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父亲喜爱看电影

季健3年前 (2022-01-30)散文随笔3839

父亲喜爱看电影

胡萱萱

父亲一直以来就喜爱看电影,从年少到年老几十年兴趣不减,无论中外,大陆港台,也不管枪战还是文艺片,一律照看不误。父亲平日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电影,父亲会换作另一个人,兴致勃勃,神采奕奕。


记得我上大学时影视课布置了一个作业,就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写一篇影评,打电话给父亲,听听他的建议,最后他说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影评的标题: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我曾经从叔叔那里不止一次地听说我父亲的儿时趣事,那时候我的爷爷奶奶经营着一家工艺品店,家境还算不错,家中孩子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得些小钱作奖赏。兄弟三人,伯伯拿了钱,通常喜欢租一辆自行车,围着全城猛骑一通,年纪最小的叔叔自是买些糖果解解馋,而我的父亲则是直奔电影院,尽享精神大餐。爷爷奶奶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晚饭则是伯伯负责煮,父亲负责往灶台下的炉膛里添柴火。如果有了新电影上映,父亲就会想着法,打个时间差,在爷爷奶奶回家前央求他的弟弟帮他加柴,而他溜进电影院过把瘾,回来时捎带些花生瓜子犒劳两兄弟,然后在灶台旁悄悄给他们讲述他刚刚看过的电影情节。三个少年围着灶台,一个兴高采烈地讲着,另两个津津有味地听着,炉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映红了三个少年的脸庞,也温暖着他们的童年。


父亲和母亲谈恋爱的主要方式也是看电影,结婚后有了姐姐和我,一家人的主打娱乐仍然一如既往。记得有年除夕,一家人喜气洋洋去了电影院,看完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突然大叫一声:“不好!”撒腿就跑,原来是忘了炖在炉子上的肉骨头了,上世纪70年代,吃肉还是件稀罕事,为这事父母懊恼了好长时间,但对电影的爱好并未因此消减。


我上初中的一个周末,下午放学早,回家的路上看到剧院门口一溜烟的人在排队买票,我也凑着热闹加入,进场时电影已经开始,猫着腰在黑暗中找到座位坐下,虽然事隔已有30多年,但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部巴基斯坦的电影,片名叫《不能没有你》,讲述的是一对父女情深的故事,在影院里我是哭得稀里哗啦,散了场灯大开,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外走,忽然在另一过道的人群中我看到了父亲!父亲也看到了背着书包的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回味着刚刚的电影情节,父女俩一路无言,回到家母亲奇怪父亲和我怎么都回来晚了,我俩相视一笑,这一笑将我和父亲彼此的秘密都埋进了心里,现在回想依然明朗清晰。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父亲退休了,更有时间看电影了,不过偏偏这时城里的几家电影院都相继关了门,父亲感到了失落。一天我回到家,看到电视机旁多了件装备,原来父亲买了台VCD机,妈妈在旁边嗔怪:“你看你爸潇洒呢,看电视还嫌不过瘾,这玩意儿一千多呢。”对一贯节俭的父亲来说,这的确是个大投入,但我知道父亲掏钱买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家庭影院的幸福憧憬。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只要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有好片大片的介绍,他便会到城里的各个音像店去搜寻,邻居路上遇到父亲,招呼语基本上都是:“老胡,近来又看了啥好片子啊?”

2004年,我市大剧院落成,恰逢父亲66岁生日。中午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我问父亲:“老爸,想要个什么生日礼物?”父亲微笑:“闲生日,送个啥,不过你去打听一下,今儿大剧院放什么电影?”电影已深深植入父亲的生活,就像一根根茂盛的翠竹,充满绿色的诱惑。


那天大剧院放映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在买票的时候,父亲已是掩盖不住的欣喜:“这片子好,姜文和徐静蕾演的,剧本是一老外写的。”我笑道:“老爸,您哪像66岁的人,一般年轻人都没您懂得多。”银幕上徐静蕾用淡淡的忧伤口吻,在如泣如诉的幽幽琴声中,给我们讲述了她和姜文在岁月深处一段不为人知的情感,银幕下坐着一个任岁月流转仍对电影一往情深的老观众和他的女儿。我忽然领悟到,电影就是生活。一部电影能够折射出一段历史,浓缩出一个人生。父亲性格温厚宽容,淡泊名利,这多少也与他在电影里看惯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潮起潮落有关吧。


时光如流,电影看着看着,一晃父亲已82岁了。庆幸的是老人家身体健康,眼力还行。他的宝贝孙女参加工作,用领到的第一份工资帮他买了一平板电脑,并教会他如何在上面追剧看电影。父亲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我经常看着他,抱着平板,稳稳地坐着,沉浸在亦真亦幻的世界里,在光与影的交织中获取着满足和期冀。每每这时,我都在心里默默地说:“老爸,就这样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啊。”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1.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东北壮游

下一篇:又见腊梅香

相关文章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

 感悟年味张玉兰岁月如流,这个年又过去九天了。总觉得现在这年味越来越淡。回想当年每进入腊月,就闻到年味了。尤其是记忆中的童年年味,比现在过年有滋有味,而且那种情景仍在眼前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可能记忆容易产生错觉也容易捉弄人。可惜的是...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我的航天梦曹桂明小时候,天际是很遥远的事情,夏夜凉风习习,左邻右舍聚集居住河上的水泥桥听老李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到鹊桥相会的最后桥段,我们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仰望星空,直到看见流星闪过或飞机的航照灯消失在茫...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任小萍我决定好了的事,一般是难以改变的,除非遇到不可逆的天灾人祸。尽管我在上海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之后在赶回旅店的公交车站摔了一跤,摔到前趴后仰,摔得膝盖充血,腰肌扭伤,摔坏了新买的手机的镜片,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

乡村二月春游乐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4)班陈光瑞“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城市里的春天才星星点点,而乡村里的春天却已欣欣向荣,一派繁华。这次的春游,我推荐大家跟着我去乡村玩一玩。乡村春...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

秀才巷循迹刘关碧踩着起起伏伏的古石板路,扣响一扇扇写满故事的木门,内心莫名的激动,如同遇见从未奢望能够遇见的故人。这弯曲悠长窄窄的小路,宁静得让人心痛。远处穿街而来的风如同异族的歌者,呜呜地来,轻轻捋过我的发丝,就从从容容地跑去,从头顶上从...

古镇白蒲掠影——“印象白蒲”主题征文

古镇白蒲掠影——“印象白蒲”主题征文

古镇白蒲掠影——“印象白蒲”主题征文冒建国提起白蒲,熟悉他的人一定会与闻名遐迩的白蒲茶干、白蒲黄酒等享誉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相提并论。我与白蒲真正相识相知,还得缘于我们石庄镇准备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镇政府周逸旋宣委及文化站张卫华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