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迹北宋如皋 > 正文内容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八——胡瑗女婿王伯起

陈蓓蓓1年前 (2024-01-19)寻迹北宋如皋4147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八

胡瑗女婿王伯起

作者:隐溪闲叟

 

北宋名儒胡瑗,分类施教的教育界泰斗。其出生于如皋,必然有如皋泰州地区名士的社会关系。本文主要从其女婿及亲家公入手,探寻一些信息。笔者《景德禅院的故事》推证胡瑗、范仲淹、滕子京、周孟阳、富弼,史称泰州“五贤”,常在如皋西南景德禅院、文会堂相会吟诗论天下。并促成富弼成为晏殊女婿这一段姻缘。其实因为胡瑗与滕子京相识相交的原因,胡瑗也将长女许配给滕子京次子大理寺丞希鲁。image.png另蔡襄为胡瑗写的墓志提及,胡瑗将次女许配给进士王伯起(不同的是:《胡氏家谱》载为胡瑗姐妹即胡讷次女嫁给了王伯起)。经笔者查证资料,王伯起并未中进士,但其是海陵人无误,而且很可能是如皋人。

《宋史》:王伯起,海陵人,其父纶为太常博士。伯起举进士不第。叹曰:士不自重,而献艺求售,可耻也!于是闭门肆志于学。人莫得窥其面。仁宗赐以粟帛。右司谏王觌志其墓,谓伯起不有其道,而道著于朋友,不居其名,而名闻于朝廷。其清高为人所钦仰如此。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儒重德行不在科名。而庸俗之流。反以文艺为博取科名计。诚不知耻矣。或且明知之而故犯之也。伯起知之而痛切言之。且言之而切实行之。一洗俗尚之耻。是可以为士者训。

[国学网]载:胡瑗婿王伯起,宋泰州海陵人,字兴公。王纶子。以荫当得官而让其弟。举进士不中,乃闭门肆志于学,乡人多不识其面。仁宗、英宗两赐粟帛,屡荐不起。王伯起,仁缋玄孙也。少游京师,授经于王安石,学文于曾巩。枢密曾孝宽闻其贤,延而馆之,奏授将仕郎,试国子监簿。以假承务郎授严州教授,力辞不就。解官归,自号酉室先生。一时名人若江公望、陈複皆与为友。

《道光泰州志》P200古迹载:“葫芦河,在州治西南乐(疑脱一‘真’字,乐真人为汉朝如泰地区道教名人)桥,其圆如匏(葫芦),可十亩,宋太常博士王纶家其上,海陵人谓其子伯起为葫芦河,王先生伯起,胡瑗婿也。”。

太常博士,古官职名。太常寺属官有博士,掌教弟子,分经任职。(笔者注:似现中科院院士或教育部注册的教授)。据相关资料,王纶乃沈括老师。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时期科学家、政治家。嘉祐八年(1063年,年33岁),却寄以苏州籍,进士及第(见《苏州府志》),因排名在前六名之外,按制守选。次年,沈括守选期满,授扬州司理参军,负责一州刑狱。旧《泰州志》曾将沈括载入<流寓>。

另王纶曾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秦邮晚泊》:“水宿风餐第几程,落帆刚趁晚霞明。村醪小饮不成醉,明月推篷初欲生。自愧菲才膺閒命,谁能高卧闭柴荆。茫茫家国偏多感,静听渔榔断续声”。

王伯起弟弟叫王仲举。王仲举曾将其子王蘋(1082-1153年),过继给王伯起。在王伯起熏陶下,王蘋成为一代宗师,南渡之后,迁至吴江震泽镇讲学,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所创学派为“震泽学派”。而后人却将王蘋载为福建清龙山人。由此可知北宋南渡之后,存在北地名人改籍现象。

《梦溪笔谈》记载:沈括小时候,看到小伙伴们随时随地召紫姑降谕作游戏,如两次遇有召紫姑而“神”不肯降,往后就不敢再召了。景祐年间(1033-1038年),在太常卿博士王纶家中,沈括也一同赴宴。当时请紫姑神为王纶的闺女代言。请神上身后,她自称是上帝后宫里的仙女,能写一手清丽的文章。

image.png《苏轼年谱》元丰四年(1081年)亦载:“正月初,与潘丙,观子(紫)姑神于郭遘家,记之。曾赋《少年游》《子姑神记》《仙姑问答》,亦记此事。《天篆记》:‘江淮间俗尚鬼。岁正月,必衣服箕箒为子姑神,或能数数、画字。惟黄州郭氏神最异。’《厕神》云:‘紫姑者,厕神也。近黄州郭殿直家有此神,颇黠捷,每岁率以正月一日来,二月二日去。苏轼与之甚狎。尝问轼乞诗。轼曰‘轼不善作诗’。姑尽灰,云‘犹里犹里’。轼云‘轼非不善,但不欲作尔’。姑云‘但不要及他新法,便得也’。郭殿直乃郭遘”。可见召紫姑活动风靡于北宋,犹以江淮间为盛。由此验证,王纶家处于江北而不是福建。

另外还可证明,沈括少年时是到过海陵葫芦河的。首次就任官职也在扬州。而葫芦河状似连珠池,《嘉靖如皋县志》记载安定乡有连珠池:“在县治西北二十里。一派凡几地,东西相接如连珠。然宋元祐年间,严希孟曰:‘与耆逸游乐于此’。尝有诗云:“小桥过南浦,夹道桑榆绿;水绕若连珠,时有芰荷馥”。《苏轼年谱》记载元祐四年(1089年)6月在过了扬州之后,见了沈括。注释的地点为润州,这里值得推敲和考证。

笔者《梦寻西湖到如皋》推证了连珠池是靠如泰西湖之侧,若葫芦河即连珠池,那乐真桥亦在此。由蔡襄撰《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可知胡瑗与王纶曾同为大学教授并相知相识,然后结成亲家,地点极可能就在如泰某地。综合以上,可得知:胡瑗婿王伯起亦是知名的泰州人无误,而且极可能是如皋人。

image.png作者简介:周青,笔名:隐溪闲叟。如皋财政系统工作人员,喜研究历史文化,拾闲人生乐趣。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5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一——文豪苏轼过如皋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一——文豪苏轼过如皋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一文豪苏轼过如皋作者:隐溪闲叟《胡瑗》(中国文史出版社)载有苏轼《谒安定胡先生墓》一文。但编者将“元丰己巳”标为疑为有误,提出“是耶,非耶?待更考”。笔者一直在寻找“首用‘安定胡先生’五字表述先儒胡瑗的人是谁”,由此得...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二——西湖梦寻到如皋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二——西湖梦寻到如皋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二西湖梦寻到如皋作者:隐溪闲叟西湖作为杭州的著名景点,闻名于当世。众人不知的是,北宋时北地的西湖更胜一筹。上网搜索得,古代我国各地共有西湖36处,其中浙江9处,广东、湖南、四川各4处,福建、江西各3处,河北2处,广西、...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三——双苏如皋祭欧阳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三——双苏如皋祭欧阳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三双苏如皋祭欧阳作者:隐溪闲叟1089年,苏轼苏辙从京城开封赴钱塘任太守,《苏轼年谱》记载的路径,是从淮安至高邮至扬州过江至润州再到杭州。而笔者按苏轼《谒安定胡先生》判断记载的路径,是从淮安至宝应至兴化(或扬州)再从如...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四——西溪的前世今生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四——西溪的前世今生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四西溪的前世今生作者:隐溪闲叟 泰州历史上曾是淮盐重要生产基地,今泰州国税局收藏了一方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少府监铸就的“泰州西溪镇茶盐酒税务朱记”铜印(简称“税印”,下同),为北宋时期泰州地区茶、盐...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五——苏轼与山芋糁粥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五——苏轼与山芋糁粥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五苏轼与山芋糁粥作者:隐溪闲叟甘薯在江苏叫山芋,四川叫红苕,福建、浙江叫番薯,安徽叫白芋,河南叫红薯,山东叫地瓜,北京叫白薯。而唯有长寿之乡如皋,有早晚餐食用山芋糁粥的传统,这种食用粗粮的习惯也成为如皋人长寿的重要因素...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六 ——安定先生得名记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六 ——安定先生得名记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六安定先生得名记作者:隐溪闲叟北宋期间的如皋,扶江接海,名人荟萃,更诞生一代大儒胡瑗。笔者结合地理考证对安定乡在北宋时到底是不是如皋县西乡名称展开研究。从明清设定的安定乡来分析,其范围是否包括如皋县南十里‘胡安定先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