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源于生活中的感动》 ——如皋举办著名作家卓牧闲读书分享会
《好故事源于生活中的感动》
——如皋举办著名作家卓牧闲读书分享会
7月9日下午,著名作家卓牧闲先生来到如皋新华书店三楼,与如皋的文学爱好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
卓牧闲,江苏海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朝阳警事》《韩警官》《老兵新警》《滨江警事》等。先后获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和茅盾新人奖等奖项,被誉为中国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标杆。
卓牧闲先生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曾经的军旅生活,后来的法律工作经历,特别是基层民警任劳任怨的付出,成为他写作的灵感和源泉。“好故事源于生活中的感动”,提及一位基层民警的因公殉职,他的语气明显有些凝重。“警察工作辛苦又危险,但有的人不了解他们,不了解就不会有理解,不理解就容易产生误解。”当过兵的他,有的朋友是警察。他觉得应该把基层民警的工作和酸甜苦辣写出来。因为是身边事,有感而发,他写出了基层民警的辛苦与坚守。他也由一个网络文学的粉丝,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一名大神级的网络作家。
气氛热烈的提问互动环节,有一个场景令人难忘。当主持人把一个特殊听众介绍给卓牧闲先生时,他当即起立喊了一声:“班长”。班长是老兵对老兵的尊称。原来这位特殊听众叫许波银,如皋人,老山前线受伤致残,双目失明,盲人作家。他认真地听许波银诉说创作中的困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酝酿了片刻,才条理清晰地作了回答。他鼓励“班长”用今昔对比的体验写出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用口述的方式进行创作,加以润色整理。卓牧闲和许波银两个老兵之间的互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双目失明的许波银,看不到卓牧闲的方位,头已经偏向后排,耳朵却正朝着卓牧闲的方向。两个老兵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了交流。接着,卓牧闲先生向如皋市图书馆捐赠了《朝阳警事》《老兵新警》等书藉,如皋图书馆颁发了纪念证书。
曾经有专家说过,现实题材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创作的“最大公约数”,是网络文学精品化的必备要素。卓牧闲先生的身体力行,深深地打动了与会的听众。活动现场资深媒体人余慧说;参加了这场读书分享会,有意外的收获。分享者是著名网络作家卓牧闲老师,他是隔壁海安人,一直在海安生活。作为七零后我接受的一直是传统教育,阅读的是传统文学、严肃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我是陌生的,甚至有些轻慢的。而听了卓牧闲的分享,我才发现,网络文学并不完全是我想的那样,不只是什么玄幻、霸总、穿越。即便是穿越,也是很多优秀作品的,比如当下热播的《庆余年》,是有可能留存在中国文学史册上的。穿越、玄幻,脑洞大开的年轻人,也是非常厉害的。他们能够开辟出一条自己的赛道,也是有相当实力的。而卓牧闲老师则是以现实题材为主,他写的警察系列,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卓牧闲老师说,“有趣”是最重要的。当下的网络文学更灵活更生动更有生命力。我也希望自己在文学之路上不要固步自封,不被时代的列车过早地抛下。
(文: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