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壁虎 ——陈曦霞
黑壁虎
作者:陈曦霞
以前我看过一句话:喜欢小猫小狗的人,大抵是未曾被世界善待过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我倒是觉得父亲之所以一直养猫狗,只是希望从猫狗无条件的依赖和服从中获得更多的自我肯定,当然,不排除养猫是为了抓老鼠的实用价值,现在养狗,还不只一条,是因为他的耳朵越来越聋了,院外来人了,狗狗狂吠相当于他的报警器。
他种花草。从我记事开始,我们家就有花草。名贵的几乎没有,全都是些容易存活的。比如黄杨树,仙人掌,百子,月季,当然也会偶尔弄一两盆兰花。父亲似乎并不能科学养花,怎么浇水怎么施肥属于随心所欲,自以为是,植物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开花结果,全看它们自己的造化。
记得很久之前家里是养过金鱼的,是我买的还是父亲买的,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没养几天就嗝屁了。要么是吃撑死的,要么是没及时换水,反正未能寿终正寝。去年夏天我买了个小鱼缸,决定养这种不需要太费人力的小东西。年底时,全部死了。具体原因不详。鱼缸闲置着,扔掉可惜,我网购了几条小金鱼。
一周换一次水,不能喂太多。这样的饲养方法好像靠点谱,金鱼活下来了。然后,我父亲开始关注它们了。
他觉得我养的金鱼不好看,除了颜色是红色的,身段和池塘里的小鲫鱼没什么区别,而金鱼务必要有像裙裾一样的大尾巴,游动起来摇曳生姿,那才叫好看。在某个傍晚,他路过小镇的一家卖金鱼的小店,买回来了一红一黑两条大金鱼——所谓的大是相对于我买的“红鲫鱼”而已——加在了鱼缸里,鱼缸里有了五条鱼。
区别是有了,看起来,父亲买的金鱼的确是金鱼,凸起的眼睛,飘逸的尾巴,我买的那几条小鱼一下子成了“灰姑娘”,虽然我之前是那么喜欢它们的苗条和简单。
这区别倒没什么,要命的区别来了。父亲买回来的金鱼在鱼缸里游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了,慢慢慢慢的,就好像半身不遂了。某日我下班回来,看到黑色的金鱼不在了,变成了一条黑身子红鱼鳍的金鱼。不是变种了,是黑色的死了,父亲坚守着他不知从哪里看到的“养鱼不能养双数”的戒律,赶紧又买了一只补缺了。
然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家鱼缸里的鱼不时变换着颜色。我懒得问。父亲重新买了大鱼缸,买了增氧泵,和我儿子仔细研究使用方法。忙得不亦乐乎。
门前阳台边放着的几盆多肉植物已经干涸得要死了,我叹着气,拎着水壶,给它们胡乱浇上水。反正我是觉得植物淹死比干死要好。
晚上我儿子回来了,敲我房门进来,对我说:“妈,向你汇报,你爸买的黑壁虎逃跑了一只。”
吓得我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前两天,我儿子带着我看我父亲买的两只黑壁虎。当时儿子是说了它们的学名,我没仔细听,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盆里那两只乌漆嘛黑的壁虎身上。
儿子从小怕壁虎和蛤蟆,但不怕蛇。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怕壁虎和蛤蟆,他说是它们生得太难看。爱屋及乌,我还是特别怕蛇,但因为儿子怕壁虎和蛤蟆,我现在也是怕这两样丑八怪了,虽然我知道它们并不凶恶,是益虫。
所以,我爹为什么要买这两只黑漆漆的壁虎回来呢?为什么呢?
“老人家有点事情做做是好的。他开心就好。”儿子当时是这么安慰我的。我想着好吧好吧,他老人家爱养啥就养啥吧,我嫌弃它们难看我就不看了吧,这世界那么多让我恶心的东西被我屏蔽不入我眼了,这两只黑壁虎奈何得我?
然而,现在,一只黑壁虎越狱跑了!!!跑哪里去了???
“它估计是跑你车里去了。”儿子语调平缓地说。他知道我现在也怕壁虎,他是在吓唬我。我知道他在吓唬我,但我得配合他。我提着一口气,在他又重复这句话后,深呼吸一下,反击他:“不,我估计黑壁虎是跑你楼上去了。”
儿子笑了:“它不会的。我们家花花至今都没学会上楼,你以为一只壁虎会飞吗?”
我认真地说:“壁虎都是会飞檐走壁的,甚至,它说不定都会像飞鱼一样,到处飞呢。”
儿子嗤之以鼻,开始科普我:“它不是壁虎!其实壁虎也不会主动伤害人的,它们是躲在角落里,只有你碰到它时它才掉下来吓人一跳。”我觉得在儿子面前偶而显得“无知”是一件很能体现他“博学”的事情,世界是他们年轻人的,我已经老了,还要那么厉害干什么?
为了给黑壁虎正名,我百度了半天,在用“长得像壁虎和蜥蜴的黑色的动物叫什么”这样的弱智提问后,终于得到了黑壁虎的准确名字:蝾螈。
蝾螈(学名: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蝾螈让人类最感兴趣的是它们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科学家发现,墨西哥蝾螈一生都处于幼体阶段,具有非凡的再生能力。它几乎可以再生出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四肢、尾巴、脊髓、皮肤、部分心脏,甚至大脑。
很科幻,对吧?发挥你的想象空间吧,如果是人类有了这样的功能,你,想换掉自己的哪个部位?想再生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我没想着我家里养了蝾螈我就能换了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说实话,如果真的可以换,我希望换了自己的大脑,将曾经的过往记忆全部摒弃),我看到的是蝾螈的另一个特性:蝾螈极小的腺体里含有一种致命的细菌,这种毒素就是河豚毒素,蝾螈毒素的组成成分跟河豚毒素差不多,都是毒性非常强烈的液体。当蝾螈受攻击时,尾部会立即分泌这种致命的神经毒素,若是进入人的体内,会危害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若是这种毒素进入人的体内,就会危害人的神经系统,可能致使神经系统麻痹,人类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死亡。
2015年12月,在中国西南发现了地球上现存的体型和年龄都最大的蝾螈,足有200岁左右。
现在我的脑袋非常疼,我想不通我父亲怎么会想着买回来这两只蝾螈的,哪位卖宠物的用哪种说辞打动了老头儿,让他买回来这两只活宝,难道是说蝾螈能长生不老养的人也能延年益寿?现在越狱的那只,跑哪里去了?接下来准备干嘛?……
这险象环生、提心吊胆、鸡飞狗跳、兵荒马乱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