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印象——张路峰
如皋印象
作者:张路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如皋东大街是我见过的最生动的历史文化街区。
这条街始于南宋,现长约420米,宽2.5米,空间尺度宜人,总体感觉是一条正常的、真实的街道,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街道,丝毫没有讨好游客、惦记游客腰包的意图。
街旁屋内有人聚众惯蛋有人独自喝咖啡;在一个有“天斗”的宅院里,一位优雅的女士正在插花,为当晚的雅集布置环境;受海德格尔吸引走进一间书屋,退休的“三姑娘”放下正读的普罗斯特,开始分享她的生活故事;
隔窗看见一位老师在给小朋友示范水墨画,进去一聊原来人家是美协主席;正在打量橱窗里精美的面塑作品,作者本人却招呼入内参观,并赠面塑小礼物一件;坐在有着百岁高龄的文物椅子上花20块钱理个发,攀谈中得知师傅与我同龄,年轻时曾是南通市理发大赛冠军;桥头的烧饼铺飘来阵阵香气,烧饼8块一个,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桥上神龛里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静静地注视着来往的众生;……
最为神奇的是,古街上一声百灵鸟般的花腔女高音,竟开启一场戏剧性的邂逅:中戏教授伉俪及其朋友们,还有我们共同的建筑师朋友——柯布西耶的中国化身!……
传统街区价值的真正体现,不在于为游客提供穿古装拍照打卡的背景,而在于让生活其中的人们过上有品质的日子。拿掉那些俗套的大红灯笼和挡车石球,如皋东大街堪称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