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灵隐寺的花和尚 ——​隐溪闲叟

陈蓓蓓1年前 (2024-01-15)散文随笔3729

灵隐寺的花和尚

作者:隐溪闲叟

灵隐寺僧名了然,恋妓李秀奴,往来日久,衣钵荡尽,秀奴绝之,僧迷恋不已。一夕,了然乘醉而往,秀奴不纳,了然怒击之,随手而毙。事至郡。时苏轼(子瞻)治郡,送狱院推勘。于僧臂上见刺字云:“但愿生同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子瞻见招结,举笔判《踏莎行》词云:“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剌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判讫,押赴市曹处斩。

上述故事来源于《尧山堂外记》。笔者,通过《文豪苏轼过如皋》推证南屏来源于春秋贾大夫名字,实乃如皋的旧地名;通过《梦寻西湖到如皋》推证北宋名湖西湖在泰州如皋交界处;通过《西溪的前世今生》推证西溪故镇在如皋泰州交界附近;通过《双苏如泰祭欧阳》推证北宋孤山是指靖江孤山。由此可知杭州名景,多因北宋南渡由北地侨置而名。那故事中的灵隐寺,乃现今杭州的文化根基,此寺与如皋泰州有没有关系呢?还真有!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流传的济公故事即来源于此寺,巧合的是,通泰地区也曾有较多庙宇供奉济公。如泰一带老百姓信佛较久,民间还真有林隐寺,而且也出了一名花和尚,但因为碰上了沙元炳老先生,所以尚能有个好的结局。

如皋林隐寺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位于原倪厦小学校址(现城北街道朱厦村11组)当地人习惯叫倪厦庙,该庙三间大殿为七架梁,两边有配套的厢房和前殿门厅形成四合厢大院,大小十几间均为砖木结构瓦房,大院外四面环水,大院门口有一码头,大门外旁侧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该庙在倪厦一带有庙田100多亩,多为当地施主捐赠。夏堡大地主季德斋有部分田地在倪厦,也捐赠土地成为大施主。随着时光的流逝,庙内的住持换了一代又一代,民国初年,明如和尚住持期间,不务正业,花天酒地,导致寺庙正常活动难以为继,想私下将土地出卖,但此地没有买主敢买,后来不知道他通过什么关系,卖给了如皋城的沙元炳,施主们知道了土地被卖的消息后,联合起来涌向寺庙,将明如和尚抓起来暴打,剥光衣服罚站、罚晒(时值六月大暑天)。明如和尚被打得浑身是伤,身上皮被晒掉一层又一层,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明如和尚夜间偷着坐山车让徒弟推着去如皋向沙元炳老爷求救,请求能否退回土地或能否平息事端,明如和尚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向沙元炳陈述后,沙元炳叫他暂住如皋避一段时间。后来不曾有几天县府有专人赴倪厦调查了解此事,情况核实后,将为首的几名暴徒捉拿归案,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判刑,事端得以平息,沙元炳便成了倪厦林隐寺名正言顺的大施主。沙元炳亲自挥毫题字,请专业人士制作木质金字大匾赐于林隐寺,沙家下乡赐匾举行挂匾仪式的那一天,林隐寺涌来了众多的乡民目睹了沙家挂匾的壮观场景。从那以后,明如和尚经过沙元炳批评教育后,得以改邪归正,寺庙佛教活动恢复正常,寺庙土地由沙元炳租给倪厦一带佃户耕种,每年六月上旬佃户带钱去如皋沙家完租都招待午饭,统一进沙家食堂,不但有好几个菜,还有酒喝,如果遇有荒年或特殊情况完不起租,只要佃主去说明一下,办暂缓手续就行,在完租期间只要说是倪厦来的人都有饭吃。有一次一佃户带着七八岁的小孩完租,吃完饭后,小孩跑到沙家宠物园玩耍,出于好奇,小孩将鸟儿笼门打开,无意放飞了一只山鸡,被看管人发现后,连忙报告管家,管家知道后,不但没有来怪罪小孩,反而对看管人说:“飞了就罢,你不要吓着人家伢儿。”大殿于1970年拆除,用于扩建倪厦小学,庙会日期(香期)为农历二月十六日。(《南通农村文化遗产名录》摘)

近来媒体中经常会有和尚的花边新闻,由此摘出此故事以飨读者。花和尚也是人,所谓四大皆空,只是相对而言。“因果轮回,多为善事”乃是黎民百姓尊崇佛教的践行之道。


image.png作者简介:周青,笔名:隐溪闲叟。如皋财政系统工作人员,喜研究历史文化,拾闲人生乐趣。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5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核桃树

核桃树

核桃树曹霞老房子前面有两棵核桃树,一颗是母亲树,一棵是女儿树. 两棵树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门口的路人称羡不已,常常问我们——这么高的核桃树,长了多少年了 。这次先生回去过节,来时却告诉我说家里的核桃树死了。感觉心里的那根弦,“咔啪”一声断...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

哈尔滨印记任小萍(一)吾有一女,文静、端庄。吾有一儿,憨厚、壮实。吾女是我所生。吾儿系我女婿。人说:女婿顶半子。我说:女婿就是儿!说到女婿?儿,就会想到哈尔滨。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去过许多的城市,比如高冷的拉萨、慢时光的喀什、神秘的额济纳旗、...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南北双园之恋 妩 媚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清,来得静,早晚很冷,一夜之间这个城市老少,年轻人都戴上了帽子,网球帽、鸭舌帽,船形帽、无檐软帽、大檐帽,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帽子。北方的风有些刺骨,稍不注意,就会着凉头疼。秋天的北京,你能看...

校  魂

校 魂

校  魂郝 然一九九一年春天,年轻的我调任周村小学校长。周村小学总共二百多名学生,教职工连我算上不到十人。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了点,教学人手少了点,可是我很满足,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丝毫不觉得累。顾名思义,周村小学就位于周村,座落在村子...

麻 花 辫

麻 花 辫

麻 花 辫郝然那年,年轻漂亮的她来到位于乡村小镇的县农业技术中学任教,担任我们高二(1)班的语文老师,一直到我们高中毕业。她皮肤白皙,明眸皓齿,身材适中,一头柔美漆黑的长发,梳成了一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辫梢系着红绳儿。摇来摆去的麻花辫散发着...

伙  伴

伙 伴

伙  伴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谢桐红疫情似座山,不是巍巍昆仑,也不是五岳泰山,更近乎于富春江畔的绵绵远山。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形势变幻莫测,我和伙伴们须24小时待命。我们,是老师,但又不止是老师。有时是户籍调查员,有时是保洁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