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迹北宋如皋 > 正文内容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十四——寻迹高明

陈蓓蓓1年前 (2024-01-30)寻迹北宋如皋3265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十四

寻迹高明

作者:隐溪闲叟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此句揖自孔融诗中的一段。而《嘉靖惟扬志》古迹记载有‘孔融台’。李文饶《金松赋》【广陵东南,有颜太师猶子旧宅,其地即孔北海故台】。经查询“高明”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当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兵寨。由于该地位于山南水北且地势较高,环境明亮,因此得名“高明”。image.png

故笔者推之:广陵东南古宁海城之地的孔北海故台在晋朝之前又称高明台,高明地名之始也。高明寨,东汉末期即古邗沟南端军事要塞。《嘉靖如皋县志》记载:“赤岸,在县东北,跨南延亘计六七十里,脉接蜀冈,土高色赤,故名”,汉代赤岸自雪岸到高明距离符合距离记载,吴王夫差邗沟记载是自蜀冈向北开挖(参考笔者推论《邗沟真相与宣和疑案》上)。元·李五峰《过平山堂故址》诗云:“蜀山有堂今改作,骑马出门西北行。”自注今为司徒庙。以两公之言合之,元已改平山堂为司徒庙,明又改司徒庙为安定祠。是今之安定祠,乃前此之平山堂。欧(欧阳修)刘所憩者,此也。

《辞海》[夏征农,1999年]中注“邗”时有两个义项:一是“古国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部,称作邗,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成为吴邑。”另一是“古城名,公元前486年吴国所筑,故址一说在今扬州市蜀冈上,一说在市东南濒江处。”

同时期吕岱因功被封番禺侯,升为镇南将军。后来孙权又将岭南七郡合并为交州,仍封吕岱为交州刺史。时交州治为现广州市番禺区到佛山市高明区一带,彼时吕岱于岭南任职,可算广东省第一任省长。因吕岱及随众思乡之故,在管辖地起名高明,现为佛山市高明区。

如皋西部高明地名来由,未见于存世中的任何文献记载,暂先由此而论。如另有他说,再行改正吧。


image.png作者简介:周青,笔名:隐溪闲叟。如皋财政系统工作人员,喜研究历史文化,拾闲人生乐趣。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86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二——西湖梦寻到如皋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二——西湖梦寻到如皋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二西湖梦寻到如皋作者:隐溪闲叟西湖作为杭州的著名景点,闻名于当世。众人不知的是,北宋时北地的西湖更胜一筹。上网搜索得,古代我国各地共有西湖36处,其中浙江9处,广东、湖南、四川各4处,福建、江西各3处,河北2处,广西、...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三——双苏如皋祭欧阳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三——双苏如皋祭欧阳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三双苏如皋祭欧阳作者:隐溪闲叟1089年,苏轼苏辙从京城开封赴钱塘任太守,《苏轼年谱》记载的路径,是从淮安至高邮至扬州过江至润州再到杭州。而笔者按苏轼《谒安定胡先生》判断记载的路径,是从淮安至宝应至兴化(或扬州)再从如...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四——西溪的前世今生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四——西溪的前世今生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四西溪的前世今生作者:隐溪闲叟 泰州历史上曾是淮盐重要生产基地,今泰州国税局收藏了一方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少府监铸就的“泰州西溪镇茶盐酒税务朱记”铜印(简称“税印”,下同),为北宋时期泰州地区茶、盐...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五——苏轼与山芋糁粥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五——苏轼与山芋糁粥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五苏轼与山芋糁粥作者:隐溪闲叟甘薯在江苏叫山芋,四川叫红苕,福建、浙江叫番薯,安徽叫白芋,河南叫红薯,山东叫地瓜,北京叫白薯。而唯有长寿之乡如皋,有早晚餐食用山芋糁粥的传统,这种食用粗粮的习惯也成为如皋人长寿的重要因素...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六 ——安定先生得名记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六 ——安定先生得名记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六安定先生得名记作者:隐溪闲叟北宋期间的如皋,扶江接海,名人荟萃,更诞生一代大儒胡瑗。笔者结合地理考证对安定乡在北宋时到底是不是如皋县西乡名称展开研究。从明清设定的安定乡来分析,其范围是否包括如皋县南十里‘胡安定先生墓...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八——胡瑗女婿王伯起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八——胡瑗女婿王伯起

《寻迹北宋如皋》系列之八胡瑗女婿王伯起作者:隐溪闲叟 北宋名儒胡瑗,分类施教的教育界泰斗。其出生于如皋,必然有如皋泰州地区名士的社会关系。本文主要从其女婿及亲家公入手,探寻一些信息。笔者《景德禅院的故事》推证胡瑗、范仲淹、滕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