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再书海棠霜别秋——​曹桂明

季健2年前 (2023-10-28)散文随笔3112

再书海棠霜别秋

曹桂明

        

凌晨四五点钟的样子,微信和抖音上刷到了不祥的消息,突然想到我前日写的那一句:“现在我要用再书海棠的方式与秋作最后的道别”,原来总理就是秋阳西下的最后一抹余晖,只是云朵已经化作了薄雾,润湿了我们的眼睛。 

五岁那年,周恩来总理逝世,首都百姓十里长街送总理,全国一片哀悼。而今我年过半百,又遇到一位鞠躬尽瘁总理的辞世,而此刻我就在开国总理的故乡,周恩来红军小学的对面。

十多年来,从《党建94周年书画展》到后来的全国十二次的书画巡展交流,红色文化主题一直是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后续才有了将军大师作品的融入。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钟山风雨》、《沁园春·长沙》,周恩来总理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几乎是逢展必挂的内容,有的还是六尺整幅。我把关工委胡振民部长的手迹放在展览的开篇位置,将军大师们书写的主席总理诗词排列在后,再后面就是我书主席总理的六尺整幅,最后是小朋友们的临习作品。

image.png

image.png

运河文化也是我想表达的组成部分,它回答了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来干什么?接下来又向何处去?

27日是我辞别周恩来总理故乡、漕运之都——淮安的日子,计划是两天前预定好的,不料一早便刷到李克强总理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去淮安是应了友人的邀请,而这份邀请的感动可能源于重阳佳节的那篇《爱尚重阳》。

重阳是登高望远的寄思时节,我大概是个多情的人,所以不愿错失时令对我的提醒。这样就有了话不多说,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在微信的日志中这样写到:

《你以为给我一片枫叶就完了吗》

当司令的霜降邂逅了时令的霜降,因为他们都和枫叶有缘。一位把枫叶做了书签镶在名字里,一位转眼之间红遍香山,染了层林。前些日我写了枫树长出了许多小耳朵,这小耳朵,听风听雨,品琴合韵。

夜露澄澈了秋水,但却经不起红霞的魅惑,这里是江南的霜降。重阳的温暖还未散去,桂花还熙熙攘攘地把残香留在枝头。北方却夜霜渐起。霜与露相比,多了几分的坚毅;霜与冰相比,却也少了几分绝情。人生如霜,那是生命最后的温度,世事无常,总有饱经风霜泰然处之的坚定。

我从书架上取了《周字缘》,知道此去淮安便不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四月的《向美而行,淮上花开》是我与淮安的初识,那是春天的气息,海棠花一路芬芳。怀揣着对这座古城的敬意,提笔雅集身旁皆是淮安的墨客,知道我为这座英雄的城市而来,见面了彼此便不再拘谨。

而我,现在要用再书海棠的方式与克强总理做最后的道别,他入党时我出生,如今我年过半百,斯人却驾鹤西去。春之韵,我借杨柳邀东风;秋之殇,我托淮水送君行。

晨曦温软,秋雾弥漫,也无风雨也无云。          


诚以此篇缅怀两位总理,缅怀百年来为建党建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先烈,追思为华夏文明进步而耗尽心血的先贤。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1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

初识丁立梅彭红霞周末,参加如皋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丁立梅《美的感知》阅读分享会,第一次面对面的认识丁立梅这个女作家。说实话,名人和作家也见过一些,但她给我的印象仍然有一些些的不同。首先这是个会害羞的女作家,写过那么多的作品,做过那么多场演讲...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手心里,文字的温暖

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菜花惊艳的下午,我们在文字里相遇。 依然清晰地记得,办公室里一群同事最初读你论你的情形,那么欣喜而激动。一整个下午,你成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议论的话题。我们开玩笑地说,你就是那个蹲在地上执着捻着花生的女人,捻起了幸福的点...

我在家乡思念家乡

我在家乡思念家乡

 我在家乡思念家乡陈蓓蓓         秋光瑟瑟枫正红,层林尽染花烂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抓紧秋天最后的时光向我们展现他洒脱的画风。深秋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啊。  &nb...

带你看最美的秋天

带你看最美的秋天

带你看最美的秋天任小萍随着八月的风吹过,九月的冷雨下过,很快就进入了金秋的十月。人在窗内,望着窗外,看那日日见黄的树叶,听着手机播放器里传出的《秋日私语》的韵律,深深浅浅的入心入肺……秋高气爽!这么好的季节怎么可能不出去走走看看呢。一个人立...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

读书的姿势最美丽——季健《阅读的力量》序汪  政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很高兴为季健兄的《阅读的力量》写几句话。 这是一本特殊的书,是一本为读书人画像的书。书中的读书人都生活在如皋市。我有幸在这座苏中小城工作生活了二...

我的藏身之所

我的藏身之所

我的藏身之所黄赟几年前,那时候还在上大学。一位笔友在给我的一份信中说,初夏君,很喜欢你的文字,比起那些所谓的北大清华的才子才女你的文字更让我感动(好友的偏爱)。可惜你是一个不爱远行的人,不然的话许是早就写文出名了吧。我虽然自负,但是好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