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遇健东坡,皋城更美——曹桂明

陈蓓蓓1年前 (2024-01-13)散文随笔3012

遇健东坡,皋城更美

扛鼎献瑞寿延年,落红飞雪春渐近

——观摩孙健教授师生堂《九鼎新春古诗词音乐会》有感

作者:曹桂明

   

不如见一面,往如健一面。此景意难平,此情亦难别。

孙健是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奠基人,光环犹如孔雀开屏,一出场就闪亮照人。他的师生堂团队,犹如一树梨花,迎着三九的呼啸在雉水东皋的龙游河畔,化成了玉带春水,再现了桃红柳绿,重绘了梦里江南。

而我从江南走来,把红叶捋成诗篇写在门楣的喜信上。门前的老槐正吟唱着千年的《满江红》,武穆虽去,尽忠犹在。       

她们踮起脚尖,他们引声高歌,孙先生和学生们的身影遍布如皋的大街小巷。信使京都至,绿酒春日宴。几滴相思愁却隐,点绛登楼作高赋。雁高时节不恋花,佳人已在雉水家。不必孤灯长叹息,槛菊幽兰饮秋茶。玉炉冬夜衾枕寒,乡音酥雨好荇菜。李家诗难言,张家桥难通,客从姑苏返,叩门已忘词。一帧已含三秋意,满城春色燕可回。

image.png

这是一场后浪与前涛的《春江花月夜》,好男儿,立于潮头,扬帆擂鼓。这是一场唐诗与宋词的梨园绝响,它撕开天幕,宇宙洪荒:

定慧禅钟惊飞鹊,

绘园丝竹悦芊尘。

我邀明月共此时,

一堂师生春渐近。

          

此刻:

笔走龙蛇东坡行,

漕运折水到西城,

临安折柳新芽尖,

玉兰含情包衣紧。


我借梅花问秋水,斜阳草树四季春:


往昔春光皆诗意,

梨雪舞落花蜂蝶。

虎年三季夏秋冬,

此难过后再无劫。

端平老墨书秋水,

鹅黄柳动舞春来。

雨润红叶化琼浆,

手托莲芯烟紫檀。


2024.1.13于姑苏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5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空阶滴到明

空阶滴到明

空阶滴到明周小娟夜里醒来,梦中正下着连绵的雨。新事、旧事都顺着水汽爬上了心头,湿漉漉,沉甸甸。我爱雨。如若雨时,恰好独处,我总会被这雨引到灰蒙蒙里去,看那雨落在窗棂上,绿树上,水面上,滴答,滴答。小时候,我最盼的就是妈妈不那么忙,能坐下来和...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

东北壮游渔樵耕夫   谢通旅游专列十八个车厢,满载着上千人的旅游大军。火车从江苏常州出发,拉开东北五省游的序幕,跨长江,过黄河,闯关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撒欢,到中俄蒙边境去遛弯儿、、、、、、东北壮行钢铁洪流机声隆,旅游...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

冬日残荷陈燕盛夏是人们的赏荷时节, 因为这是荷花的鼎盛时期。一塘碧波,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其间,宛若凌波仙子。 风儿吹过, 那翩翩舞姿或妩媚, 或风情万种,袅娜婆娑,无不揽尽人间风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空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尽...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沈小菲周末回家,94岁的奶奶正笑眯眯地坐在灶前烧火。妈妈告诉我,奶奶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兴奋得很,一早便起床,梳头洗脸,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年迈的奶奶在前年骨髋节摔断之后,尽管现在尚能拄着拐杖行走,但行动着实大不如从前...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

雉水古槐  武穆飞天——我的航天梦曹桂明小时候,天际是很遥远的事情,夏夜凉风习习,左邻右舍聚集居住河上的水泥桥听老李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到鹊桥相会的最后桥段,我们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仰望星空,直到看见流星闪过或飞机的航照灯消失在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