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宸宸学小古文——周荣林
陪宸宸学小古文
周荣林
宸宸,是我儿子,在江安实验小学读一年级,刚刚开学不久!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室,年轻美丽的班主任,发了6本新书,宸宸很开心。
新校园,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新希望,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正式学习文化知识了。
其实,从大班开始,就已经开始国学启蒙教育了。我跟他一起背诵古诗词,一起学习成语故事。身正为范,要求他背诵的,我自己先会背诵。
为了增加他的文学功底,我想尽一切办法,还让他背诵小古文。《守株待兔》,这篇小古文篇幅很短。“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了让宸宸能背诵《守株待兔》,我演树桩,又演农夫,还演兔子。他哈哈大笑,也参与表演,我们一边演,一边读背,很快也就记住了。
《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来,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全文392个字,篇幅长,但很有画面感,我先让他看了几遍动画片,然后逐句解释,连比划带表演的,跟他一起学习,一起背诵。目前,早已滚瓜烂熟,他能1分48秒背诵完,我拍下视频,发了个抖音。
学习可以无处不在。9月2日,我开车送女儿去南通兴东机场,返程顺路带儿子逛了南通滨江公园,租了一辆四轮自行车,走走停停。
在浩淼的长江边,我眺望波涛汹涌的江水,我跟宸宸一起背诵《精卫填海》小古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我一句,他一句,怡然自乐。
到了荷花池,我看见岸边有数支荷花枯枝。我随口说:“荷尽已无擎雨盖。”
宸宸接着说:“菊残犹有傲霜枝。”
我跟着说:“一年好景君须记。”
宸宸说:“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的这首《赠刘景文》,还是宸宸很久以前学的,他依然记得。
看着荷花池里的莲蓬,我指给宸宸看,跟他说;”最喜小儿亡赖。”,
宸宸接着说:“溪头卧剥莲蓬。”
于是,我和他又是我一句、他一句,背诵起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半年过去了,他还记得辛弃疾这首词。很是欣慰。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天际,宸宸玩的很开心9。我开车回家,他在车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