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菊相迎桂花醉 —— 曹桂明
霜菊相迎桂花醉
曹桂明
与万先生相识,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初次见面,是很早就预约好的,在我看来那就是一次普通的文友交流。因为年岁的缘由,我尊称他为先生,聊着聊着,他说还是省了客套以兄弟相称亲切。故乡人,亦是文友,我便去繁就简叫了老哥。他说等我回来,一起去看复修的钟楼。
万先生让我约人聚聚,我是水绘红学的粉丝,所以就约了如派红学研究会的刘桂江会长、张奎高副会长和孙总。刘会长和张主席是皋城的名人自然不用赘述,孙总是我的朋友,早年从事红木雕刻,对传统的榫卯工艺和民俗文化均有研究。
地点选在老松林饭店,我晓得这位万先生不简单。老松林是如城的百年老字号,在我的印象中,进得门里的非富即贵,我有些受宠若惊。大家见面都是如皋话,倒也不觉生分。其实我邀请刘会长则另有缘由,因为当时万先生的任命书就是政府刘桂江主任的签章。一句“舅母没来呀”把我问得云里雾里,其实我是邀请刘夫人一起参加的,但多次邀请都未成行也只能作罢。
饭前的热身是必要的,我和会长打搭档。牌技显然不重要,我们从《红楼梦》聊到万先生的《他山之石》,聊到如皋的改革开放。万先生是如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第一届主任,是如皋改革的旗手和风向标。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如皋改革的全局。改革牵动着所有人的命运,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孙总听后连连点头。
香堂芋红烧肉是老松林的特色菜,如派长寿的八大碗之一,有“吃芋头,遇好人”的说处。其实不用说吃,闻到芋头的香气,你都会麻酥麻酥的。父亲常常有句嘴边话:芋头烧肉,各人碰局。而今我们都是局中人,也在改革中体会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一盘青翠的黑塌菜,鲜美脆嫩,长在地里像蒲扇,吃在嘴里却赛神仙。
饭点过后,万先生邀我们去家里小坐。刚进小区的大门,一股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说了在江南为高老先生写祝寿图桂开二度的巧合。奎高主席侃侃而笑,这不就是桂明来了嘛。
西风起,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想到当年创业的感慨《蟹肥赏菊花,创业歌孵化》,十四年的风风雨雨恍如昨天一般。人生如梦,莫叹前程,往事悠悠,各自命运。一幅水墨螃蟹图引起了我的兴趣。秋风乍起,螃蟹横刀立马,个性张扬,鸣钟击鼓,似要称王称霸,岂曾料世事无常,最繁华时也是最凄凉。纵然它大红大紫,却也难逃案板的命运。别人借《墨蟹图》畅意人生,我却拿它来警戒自己。
三天后,朋友相邀一起品尝阳澄湖的大闸蟹。我戏言:壳青肚白黄毛腿,葱姜蒜泥作调味。晨钟暮鼓满堂红,霜菊相迎桂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