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回忆“许和尚”—— 周荣林

季健2年前 (2023-09-12)散文随笔3000

回忆“许和尚”

周荣林

1985年左右,我9岁光景,暑假里在江安汽车站卖水。 

那时江安汽车站,紧靠江安乡政府。乡政府有个院子,我经常到院子里瞎逛,临近马路边,有个二层红砖简易楼,好像是江安唯一的楼房,算是江安的标志性建筑吧。 

汽车站,也很简陋,一间售票处,两间候车室,外加几间生活房。售票处里有老式黑色电话机,打电话时要先摇。江安就两个电话机,还有一个在江安派出所。 

车站有两名工作人员,是一对夫妻,男的叫金雷学,我叫他金师傅,女的姓周,我称呼她“孃孃”(如皋方言,书面语是姑奶奶)。他们夫妻,慈眉善目,对我很好,满是善意。他们有一双儿女,儿子挺帅,女儿非常漂亮。 

江安汽车站的院子里有口井,我用吊桶打井水,然后放些颜料和糖精,颜料是可食用的,这是他们夫妻免费送给我的。然后倒进玻璃杯里,杯口放一小块正方形的玻璃,以免尘土等飘进来。 

大夏天,我就在汽车站门口的马路边卖水,3分钱一杯,有过路的人来买,更主要的是长途老式客车上的旅客买,因此我就盼着客车停靠车站。 

在江安汽车站卖了三年水,对在汽车站谋生的人非常熟悉。当时没有出租车,因此附近老百姓就到车站踏“二轮车”,就是在自行车的座上,绑些棉布或者海绵,送旅客。 

他们每天都排队的,今天排第一个,来了生意,就让你第一个送。明天就排最后一个了。排最后一个,基本没啥生意了。 

在踏轮等车有个光头胖子,叫许应道,我叫他许和尚,大家也跟着我叫他许和尚。他最爱捉弄我,有时突然把我短裤扒下来,然后大家哈哈大笑,他也笑。 

他的自行车跟别人稍不一样,整洁,结实。二八大杠下边,用白色帆布做了一个车兜,里边可以放水烟,铜制的,里边有水,一吸,有水响声,我一吸就能吸到水,非常苦涩,他们却吸不到水,好像有技巧。

有时,别人来了烟瘾,这个水烟就借来借去的。但许和尚从不借人的,好像也没借给别人过。 

60年代,江中有个食堂师傅,倒玉米粉时,不小心掉进烧粥的大锅里,被烫伤了,捞上来后惨不忍睹。就是许和尚把这个师傅绑在自己背上,踏着自行车去南通的医院抢救,那时江安到南通没有高速,只有一班客车,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大概90公里左右。 

很遗憾,食堂师傅没能救活。许和尚,把去世的师傅又绑在背上,踏着自行车回到江安,胆挺大的。 

难忘许和尚,难忘卖水的日子,一晃38年了。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77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戴林萍我本不想写它,因为我们农村到处都能见到它。大河小河边,沟沟塘塘边,甚至灌溉渠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天我从二案到石庄,能走小路绝不走大路。因为我讨厌大路的喧嚣,喜欢小路上不经意闪现的美景。所以我是朝也看它,暮也看它,朝朝暮暮都看...

母亲

母亲

母  亲顾小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孩子对异性长辈的依恋往往高于同性长辈!”回首自己成长的岁月,我的外婆、母亲、姑姑们在我的成长印迹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母亲的影响最深!昨日在餐厅用餐时,餐厅音响里播放起了“……妈妈的吻...

又见腊梅香

又见腊梅香

又 见 腊 梅 香郝晓霞又到了数九寒冬、腊梅飘香的季节。“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形容荷花香味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似有若无、隐隐约约;桂花的香味呢,则是甜丝丝的,有一种世俗的烟...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我的航天梦曹桂明小时候,天际是很遥远的事情,夏夜凉风习习,左邻右舍聚集居住河上的水泥桥听老李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到鹊桥相会的最后桥段,我们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仰望星空,直到看见流星闪过或飞机的航照灯消失在茫...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

【谨以此文献给看似普通其实并不平凡的所有女性】快意人生的红色佳丽渔樵耕夫   谢 通 去年浙江旅行,走了一个大环线,从湖州到杭州,到台州,到温州,到宁波,到绍兴,再到杭州,最后到千岛湖,名山秀水,历历...

榆 树

榆 树

榆 树陈光瑞当春姑娘潇潇洒洒、悄无声息地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人间,桃花还含苞未放,迎春花零星地露出点笑容,而榆树却已经繁花满枝了。远远望去,榆树像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努力地吸取阳光,为下面的人们遮风挡雨。走近细看,它的花小巧玲珑,如同一粒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