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寻迹思堂 》作者:隐溪闲叟

陈蓓蓓5个月前 (11-25)散文随笔2733

 

寻迹思堂

作者:隐溪闲叟

 

396c074c867b6c1c46ba1f3df30b65d.png一代文豪苏轼与章氏族人有着非凡的关系。章衡是苏轼进士榜状元,关系并不一般;章惇与苏轼后期虽有反目,但先前的兄弟情义曾传为佳话;章楶(字:质夫)是与苏轼分享私密的“狐朋狗友”。《章氏族谱》中录有苏轼对如皋章氏一世祖章仔钧之父‘康州刺史章及公’相赞,赞曰:“色之温蔼春阳,色之壮严秋霜。五马驭群驙(读:zhān),藏德溥而施泽深而长,宜厥孙子光大以昌”。可以看出苏轼曾经到过章氏祠堂。族谱中亦收录有苏轼所作<思堂记>。但与通行本尾部有相异之处,谱中“安而不懈”之后,仅接“定而能静,将以记思堂不亦善乎”。且并未记述作记时间。笔者查阅《苏轼文集》(孔凡礼校注本)P363,全文如下:

建安章质夫,筑室于公堂之西,名之曰思。曰:“吾将朝夕于是,凡吾之所为,必思而后行,子为我记之。”

嗟夫,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言发于心而冲余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君子之于善也,如好好色;其于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复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是故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若夫穷达得丧,死生祸福,则吾有命矣。

少时遇隐者曰:“孺子近道,少思寡欲。”曰:“思与欲,若是均乎?”曰:“甚于欲。”庭有二盎以畜水,隐者指之曰:“是有蚁漏。”“是日取一升而弃之,孰先竭?”曰:“必蚁漏者。”思虑之贼人也,微而无间。隐者之言,有会于余心,余行之。且夫不思之乐,不可名也。虚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

【通行本另接】不处而静,不饮酒而醉,不闭目而睡。将以是记思堂,不亦缪乎。虽然,言各有当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质夫之贤,其所谓思者,岂世俗之营营于思虑者乎?《易》曰无思也,无为也。我愿学焉。《诗》曰思无邪。质夫以之。元丰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记。

此堂虽为章质夫所筑,堂在何地却成为一个待解的历史之谜,尚待进一步考证。《绍熙云间志》载:“思堂,在丞厅,本旧盐监,章质夫为盐监官作思堂于公宇,东坡及质夫族人望之为记。今废”。通过1194年古籍对思堂的记载,有学者认为在今上海华亭。但上海华亭不具备章氏族人聚居的基本条件。

另有学者根据范成大所作《吴郡记》记载,认为思堂位于章质夫在苏州桃坞别墅。但吴郡本是海陵在唐朝时的旧称,《吴郡记》伪嫌较大。清代诗人石方洛(号问壶)《桃坞百绝》中有一首吟咏思堂所述:“‘百年堂构固宏基,思入东坡作记时。进退不离阶上下,尽忠补过两相期’。诗人还在该诗下加注道:‘思堂在章园,苏轼有《思堂记》’”,其余未见对思堂有注释。此文为清代所作并没有参考意义。1732525216698.png

笔者按照《云间志》对思堂位于旧盐监且为章氏族人聚居地的记述,通过《章氏宗谱》所载章衡时任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结合《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章惇父亲居扬州等各类信息。推断作记时章氏族人聚居于古海陵监周边。故思堂亦位于盐监丞厅不远之处。

1732525260949.png查阅明万历《贵州通志》与《铜仁府志》中<思堂记>,与通行本异处为:未载前言,直接以嗟夫开头。中部以“以质大之贤”替代了“以质夫之贤”。尾部以“贤人以之”替代了“质夫以之”。并注释宋张(章)惇为湖北常平使建思堂于铜(仁)之小江。经查:章惇,在宋神宗继位后,得到王安石的赏识,在熙宁五年(1072年)拜两湖察访使。元丰四年(1081年)春,苏轼谪贬在黄州之时,章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两人均作了《水龙吟·杨花词》。再查阅,日本馆藏南宋杭州刻本。与通行本异处为:尾部时间落款“元丰二年正月二十四”,并非通行本的“元丰元年”。故笔者对通行本记载此文作于元丰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存疑。

笔者根据<思堂记>中对领兵的描写“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推断此时章质夫已有领兵经验。

按照《苏轼年谱》中苏轼五过扬泰地区【熙宁四年(1071年)自京赴杭任职;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自杭州通判调往密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从徐州调任知湖州;元祐四年(1089年)自京城赴任杭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接任章衡的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笔者大体能推断出作思堂记时间为1090年正月24日。即元丰十三年。大体过程如下:

苏轼与章楶相知相识于元丰四年1081年,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在人生低处,铸就两人铁的情谊。两人和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以对,留下了“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名句。而巧的是如皋有‘杨花桥’与‘杨庄’古庄。此段时间,章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在族人聚居地,即古海陵监这一风水宝地,建成‘思堂’。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自京城赴任杭州,途经扬泰,苏轼拜谒了章氏祠堂,对堂祖章及题相赞。1090年,苏轼为开西湖,请时任淮南东路马兵钤辖的章衡支援卒兵与船只时,又一并为思堂作记。而元五年,苏轼亦或使用旧党元丰十三年作记,与元丰元年差12年。亦或重新书写元丰二年所作<思堂记>,同期文思泉涌的苏轼所作<西江月·平山堂>亦名闻天下。

自南唐以来,海陵盐监税款一直是支撑淮南兵马的重要财源。《资治通鉴》958年五月记载:“刘承遇之还自金陵也,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南唐书》记载:“升元初(937年),括定民赋,每正苗一斛,别输三斗于官廪,授盐二年,谓之盐米。到是淮甸盐场皆入于周,遂不支盐,而输米如初,以为定式”。

开宝七年(974年)9月,宋太祖遣曹彬、潘美、曹翰率兵十万出荆南。11月樊若水于采石矶作浮桥,长驱渡江,遂至金陵。这一年,海陵盐监移治如皋县(约现如皋城)。原海陵监置为西溪(仓)监【原古宁海县治之地】成为茶酒贸易关税与军事要地。

由此可知章质夫所建思堂地点位于前朝盐监之地,因‘江南无卤田’,故非南唐海陵监莫属。而南唐与北宋时期海陵监迁移路径是与如皋县治变迁路径是同步的。由此可从逻辑的合理性推断出:苏轼何时为处于何地的思堂作记这一历史之谜。

image.png作者简介:周青,笔名:隐溪闲叟。如皋财政系统工作人员,喜研究历史文化,拾闲人生乐趣。 



稿酬说明 | 投稿说明 | 原创说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如皋文学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rgwxw.com/post/95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带你看最美的秋天

带你看最美的秋天

带你看最美的秋天任小萍随着八月的风吹过,九月的冷雨下过,很快就进入了金秋的十月。人在窗内,望着窗外,看那日日见黄的树叶,听着手机播放器里传出的《秋日私语》的韵律,深深浅浅的入心入肺……秋高气爽!这么好的季节怎么可能不出去走走看看呢。一个人立...

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赵宏建杨守松也是属于走在路上没人多看一眼的人物,黑且瘦,虽然也着西装戴着眼镜,但满脸的沧桑。我先是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上读到杨守松的散文,后来在南通与苏州两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活动中与杨先生初次相遇且在宾馆促膝长谈。1995年8月的一...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在如皋市人民医院100周年 陈正言一个医院历史越悠久,积淀越多,如皋市人民医院建院100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离不开一代一代人学术和精神的传承。我70年代末到医院工作,至今做内科医生四十多年,始终有...

立春

立春

立  春任小萍春节遇上立春,顿觉头顶上的太阳大了很多,风也柔和了一些。走出家门,除了看那依旧绽放着的腊梅花儿暗暗地送着芳香,就是看那结满了串串红果笑弯了腰的南天竹。关于腊梅花,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的赞美之词,而南天竹也因它鲜红的果实...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

不得不说的威海任小萍我决定好了的事,一般是难以改变的,除非遇到不可逆的天灾人祸。尽管我在上海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之后在赶回旅店的公交车站摔了一跤,摔到前趴后仰,摔得膝盖充血,腰肌扭伤,摔坏了新买的手机的镜片,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听,轻雨

听,轻雨

听,轻雨徐 丹滴答,滴答,滴答......听,古屋檐下,拂风沥沥,雨声淅淅,悄然惊扰而又盈盈诉说,如清泉流水般清脆;围着伞尖旋转的雨,像个调皮的孩童,簌簌作响,那是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聆听雨意,且看雨丝,树花落成溪,微雨曼妙,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