球迷的心啊,就这样飘来飘去,被一个小巫师操纵着。”
阿根廷,一个小小的但因为足球而闻名于世的国家;梅西,一个闻名于世,却又低调亲民的球员,就这样以排山倒海之势将我一下子裹挟进了这场世界杯,也让我第一次认识了潘采夫,这个70后的资深媒体人,并不怎么出名的怪才。看文末后读者的留言,我才知道我与潘采夫的“相遇”是一种巧合:貌似潘采夫之前有一段时间没“写字”了,“看样子是世界杯把小潘潘给整激动了,居然开始写字了。”
原来,我是如此幸运。
《梅西,是谁突然收回向你挥舞的手帕》一文中,潘采夫从自己作为一个足球迷的视角,用一个体育部主编(曾经)的视角,多维度剖析了阿根廷对墨西哥2:1那场比赛,点评了梅西踢得好还是不好。足球这个激情澎湃的运动,这场热火朝天的比赛,在潘采夫的解说中,他竟然用了“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这样席慕蓉的诗!同时,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除了赛场,还关注了其他网友的评论,还有球迷的留言:平心而论,我是罗迷,而且是与梅迷死磕的那种,但是这届世界杯我真心的破天荒的支持了梅西,因为斗了那么多年,我们也都慢慢老了,陪伴我们青春的绝代双骄也要落幕了,就像故事的最后结局,大家没羞没躁的生活在一起也挺好的。
这些文字,显然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球迷与球迷之间的调侃与懂得。
潘采夫指点我这样步履蹒跚的“足球盲”看足球背后的诗情画意:看,散着步的梅西,用它灵光乍现的进球,把下一代扶上驴再送一程的助攻,就这样征服了敌对阵营的死忠分子,沙漠里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这哪里是写球赛啊,哪里是写梅西啊,这是写人生呢!
前些时候看到一篇文章里说:文学作品以第一人称“我”写就,总是显得狭隘了,个人圈子就那么大,能有多大的见地呢?但是,潘采夫在这篇文章里说:作为一个世故的人,我不喜欢有人在我的心里加冕,因为从来不愿对人五体投地,但对于梅西这样的艺术家,我愿意在台下不吝啬我的掌声,直到肥腻的巴掌被拍得艳若桃花。
你看,已经是中年的他,毫不避讳自己的“世故”和“肥腻”,但就是这一段描述,真率情,让我立即对“六根”这个公众号对潘采夫这个人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当机立断点了“关注”。对,就是这样的,潘采夫凭借他这一张“素描”吸引了我。
阿根廷,潘采夫带着我第一次认真认识这个诞生过切格瓦拉、博尔赫斯与马拉多纳的国度,他说:这里的人们没我这么矫情,他们会随时举起手中的花手绢,在前一刻,你以为他要擦拭眼泪,在后一刻,他们已经挥动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就是悲情的阿根廷,激情的阿根廷。
结合网络那段时间各类小视频上阿根廷夺冠后铺天盖地的狂欢画面,这段文字有激情,更有难言的柔情。
果然,文章最后这句“梅西,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我从世界杯的狂欢里感受到了泪水,从老潘的理性而诙谐的描述里,感受到了一股浓重的铁汉柔情,剑胆琴心。一如今天早晨看到《六根》里潘采夫的《濮阳胡辣汤,安慰老灵魂》结尾的那句:最后一句,中原不像南方那么野蛮,我们几乎不吃野生动物。不得不说,潘采夫是懂得驾驭文章的“虎头豹尾”的。
从梅西关注足球,关注潘采夫,到关注中超,关注南通支云,再想到了另一段文字:如皋是一片善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神奇沃土,支云是一支善于突破自我创造奇迹的队伍。在如皋奥体,你可以永远去相信,相信进球,相信胜利,相信奇迹。
于是,又认识了这位资深球迷,时评、散文、小说、公文写作、自由行走在各个领域的朱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