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陪宸宸学小古文——周荣林

季健2年前 (2023-09-12)散文随笔3920

陪宸宸学小古文

周荣林

宸宸,是我儿子,在江安实验小学读一年级,刚刚开学不久!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室,年轻美丽的班主任,发了6本新书,宸宸很开心。


新校园,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新希望,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正式学习文化知识了。


其实,从大班开始,就已经开始国学启蒙教育了。我跟他一起背诵古诗词,一起学习成语故事。身正为范,要求他背诵的,我自己先会背诵。


为了增加他的文学功底,我想尽一切办法,还让他背诵小古文。《守株待兔》,这篇小古文篇幅很短。“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了让宸宸能背诵《守株待兔》,我演树桩,又演农夫,还演兔子。他哈哈大笑,也参与表演,我们一边演,一边读背,很快也就记住了。


《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来,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全文392个字,篇幅长,但很有画面感,我先让他看了几遍动画片,然后逐句解释,连比划带表演的,跟他一起学习,一起背诵。目前,早已滚瓜烂熟,他能1分48秒背诵完,我拍下视频,发了个抖音。


学习可以无处不在。9月2日,我开车送女儿去南通兴东机场,返程顺路带儿子逛了南通滨江公园,租了一辆四轮自行车,走走停停。

 

在浩淼的长江边,我眺望波涛汹涌的江水,我跟宸宸一起背诵《精卫填海》小古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我一句,他一句,怡然自乐。


到了荷花池,我看见岸边有数支荷花枯枝。我随口说:“荷尽已无擎雨盖。”

      

宸宸接着说:“菊残犹有傲霜枝。”

 

我跟着说:“一年好景君须记。”

 

宸宸说:“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的这首《赠刘景文》,还是宸宸很久以前学的,他依然记得。

 

看着荷花池里的莲蓬,我指给宸宸看,跟他说;”最喜小儿亡赖。”,


宸宸接着说:“溪头卧剥莲蓬。”

 

于是,我和他又是我一句、他一句,背诵起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半年过去了,他还记得辛弃疾这首词。很是欣慰。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天际,宸宸玩的很开心9。我开车回家,他在车上睡着了。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7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母亲

母亲

母  亲顾小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孩子对异性长辈的依恋往往高于同性长辈!”回首自己成长的岁月,我的外婆、母亲、姑姑们在我的成长印迹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母亲的影响最深!昨日在餐厅用餐时,餐厅音响里播放起了“……妈妈的吻...

立春

立春

立  春任小萍春节遇上立春,顿觉头顶上的太阳大了很多,风也柔和了一些。走出家门,除了看那依旧绽放着的腊梅花儿暗暗地送着芳香,就是看那结满了串串红果笑弯了腰的南天竹。关于腊梅花,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的赞美之词,而南天竹也因它鲜红的果实...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

和妈妈唠“瞎话”郭继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陪妈妈看眼睛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妈妈由于白内障在医院治疗,我与姐姐一起陪妈妈住了两晚,早中晚一起吃了七餐,一起超市闲逛,削个苹果一起吃,打个呼噜一起听,心里特别满足。翻看记忆,妈妈的右眼也是白内障...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

不睡觉的“大白”钱孝诚伴着“呜——”的声音,一辆大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里面,一位位医护人员走了出来,羽绒服外裹着洁白的防护服,活像动画里的大白,在黎明的微光中显得格外明显。我在凌晨起夜时,这一幕映入眼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疫情如同一头猛兽...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