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致桥上的一棵小树
宋继高
去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启东吕四港,这里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次到访的地方。
下午三点多钟,完成工作之后,正要登车返回,忽然发现,我停车的桥头,生长了一棵小树,我连忙赶过去看看,树很弱小,几根根须顽强的扎在两块水泥地砖的夹缝之中,夹缝中没有什么泥土,但小树照样生长得很繁茂,欣欣然,快活活的,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没有一点儿忧愁。
仔细一看,这是一棵桑树,香烟般粗细的树杆上,伸出三四根细枝,每根细枝的顶端都飘着几片鲜嫩的叶,阳光的照射下,透出翠翠的绿,微风吹来,那叶片随风起舞,开心着呢!欢快着呢!我却不禁心生怜悯。
小桑树依托的这座桥,全称叫“北串杨河桥”,位于吕四港镇的东南边。桥的北面有村庄,南面是大片的田野和成排的树木。
我可怜的小桑树啊,你怎么在这么贫脊的桥头落根的呢?在这桥头你怎么就没有一个同伴的呢?
独木不成林。风来了,你挡着,雨来了,还是你挡着,最要命的是,你这么弱小,这么不起眼,让人随手一拔,向桥下一扔,你就随水漂走了。还有那些乱开的农用拖拉机,家用三轮车,大板车,根本就无视你的存在,它们会硬生生地压到你的身上。还有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还有那些到处乱窜的流浪狗、流浪猫啊,在它们面前,你就是一个任其宰割的弱者。啊呀,我不禁为你的存活发起愁来。
环顾桥头四周,周围没有任何其它生命迹象,甚至连一棵小草都没有。你就这样孤零零地生长在这里,你孤独吗?你寂寞吗?
我试图为你移来一棵同伴陪陪你,可仔细看看,你这里居然没有一点安身之地,你身边全是水泥浇铸的模块,一点土都没有。再细看,你自己也就那么一条小缝缝,你能在这缺水少土的水泥模块夹缝中存活下来,你已经很了不起,很不容易了,我再次为你这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只要有一条缝,一点土星,一点儿水气,一点可能,你就会生根生长,坚决地长出叶片来,向世人展示你的存在,你的不屈,你的不甘、你的风釆。
又一阵小风掠过桥面,你禁不住左右摇摆起来,那是你在向收留你的北串杨河桥致意,向走近你生命的人们问好!你给这座看起来已很苍桑的老桥带来了唯一的绿色、生机与活力,你是好样的,身虽单薄却显伟岸、尊严和你作为一棵树的品格!
再见你时,已是初夏。我又来到吕四港,来的路上,我就对司机陈师傳说,这次忙完之后,我还要去看看我的新朋友,老陈不解地问,新朋友?谁?我说,北串杨河桥上的那棵小树啊!老陈恍然。
又是下午三点多钟,我又来到桥上,车停稳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车门走向南桥头。
六月的初夏,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我远远的看到那棵桑树,风的作用下,叶片在枝头翻飞作响,树枝一颤一晃的,好像是在向我致意。
我快步走到跟前,弯腰仔细端详,啊呀,我的小桑树居然长大了很多,树杆足有成人手指那么粗,树杆上又长出五六根新树枝,每根树技上都长满了肥硕的叶片,碧绿碧绿的,我不禁心生欣慰,所有的担心、后怕都已抛之脑后,我们象久别重逢的朋友,心中充满欢喜。我从矿泉水瓶中倒出一些水,为它洗洗叶片,擦擦树杆,最后将剩下的半瓶全部倒向它的根部。心想,我的小伙伴,你没有死,你也没有被人拔去,你更没有被车碾压,你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活得很有气势。
这次再见这棵小桑树,我的心情似乎轻松了许多,先前的种种担忧都放下了,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小桑树啊,你快快长大吧,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抵御外部的种种风险、种种欺压和种种的不确定性。怀着这种心情和祝愿,我告别了小桑树,走了,向江南进发。
又见你时,已是初冬。工作结束后,我又来到北串扬河桥上看望小半年末见的“老朋友”,我的小桑树。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桑树还是先前的那般粗细,因为季节的缘故,片叶已全部掉光,整个看上去,瘦骨怜峋,浑身苍桑。再仔细看,它还受了伤,身上枝杈已被人撕下,扔在一边,根部的护石也被扒起,露出略显潮湿的根须。整个看上去,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一如风烛残年的老者。
你还只是一棵幼树啊,你还在使劲成长之中啊,你怎么就沦落到这般模样,这般光景?是环境的使然?是人性的催残?还是自身的不争?我不敢再想下去。
我与老陈一起,弄来了一些土,围垒在它的根部,再插上一张用硬纸板临时做成的“警示牌”,上边写着“请爱护我”。又找来小绳,把受伤的技杈扎起来。只愿来年春天,我再来看你时,你仍然生长在这里,“春风吹又生”啊,活得好好的,满身长出绿翠翠嫩生生的叶片来。
记住,你是桑树,你是不屈不挠的桑树啊!你是树中的王者!
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你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一部《诗经》就是一部对桑树的咏叹史。
桑树被视为“生命之树”、“母亲之树”,“桑女”,是古代文人笔下最漂亮、最聪明贤良的美女子,“桑梓”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桑园一方面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滋养着人类文化发展的精神家园。
当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人们对树木血脉一般的感情,在桑树身上得到了最充分、最具体的寄托与延续。在汗牛充栋的古文献之中,甚至出现了“桑崇拜”和“桑图腾”。
桑树,我可亲可敬的桑树!你滋润了我们人类上千年。盛唐的丝绸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还两条呢,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要不是你,蚕儿何以吐丝,没有蚕儿吐丝,何谈丝绸之路?又那来盛唐的“万国朝拜”和大宋的绫罗锦缎?没有当年的丝绸之路垫底,我们今天又何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是你的存在,你的奉献,我们今天才能由当年的丝绸之路走出令西方世界眼红的“一带一路”。
桑树,你是树中的伟丈夫!你与人类文明同行,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北串杨河桥上的桑树啊,请你记住:你是桑树,你是桑树啊!你必须快快成长起来,坚强起来!你要知道,你浑身都是宝,桑叶桑枝桑根皆可入药,专治“三高”,桑皮是造高档纸的极好原料,桑葚被称为天果,桑木被称为佳木,用它打制的家具坚固耐用,可与红木一比高下。桑树啊,要论对人类的贡献,没有那一种树可以与你相提并论,你,永远都我们人类的朋友!
好了,不说了,春回大地的时候,我,还要来看你!
我还要抽空为你写一篇文章《致桥上的一棵小树》,今夜得以一气呵成,真好!