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霜菊相迎桂花醉 —— 曹桂明

季健1年前 (2023-11-02)散文随笔2608

霜菊相迎桂花醉

曹桂明


与万先生相识,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初次见面,是很早就预约好的,在我看来那就是一次普通的文友交流。因为年岁的缘由,我尊称他为先生,聊着聊着,他说还是省了客套以兄弟相称亲切。故乡人,亦是文友,我便去繁就简叫了老哥。他说等我回来,一起去看复修的钟楼。

万先生让我约人聚聚,我是水绘红学的粉丝,所以就约了如派红学研究会的刘桂江会长、张奎高副会长和孙总。刘会长和张主席是皋城的名人自然不用赘述,孙总是我的朋友,早年从事红木雕刻,对传统的榫卯工艺和民俗文化均有研究。

地点选在老松林饭店,我晓得这位万先生不简单。老松林是如城的百年老字号,在我的印象中,进得门里的非富即贵,我有些受宠若惊。大家见面都是如皋话,倒也不觉生分。其实我邀请刘会长则另有缘由,因为当时万先生的任命书就是政府刘桂江主任的签章。一句“舅母没来呀”把我问得云里雾里,其实我是邀请刘夫人一起参加的,但多次邀请都未成行也只能作罢。

饭前的热身是必要的,我和会长打搭档。牌技显然不重要,我们从《红楼梦》聊到万先生的《他山之石》,聊到如皋的改革开放。万先生是如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第一届主任,是如皋改革的旗手和风向标。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如皋改革的全局。改革牵动着所有人的命运,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孙总听后连连点头。

香堂芋红烧肉是老松林的特色菜,如派长寿的八大碗之一,有“吃芋头,遇好人”的说处。其实不用说吃,闻到芋头的香气,你都会麻酥麻酥的。父亲常常有句嘴边话:芋头烧肉,各人碰局。而今我们都是局中人,也在改革中体会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一盘青翠的黑塌菜,鲜美脆嫩,长在地里像蒲扇,吃在嘴里却赛神仙。

饭点过后,万先生邀我们去家里小坐。刚进小区的大门,一股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说了在江南为高老先生写祝寿图桂开二度的巧合。奎高主席侃侃而笑,这不就是桂明来了嘛。

西风起,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想到当年创业的感慨《蟹肥赏菊花,创业歌孵化》,十四年的风风雨雨恍如昨天一般。人生如梦,莫叹前程,往事悠悠,各自命运。一幅水墨螃蟹图引起了我的兴趣。秋风乍起,螃蟹横刀立马,个性张扬,鸣钟击鼓,似要称王称霸,岂曾料世事无常,最繁华时也是最凄凉。纵然它大红大紫,却也难逃案板的命运。别人借《墨蟹图》畅意人生,我却拿它来警戒自己。

三天后,朋友相邀一起品尝阳澄湖的大闸蟹。我戏言:壳青肚白黄毛腿,葱姜蒜泥作调味。晨钟暮鼓满堂红,霜菊相迎桂花醉。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1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

天堂一定很美张源源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才会一去不回。我出生那年,奶奶五十二岁,我十岁那年,奶奶六十二岁,我结婚那年,奶奶七十五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奶奶八十九岁。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您选我做孙女三十六载。2022年2月15日中午11:...

校  魂

校 魂

校  魂郝 然一九九一年春天,年轻的我调任周村小学校长。周村小学总共二百多名学生,教职工连我算上不到十人。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了点,教学人手少了点,可是我很满足,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丝毫不觉得累。顾名思义,周村小学就位于周村,座落在村子...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

父亲和他远去的风筝邹健美在故乡,风是大自然全年馈赠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不管是初春的东南风,还是寒冬的西北风,来了,你都要照单接受。当父亲朝着东南方向手搭凉棚,迎风微笑,眼中泛光之时,便是东南风吹起之时,这个时节,他会格外地忙碌起来。会天天念叨...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

茶事云云黄赟近几年,国潮渐成主流。身着锦绣华服出街已不算少见,钟鼓琴瑟悦耳也是时下国人热衷的消遣。古人雅行,逐渐成为我们周遭的日常,这是当今生活美学的依依东望。我们与这个社会一起怀旧了起来,而这一切,似乎都缘起于茶盏间的乾坤浮沉。饮茶,是每...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顾东来在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副最美的图画——90年代初的如师东河边,有着一排如烟的垂柳,三五成群的学子每人都捧着一本书,有的依着柳树,有的坐在河边,有的来回踱着步子。幼小的我从那时起,便觉得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初中的语文老师姓方,是...

凉暄不变记

凉暄不变记

凉暄不变记龙檀石(岁在壬寅,孟夏之期,思卿切切,属文以记。)吾自渝州多辗转,一枕江南寸心安。千里湖山,万顷晴岚,皆横作小窗屏暖,且寄千千眷。巷陌花繁,水绘漪澜,既归向陈情漫谭,岂负万万年。惟属意贞专,凉暄不变。寰宇浩瀚,况味诸般。年华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